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毕设论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36800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lc的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毕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基于plc的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毕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基于plc的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毕设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基于plc的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毕设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基于plc的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毕设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plc的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的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毕设论文.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基于PLC的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第1章、绪 论当今社会仓储、物流等概念已经逐渐为广大公众所了解,其相应的管理技术也在许多大、中型企业中付诸实施。计算机自控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自动化立体仓库就是自控技术在物流管理上的一个很好的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不仅具有节省用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物流效率、降低储运损耗、减少流动资金积压等功能,而且在沟通物流信息、衔接产需、保证生产均衡、合理利用资源、进行科学储备与生产经营决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使人们真正享受到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益处。自动化立体仓库是融计算机

2、网络数据库管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机电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系统,科技含量高,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对象堆垛机,或称巷道车是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存取设备,直接执行出、入库等任务的操作,因此其控制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直接彰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15。1.1 自动化立体仓库定义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自动化立体仓库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新型的仓储技术,自动化立体仓库又称为自动存储/检索系统(Automated Storage/Retrieval System,即AS/RS),它是物料搬运和仓储科学中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工程。它以高层货架为主要标志,以成套先进搬运设备为基础,以先进的计算

3、机控制技术为主要手段,由此组成高效率的物流、大容量的科学的存储,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1.2 立体仓库的历史沿革高层货架仓库的出现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和技术发展的结果。在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可能情况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出现了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其优越性,随即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发展。1950年美国首先产生了手动控制的桥式堆垛起重机,这种起重机的大梁上悬挂一个门架(立柱),利用门架的上下和旋转运动来搬运货物,与此同时也提出了高层货架的新概念,被认为是自动化仓库的雏形。1960年左右在美国开始出现了没有大梁的由人工操作的巷道式堆垛机。随着立体仓库的发展,

4、巷道式堆垛机逐渐代替了桥式堆垛机。1963年美国的一个食品厂在仓库工作中采用电子计算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全自动化仓库。此后,从1963年开始,在欧洲各国,由于用地紧张,开始计划建造2530米的高层自动化仓库。从1967年开始,相继完成了一些计算机管理和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化仓库。1970年安装了由货架支承式改变为地面支承式的高度达40米的堆垛机。上世纪70年代还提出了采用50米高堆垛机的可能性,进入90年代后,堆垛机在使用范围和性能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日本,从1967年开始安装了高度为2025米的高层堆垛机,1969年出现了联机全自动化仓库。此后,日本的自动化仓库技术和设备的台数都有了突飞猛进的

5、发展,在各个部门都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堆垛机。特别是1973年建成了一座贮藏生鲜食品的自动化冷藏库。这是世界上第一座温度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低温仓库,解决了低温条件下堆垛机工作的可靠性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日本的自动化仓库技术和自动化仓库的拥有量位居世界前茅。美国学者J.A.White将自动化技术在仓储领域(包括立体仓库)中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人工仓储阶段,机械化仓储阶段,自动化仓储阶段,集成化仓储阶段和智能化仓储阶段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工仓储技术阶段,在这一阶段物资的输送、存储、管理和控制主要依靠人工实现,至今国内外生产和服务行业中的许多环节都是这一技术的实例,它具有直观、便

6、于联系、减少了过程衔接之间问题等优点。第二阶段是机械化仓储阶段,它包括通过各种各样的传送带工业输送车机械手吊车堆垛机和升降机来移动和搬运物料,用货架托盘和可移动式货架存储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机械来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控器等来控制设备的运行。这一阶段经历的时间比较长。第三阶段是自动化仓储技术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导引小车(AGV)、自动货架、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系统。到了七、八十年代,寻砖石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他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的行列,但这时只是各个设备的局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7、,工作的重点专线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实时、协调和一体化。信息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仓储自动化技术的核心。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以及它们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地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及时地记录到货和出货时间,先是库存量,管路人员随时掌握货物信息和库存信息。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第四阶段是集成自动化阶段,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自动化即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和分配领域,“自动化孤岛”被集成,在集成化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有机协作,使总体效益和生产的应变能力大大超过了个部分独立效益的总和。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研究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1980年由北

