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汇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2368569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科各项管理制度汇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科有关的规章制度新生儿科工作制度1、 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在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应加强对新生儿的各项业务技术管理。2、 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每天查房一次,并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异常 症状,做到轻症不转院。需复诊者应多次观察,需转院者由科主任 确定。3、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到检 查器材专用,如听诊器、体温计、测黄疸仪等。查房前后专业清洁 洗手。4、新生儿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把心放 在新生儿科,认真细心观察每一位新生儿。做到科学观察,合理医 疗。5、新生儿科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业务学习一次,讨论解决疑难病 例

2、。新生儿科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2、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 2426 C,相对湿度为55-65% ;保持空 气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循环 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3、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进行换洗,发现污渍 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 。4、 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计、浴巾等5、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高压 蒸汽灭菌。6、 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用后物品应放 入专

3、用容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的一次性纸尿布放入专用污物 桶加盖密封保存处理。7、对新生儿沐浴室内的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进行消毒。&新生儿病房暖箱,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 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蓝光箱应当每周更换并做好终末 消毒处置。9、对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做细菌监测;每年对医务 人员进行传染病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阴转 后方可回新生儿室工作。10、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须更换好衣 、帽、鞋、口罩,外出时必 须更换外出衣、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新生儿室 ,家属 应在规定时间进行探视。11、医务人员应按要求做好手卫生,接触每一位新生

4、儿前后均应洗 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12、新生儿查对制度,做好新生儿腕带,床头标识,严防差错事故 发生。13、 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并准确、及时、全面书写护理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14、接应做到每一位患儿书面、床头、口头交接清楚。15、病房重要仪器设备、药品、抢救设施应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定位放置,及时补充。16、出院时仔细做好核对工作,进行沐浴更衣后,请家属签字确认 无误后方可离院仪器保管制度1、 对科室使用各种仪器均需建册登记,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 养,做到无丢失、无损伤、无锈蚀。2、对贵重仪器需有操作说明置于仪器上,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 作,避免对仪器的损害。3、每

5、日检查仪器使用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4、 对急诊科所有仪器原则上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须经医务科批 准。5、仪器每次使用后,要切断电源,擦拭干净,并及时进行清洁、消 毒,及时安装调试,以备急用。6、各类仪器定位放置。保养要做到五防:防潮、防震、防热、防 尘、防腐,定期上油,对腐蚀性溶液粘附在机器上应立即擦拭干净。财产管理制度1、急诊科财产由科主任、护士长管理。护士长负责保管、领取、包 换、建立账目,定期检查清点,做好账物相符。2、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时消毒,分类保管,注意霉烂、虫蛀, 并提高使用率。3、任何财产不得私自拿出、外借,特殊情况外借须登记,经手人签 名,贵重物品须经科领导同意

6、后方可借出。4、 凡因工作不负责任导致财产物品丢失损坏者,按医院赔偿制度处 理。健康教育制度1、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2、健康教育方式(1) 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 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 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 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2) 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 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像等形式进 行。(3) 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 画、诗歌等形

7、式进行。3、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 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 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母婴同室新生儿科医师查房制度1、新生儿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每天上午查房一次 , 对新生儿常规体检,及时发现问题,早期诊治;同时为新妈妈提供 全面科学的新生儿喂养,传播正确的育儿理念。2、主任医师对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诊治全面负责 、带领下级医师查房 每周两次,重点新生儿随时检查。3、上级医师查房时,

8、做好准备并报告病历。4、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及时邀请会诊。5、发现新生儿异常状况时,经上级医师查房核实,转新生儿监护室 严密观察、及时诊治,必要时转送有新生儿重症监护条件的医院治 疗。5、高危妊娠,病理产儿,新生儿科医师必须进产房、手术室 参与和组织对新生儿接生和抢救工作。入产房、手术室出生监护制度及流程1、所有高危儿均要进行出生监护,由高年主治及以上医师担任。2、接到产科或手术室通知后10分钟内赶到现场,了解高危因素并 准备好复苏器械及药物。复苏器械要求按顺序摆放,方便易取,喉 镜要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3、按新生儿复苏流程对新生儿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 。4、 出生监护完毕后

9、按病历书写规范做好相关记录,有特殊情况者需 向患儿直系亲属交待病情。5、 需要转入新生儿病区的由监护医师全程陪护,并提前电话通知病 房准备好需要的器械。6、住院证由监护医师开立。7、 监护过程要求态度严谨,冷静细致,严禁嬉笑喧哗。&监护过程中要遵守手术室和产房管理制度,做好消毒隔离。9、遇疑难危重及特殊情况要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工作人员更衣洗手制度1、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陪护工上班必须穿监护室内专用工 作服。2、 保持工作服帽子整洁,并于每周五更换。工作服除每周更换一 次外,随脏随换。3、接触肝炎、梅毒、严重感染与隔离患者时,需穿隔离衣、戴手套 操作,操作后并泡手、洗手、4、 化验

