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研究及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报告学士学位论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37312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研究及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报告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研究及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报告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研究及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报告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研究及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报告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研究及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报告学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研究及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报告学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研究及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报告学士学位论文.doc(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色电力市场模式研究及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报告目 录一研究背景3二国际绿色电力市场的发展模式5(一)绿色电力的外部性5(二)绿色电力市场的特点6(三)绿色电力市场竞争战略8(四) 国外绿色电力市场成长分析与案例研究91美国的绿色电力市场92.绿色证书市场模式13三北京绿色电力市场初步调查19(一)研究目的19(二)调查方法及局限性20(三)企业用户对绿色电力的态度21 (四)结论35四对中国如何建立绿色电力市场机制的建议35五参考文献15附件 1 绿色电力调查问卷38附件 2 调查企业名录39表 1 美国的绿色价格项目11表 2 绿色电力市场模式比较18表 3 调查样本按企业规模的分布22

2、表 4 调查样本按企业性质的分布22表 5 价格的变化对企业购买意愿及愿意购买绿色电力的数量的影响24表 6 价格的变化对不同规模企业购买意愿的影响25表 7 价格的变化对不同性质的企业购买意愿的影响25表 8 不同规模的企业对绿色电力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26表 9 不同性质的企业对绿色电力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27表 10 企业的基本用电情况及价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29一研究背景能源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近100年来,全球能源消耗平均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到1998年,全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耗量已超过121亿吨标准煤。专家预测,今后,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全世界能源消耗仍

3、将可能以3.0%的速度增长。大量能源的消耗,已带来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生态破坏、大气污染等。而且传统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过度的开采利用将加速其耗竭的速度。这一切都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因此,全球都在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估计在今后的20-30年里,全球能源供应将发生巨大变化,到本世纪的后半叶,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构成中的比重将达到50%。国际能源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大力鼓励可再生能源进入能源市场的条件下,到2020年,新的可再生能源(即不包括传统生物质能和大水电)将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0%,可再生能源总的比例将达30%。一直以来,政府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始终扮演

4、着重要的角色,侧重于资助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直接为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提供资金补助,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等。但由于缺乏一整套的市场化机制,加之电力生产的环境的成本未能有效地计算在电力价格之中,可再生能源缺乏与常规电力竞争的优势,因此对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化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生产、传输、分配的放松管制,用户获得了选择不同供电商或是电力产品的权利,而绿色电力是其中对环境有益的选择。因此绿色电力市场机制在荷兰、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逐步发展起来,它允许那些愿意为清洁的电力多支付一些费用的用户自愿选择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并有相应的制度保证用户多支付的费用被真正用于可再生

5、能源的发展。这种机制通过用户的选择促使电力公司增加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入。它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RPS) RPS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指政府制定的强制性指标,要求电力公司在其电力结构中必须包含的一个最小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用户自愿从供电商处购买经过认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其认购的这部分绿色电力的高出成本只由认购的用户承担;而后者是政府强制性规定电力公司必须在其电力结构中包含的一个最小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一般而言,强制性份额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高出成本是由全网来分摊。荷兰通过创建一个绿色标签系统,将这两种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反观中国

6、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现状,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还远远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技术开发水平同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政策环境也滞后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要。风电是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1999年底,装机容量已达到26.8万千瓦,但与国家计委及原电力部的“九五”目标即4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风电政策不能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风电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北京相邻的内蒙是我国风电发展的生力军,到1999年底,内蒙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三位, 达到4.6万千瓦。从1995年至1999年,内蒙风电以年增长58%的速度发展

7、。与全国风电发展情况类似,目前,由于风电的定价及销售机制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较合理的解决,内蒙风电发展也进入了瓶颈阶段。去年,我们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委员会共同组织了内蒙风电调研组,于6月27日至7月2日赴内蒙进行考察,考察期间对内蒙辉腾锡勒风电场、四子王旗无电农牧户进行了实地调查访问,并与当地自治区政府、政协、计委、科技厅、电力公司、风电公司等基层单位进行了多次充分地交流与讨论,特别就内蒙风电进京的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就风能资源而言,内蒙有1.01亿KW,居全国各省区之首。经专家的调查,内蒙很多地区都具备国家级大型风场的开发建设条件。经过连续4年的快速发展,内蒙已初具规模,年发电量

8、达到了l亿KWH的水平,并储备了7个大、中型风电项目(合计容量达237.28MW,设计发电能力为7亿KWH);而与此同时,由于电力供需矛盾缓解,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因而产生了大量窝电,影响了风电发展。今后内蒙风电的大发展若只靠内蒙电网自己来消化、分摊风电价差将难以为继。由此可见,风电的销售机制已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与此同时,首都北京的环境问题严重,由于自身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有限,将目前的传统能源替代为清洁能源的计划实施缓慢。与悉尼的绿色能源奥运村相比,对北京申办2008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十分不利。为此我们曾向相关政府部门提出大力发展内蒙风电,向北京提供清洁能源的建议。但在目前的制度下

