初一政治新课标学习反思.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2387671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政治新课标学习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一政治新课标学习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一政治新课标学习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政治新课标学习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政治新课标学习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学习反思孤山中学 母洪珍新旧课标在评价制度上有着很大差异。政治课新旧课标评价制度的转变,探讨新课标中注入的一些新理念。首先,评价标准上发生变化。旧课标把人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将人的发展目标教条化、指标化、分数化。关注认知类课程目标的实现,而新课标则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评价放在首位,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核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如经济生活中,比旧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择业观,即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其次,在评价功能上,旧课标偏重知识性测试,目标指向升学,更多地关注学

2、生学习所得是否满足社会方面的需求,其目的是为培养社会精英。新课标中,教育价值观发生变化:即从注重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一来试题的难度降低,二来开放性试题更多,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再者,在评价指标上,旧课标仅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好坏的评价标准,且以笔试为依据,从而造就一批只会纸上谈兵的人。限制了学生的许多发展的可能性。新课标融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把人的发展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注重人的发展向多元性,综合性、复合性等方面进行发展,运用自我评价手段考查学生内省能力等。这些新的指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评价方式上,旧课标主要运用笔试,尤其是升学考试成绩。而新课

3、标除延用笔试形式外,更多地采用成长档案袋、活动表现及成果展示、自我报告、同伴评价、行为观察等新的形式。通过活动表现及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反映出新课标重视把知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他们熟悉的事件、人物和环境切入;政治课中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自学地接受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操守,避免了空洞说教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新课标认为人性是通过活动来改变的,人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完成的。故更重视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淡化体系化、框架化的知识铺陈,实践参与部分占据的比例相当大,讨论课、探究式、研究性学习增加。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

4、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汇集。从中教师可找到丰富的内容作为对学生综合性评价的依据。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避免评价的主观武断,片面性。另,档案袋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发展中的需求。从中学生可发现自己在过去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和潜能,从而建立自信的信念,发展自己多方面的潜能。最后,在评价主体方面,旧课标的评价中,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学校和社会,而又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评价的权威性。尤其是学生的品德评定往往是由教师凭经验、印象给出。这种评定的准确性过分依赖于教师的素质,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素质,评定的准确度将大大降低,甚至完全评错。从而

5、学生对教师不信任,造成师生间关系恶化,严重影响教师对学生进一步传授知识。而新课标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并且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可以是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家长、社会等。这反映新课标更关注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自评方式和互评方式的采用说明新课标推崇从教师单方面操纵教育活动转向师生的双边活动。把评价的一部分责任交给学生,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三省吾身”的好习惯,而且帮助其辨别是非、美丑、善恶,明确什么行为是合乎社会行为规范要求的,什么行为是违背社会行为规范要求的,从而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共同生活。 总之,新课标在课程评价制度上变化展现出新课标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和人的成长,而新课标提倡“为何而教”,呼唤对生命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