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导学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237657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导学案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起点,新的目标。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吧!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导学案,祝大家学习愉快。学习内容: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学习目标:能用相同的正方形拼成各种平面图形“多连块”,在拼出其他图形。在组合图形多连块中发展空间观念和组合能力。学习重点:1. 几何思维训练-拼几何图形,组合能力的培养。学习难点:1. 培养几何思维能力和组合能力。学习过程:问: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复习: 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当。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至少用几个正方形才能组成新

2、的图形呢? 能拼成几个新的图形?用你们的正方形搭搭看。 用两个正方形只能搭成一个新的图形-长方形,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两条边有什么关系? 小结:用两个正方形只能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它的长是宽的两倍。1个正方形是1个一连块,2个正方形可以拼成1个两连块。 (二)用三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 1.现在请你用3个正方形拼成的新图形,能拼成几个呢? 2.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并画在纸上。 3.用3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两个新图形。两个新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又可以称它什么? 小结:用3个正方形能拼成两个新的图形,一个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宽的3倍,另一个图形象一个直角,它们都是三连块。因此,3个正方形可以拼成2个三

3、连块。 (三)用四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 1.现在请你用四个正方形拼成的新图形,能拼成几个四连块呢? 2.小结:用四个正方形能拼成5个新的图形,它们都是4连块。因此,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5个四连块。 练一练: 请同学们上黑板做,下面的同学自己用手上的正方形自己拼一拼。 小组对抗,展示一个较难的长为3,宽为5的长方形,要求同学们放入多连块,填满他。并要求两组同学使用的多连块可以重复,但是放置的方法不许相同。学生自己操作,加深他们对多连体的印象。 同学们现在对多连体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给同学们留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五连体总过能拼成多少图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单位前后讨论,3名同学摆,一名同学画下你们

4、摆出来的五连体总过有多少种。 学生自己操作,并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能讲出他们的思路。 4.用英文字母的方式记忆五连体。1.二,三,四连体所能摆出的要让同学们全部记住,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加强多五连体的了解,其他同学不做要求。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师”之概念,大

5、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二连体到三连体的推导方法,三连体到四连体的推导方法,四连体到五连体的推导方法。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