9、尚难以找到合理的方式来消化这一差价。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内蒙风电发展的特殊问题,而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面临的一个普遍的困境。因为大多数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位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西部省份,如内蒙、新疆、云南等省。这些地区较低的支付水平和较低的能源需求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支付水平较高,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东部及沿海发达城市往往缺乏可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由于电力行业的地区垄断和跨网交易的障碍,使得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技术的发展陷入停滞阶段。而国外绿色电力市场开发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或许这一机制能成为绿色电力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因为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环境的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

10、的关注,环境领域内蓬勃兴起的非营利组织的活动也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随着北京奥运申办的成功,绿色奥运的理念的深入人心,必将极大激发中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热情。面对这一趋势,企业,尤其是在华的众多跨国企业必然会对保持一个绿色的公众形象越来越感兴趣。这一群对环境有特殊偏好的群体将有可能成为绿色电力的潜在用户。基于这一思考,我们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对国际绿色电力市场开发的经验和基本的模式作了大致的总结,又针对北京的企业进行了一项初步的调查,以期大致了解企业对绿色电力的态度。希望这些初浅的工作能够对中国绿色电力市场的建立与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二国际绿色电力市场的发展模式 (一)绿色电力的

11、外部性 注解:当经济行为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就存在边际外在收益MEB(=MSB-MB)。产业 在价格p1=MC的q1产量处生产,收益最大。而社会收益最大的产出是MC=MSB处的 产量q*。要使产业产量达到q*,就必须使边际成本下降到MC,也即价格下调到p*。绿色电力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几乎等于零,是对环境友好的二次能源。每生产1kwh绿色电力,就意味减少1kwh火电生产过程中的CO2、SO2等污染物的排放。因此,绿色电力的生产行为存在着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一种消费或生产活动对其他消费或生产活动产生不反应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 。随着供电商向市场

12、提供的绿色电力越来越多,则对缓解环境污染压力的贡献就越大,整个地区的人们都将从中受益。所有这些益处外部效应虽由绿色电力供应商所提供,但不能在市场中得到有效的计量而反馈给他们。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失灵。这种正的外部效应的存在,将使得社会有效供给不足,差额为q*-q1,见图1.1的图示和注解。对于绿色电力而言,由于正外部效应引起的供给不足现象是明显的,加之高成本、高价位更是将其置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导致用户需求有限。这种供给不足和需求有限的状况,将直接导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后劲不足,甚至市场萎缩。然而,自由竞争的市场将无法解决由其本身引发的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和市场游戏规则的重塑是必要的途径

13、。(二)绿色电力市场的特点 为便于分析,本文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将绿色电力产业界定为与生产和营销绿色电力产品相关的企业群。根据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框架,我们可以将影响绿色电力产业的发展和交易规则的形成的作用力分为五类:一是现有的绿色电力生产商和销售商,它包括:风电场企业、地热电站、潮汐电站、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秸秆气化供气发电项目、销售绿色电力的电力公司等;二是供方,主要指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绿色电力生产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可以不加分析),它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厂以及各零部件制造厂(如叶片、发电机、齿轮箱、塔架、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光伏发电系统制造厂(如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等)、地热

14、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如发电机组、监测仪器、钻井系统等)、潮汐发电设备厂以及秸秆气化供气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等;三是用电用户,这里的用户主要指有购买绿色电力偏好的用户,在绿色电力产业发展早期,他们的需求水平将起着重要作用;四是潜在的进入者,即可能进入该行业的绿色电力生产商和销售商,他们的加盟将加剧产业内部的竞争;五是替代品,这里的替代品包括常规电力(指火电站、大型水电站生产的电力),常规电力和绿色电力的性质一样,但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对高价位的绿色电力形成了绝对威胁。这五大竞争力通过两大市场(绿色电力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来影响着绿色电力产业的发展,其相互关系见图1.2在影响绿色电力产业发展的五种作用力中,

15、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来自上游产业绿色电力的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受技术水平的限制,发电设备价格昂贵,导致绿色电力的前期投资额大,单位绿色成本高居不下,需求很少,严重限制了绿色电力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绿色电力产业发展的初期,政府的政策扶持、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以及国外机构(如世界银行)的援助等都对绿色电力产业的发展起作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一般产业的发展模式来看,培育绿色电力市场,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建设,将是促进绿色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必由之路。绿色电力市场一般界定为绿色电力的生产和买卖市场。在这市场上,存在有许多家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通过特定的发电设备生产出绿色电力产品,并向电力用户自我营销、或委托代理商销售、或由批发商以及零售商进行销售等。同时,用户将可以根据自己经济条件和偏好,自由选择某一家或几家绿色电力销售商,购买一定比率的绿色电力。根据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的不同,绿色电力市场又可细分为风电市场、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地热发电市场、潮汐发电市场、生物质能发电市场、小水电市场等。绿色电力市场发展较缓,目前正处于被开发和逐渐形成阶段。(三)绿色电力市场竞争战略 绿色电力产业五大特征:一是技术标准的不确定性。生产绿色电力的技术体系不完善,技术标准也不统一。如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的控制器及逆变器还尚未有国家标准,风力发电机组也没有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