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387621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原刊期号】20062 【分 类 号】A1 【作 者】梅荣政 【作者简介】梅荣政,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实质、核心和根本原则,也是直接理论基础。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是准确把握中国实际,关键是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直接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十五

2、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0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马克思

3、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956年4月25日,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讲到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时,指出:“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强调:“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1(P42) 毛泽东的这一科学论断不仅阐明了当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历史趋势,而且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实质、核心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直接理论基础。本文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理论基础进行探讨。 一、前提: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

4、本原理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原则,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前提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科学概括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绝对和相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阶级性的高度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所在。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是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视角,笔者以为应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

5、 第一,注重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即是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中,揭示其内在逻辑联系,注重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在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宝贵的理论品质上的一脉相承与与时俱进的关系,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与按组成部分分门别类研究的关系,准确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完整概念的科学内涵,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现实社会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第二,注重在深化经典著作、发展史的研究中全面地历史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是以马克

6、思主义经典著作为依据,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着力结合时代特征和当代的社会实践,深入挖掘、研究和准确阐述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包括对新发现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或者以往被忽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阐明它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通过研究,注意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得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置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中,注意把握基本原理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发展的轨迹和脉

7、络,所体现的绝对与相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特征,不断深化对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的认识,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前提和基石。第三,注重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研究。即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科技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当时的社会实践的发展,注重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新实际结合的重要特点和历史趋势,着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新成果。第四,注重突出对错误思潮的科学评析。马克思主义是在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本

8、质,高度重视对错误思潮及其理论基础的批判分析,在当前,特别要重视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评析。在科学评论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还要正确对待各种传统的和西方的社会历史理论,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一方面,对其丰富深刻思想中的宝贵遗产要注意继承和借鉴。对其谬误和偏见,在批判其思想内容时,也不要忽略借鉴它所提供的理论思维中的经验教训。坚决摒弃对待人类文明思想成果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对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要看到以往社会历史理论由于受社会历史发展程度、阶级偏见和思维认识的限制,存在着根本缺陷。这就是:它们

9、只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探究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决定一切社会关系,因而也是决定人们思想动机的根源;只看到个人的历史作用,没有看到人民群众的作用,由此决定它们不可能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而“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2(P309) 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根本转变。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尽管向西方资本主义学得不少,但都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问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所以,一切中国传统

10、的和西方的社会历史理论都不能救中国和建设新中国,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特别注意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20世纪40年代以来,新的科技革命使人类创造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等发展趋势加快,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科学的最新成果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未出现推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新理论。流派纷呈的现代西方哲学和社会历史理论对某些局部问题的探索尽管也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在总体上由于受到阶级立场和唯心史观的限制,它们根本无法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现在,“让马克思活起来”的呼声在西方日

11、渐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超越的,断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是毫无根据的。正如胡锦涛在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一百五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的考验,始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3(P337) 二、基础:准确把握中国实际 准确地把握中国实际,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原理的又一内在要求。“中国的实际”内涵丰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首要的是要抓住三个方面: 第一,要全面把握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

12、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最根本的实际,是中国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又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抓不准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就抓不住中国最大、最根本的实际。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就会掩盖、忽视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是矛盾的主导方面。从这个客观实际出发,就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把大力发

13、展社会生产力摆在中心地位。二是要把握好中国发展变化了的新实际。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这些变化还会加快,更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还会不断涌现,这些将会深刻影响我们的政策措施。所以要十分重视变化了的新实际。 第二,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体现者,还是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状况的反映者,即当生产关系不

14、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时候,生产工具不会讲话,劳动对象不会讲话,而人会讲话,劳动者会讲话。所以把握中国的具体实际,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指出:“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4(P1910) 第三,要正确地估计中国在世界全局中所处的地位。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和

15、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存越来越密切。在这种背景下,正确把握当代世界全局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成为全面了解中国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善于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无论是总结历史的经验,确定现实的任务,还是探索未来的发展,总是把中国放到世界全局中,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来进行考察;总是强调要用世界眼光,重视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研究,以把握历史发展的潮流,注意从国际激烈竞争的大格局出发,把近期效应和长远效应、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总体战略和一切方针政策乃至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从而扬长避短,利用矛盾,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正如胡锦涛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认清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认清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发展起来就必须对外开放;认清了世界各种经济体制的长短利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的唯一选择;认清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上,等等,我们才制定了许多不同于过去的政策,才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整个世界还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我们仍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把握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