10、报告确诊隔离的患者,要及时采用消毒隔离措施,并将换 下的衣服浸泡在84消毒液中,30分钟后送洗涤。5、 工作人员上班更衣后,护理前后必须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每 季度抽查做细菌培养一次。6、 医生查房检查、护士治疗护理每一个患儿前后,应用肥皂水及 流动水洗手并用皮肤消毒液涂抹消毒双手。7、 出监护室办事需着外出服,严禁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区。科室人员紧急替代制度一、正常工作日如因科室工作繁忙而人员不足,或值班医务人员因意外情况不 能坚持完成工作时,由其下一级医师替代完成;若后者没有能力完 成该诊疗操作,则需向科主任报告,请求派相应人员替代,科主任 安排一线或二线听班人员替代;如有必要,可报医

11、务科予以协调解 决。二、夜班及节假日值班如因人员不足或值班人员因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工作时,值班人员应联系一线听班人员接替 ,并报告科主任;如有必要可报告 医院总值班予以协调解决。新生儿科请示报告制度为了使医院各方面情况迅速汇总给院领导 ,以便及时掌握情 况,使问题得到处理,加强组织管理和信息反馈,凡有下列情况, 必须及时向院领导或有关部门请示报告:1、科室门诊、病区内所发生的重大事项,当班工作人员应及时向 当班上级医师汇报,上级医师负责上报科主任,必要时值班医师可 直接报科主任;2、 如遇疾病流行必须动员全科、全院力量抢救的病员时,值班医 师必须及时向上级医师及科主任汇报 ,科主任及时向医务

12、科及主管 院长报告;3、科室新疗法、新技术首次临床应用时;负责医师应将上述工作的准备情况及可能的应急处理方案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向医务部主任报告,由医务部转报主管院长批准;4、 急诊检查而患儿住院费用不足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再由科主任 向医务部主任报告,必要时报告院领导;5、发生医疗、护理事故或严重差错,损坏或丢失贵重器材和贵重药 品,逐级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并逐级向 主管院长报告;6、重大经济开支报批时应向主管财务院领导报告 ;7、增补、修改医院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常规时或科室新制定制度时须报院办公室或医务部批准;&工作人员因公出差、院外会诊、参加会诊、接受院外任务、

13、参加 院外进修学习、接受来院进修人员等,应向医院主管部门负责人报 告。科室主任、部长须报院领导;9、 非工作时间内的紧急行政、医疗等事务均应向院总值班报告。重 大问题及时转报院领导;10、科主任、护士长应就重要问题及时向主管院长和主管职能部门 报告。新生儿外出检查管理制度1、 根据新生儿外出检查医嘱,责任护士联系患儿家属及相关科室, 并告知检查内容。2、 责任护士在外出检查前,须详细检查申请单及新生儿的腕带,核 对床号、姓名、性别及检查项目。3、做好检查前的相关准备,包括新生儿皮肤清洁、衣被整洁。检查 项目需婴儿安静配合者,应喂好奶,使婴儿安静,便于检查。4、责任护士询问家属,核对产妇床号、姓

14、名,确认无误后陪同家属 推婴儿车或环抱婴儿,一起前往相关科室检查。5、 婴儿原则上床边检查,必要时由医生或护士携带氧气一同前往, 完成检查立即返回病房。6、 婴儿回病房后责任护士再次核对腕带,并检查全身,妥善安置病 儿。新生儿安全护理管理制度1、严格做好新生儿身份核查及识别工作,遵守新生儿腕带安全管理 规定,新生儿入院、转院及出院按护理操作常规进行。2、 为新生儿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必须向家长履行告知义务。请家长填 写知情同意书并签名。3、 定期病区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定期 对家长进行安全宣教工作。4、及时使用警示标示,如地面防滑,室内禁止吸烟,正确使用门禁 卡。5、 有明

15、确早产儿吸氧的规范,严格设置经皮氧饱和度报警在90-95 % ,氧浓度调节梯度按 5% ,递增或递减。防止用氧不当引起的早 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6、定期对科室仪器、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督 促维修并做好记录。7、有护理危险因素的防范预案及处理流程,如坠床、烫伤、导管脱 落等。并熟练掌握。新生儿身份查对制度1、新生儿出生时,严格执行新生儿身份核对流程”,告知母亲新生 儿的性别,并让母亲确认,新生儿腕带上床号、住院号与母亲的姓 名应和母亲的腕带核对,并让产妇过目确认,然后给新生儿双手系 上腕带,同时采集母亲右手拇指印和婴儿右脚印保存在病历中存档,肌肤接触后穿衣服,挂上胸牌。上述操作,双人核对并签名。2、新生儿在院期间必须佩带腕带 (双手)、胸牌等身份识别牌。腕 带上有母亲姓名、住院号码等信息,胸牌标识有母亲姓名、住院号 码、婴儿性别、体重、出生时间等信息。3、一旦发现腕带或胸牌等身份标识不清或遗失 、脱落,应及时补 齐,新补标识须与母亲的手腕带核对,经护理人员双人核对后方可 系上。4、分娩室婴儿转母婴同室或转新生儿科时,双方护理人员应再次核 对病历,腕带、胸牌等标识内容,认真交接,并在产房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