8、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成的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从此以后,立体仓库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立体仓库近三百座,其中全自动的立体仓库有三十多个。我国自动化仓库技术已实现了与其他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正在做智能控制和模糊控制的研究工作。第五阶段是智能自动化仓储技术阶段,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自动化向更高级的方向-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现在,智能自动化仓储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仓储技术的发展,仓储技术的智能化将有更广阔的前景12。1.3 国内外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现状目前,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发达国家已相当普遍,日本是自动化仓库发展最快,建造数量

9、最多的国家。此外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等国家也建造了许多自动化仓库。发展至今,自动化仓库在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管理方面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在总体设计方面,国外己有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CAD),即根据约束条件来确定最佳的货架高度、巷道数量、货架尺寸和堆垛机数量以及出入库运行系统的参数,并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来考核仓库的功能。货架在国外己系列化、标准化,对货架的承载能力(包括抗震)进行了很多实验研究(包括破坏性实验),货架计算采用计算机程序。堆垛机产品己经走入系列化,运行噪声低,备有各种安全保护装置,调速性能好。一般都具有完善的货物位置检测和货物尺寸检测。国外立体仓库普遍采用抗

10、干扰能力强、工作可靠的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巷道堆垛机和出入库系统,并且用计算机进行货位管理和库存管理,仓库管理计算机与上级管理机联网并能与控制系统相接,实现在线控制。例如,日本名古屋附近的三菱汽车装配总厂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其自动化程度就非常高。这座装配厂每天(16小时)生产11520辆汽车,在长达两公里的巨大输送带上,能同时装配5种完全不同车型的汽车,半成品装配件(除车体在生产线上进行焊接外)完全来自于立体仓库,仓库的库存量只能维持两天的生产,需要不断的进库补充,这样大的进、出库量及名目繁多的部件是人工无法胜任的。在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的进出库情报资料和库存情报处理技术和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后,这一切

11、得到了很好的解决1314。现在国外各发达国家在自动化仓库技术中投入大量资金,在仓库自动化过程各个环节即输入、储运、输出上采用新技术。这些新技术集中有以下几种3:.自动导向小车系统(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磁性导轨装置.激光扫描仪(Laser Scanner).条形码识别(Bar-code Labels).命令拣选系统(Order-Picking System ).储运机器人.机械手.智能卡车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的是PLC在巷道式堆剁机定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其中堆剁机设计成3自由度的系统,货物放在升降台的货叉(机械手)上能实现上下、左右及前后的运动。

12、 输入对应的仓库号,就可以自动存/取货物。第2章 巷道式堆垛机定位控制的总体设计2.1 巷道式堆垛机概况堆垛机是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主要设备,仓库中所有货物的入库、出库等作业都必须通过堆垛机完成。自动化立体仓库在机场码头、造纸、设备维修、轮胎制造、制药、啤酒厂等几乎所有行业(只要需要仓储),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具有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可以由上位机管理系统对整座仓库进行统一调度及控制。堆垛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可靠性及稳定性等的优劣在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1 堆垛机的研究现状堆垛机的机械部分由运行机构、起升机构、伸叉机构及载货台和机架组成。它是在所谓高

13、层、高速、高密度储藏的概念下的产物。尽管各厂家各有独创,结构形式有些差异,但可以说大同小异,所有的堆垛机都不外乎由机架、载货台、伸缩货叉、轨道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计算机控制的堆垛机日益增加,最新的开发包括提高电子和控制技术,在使堆垛机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同时,提高搜索能力和运行速度。而且,堆垛机的结构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不断推出具有新的物理外形和更高性能的设备。随着大、中、小型立体仓库不断的建立,堆垛机也由货架支撑式改变为地面支撑式,从而出现了形态各异的堆垛机。单立柱堆垛机应用日益广泛,不断体现出优越性。初期的立体仓库使用的堆垛机以桥式起重机为基础,这种堆垛机是从起重

14、机的大梁上悬挂一个门架(立柱),利用门架的上下和旋转运动来搬运货物。1960年左右,美国出现了没有大梁的巷道式堆垛机,这种堆垛机是在地面上的导轨上行走,利用货架上边的导轨防止倾倒,或者相反,在上边的导轨上行走,利用地面的导轨防止倾倒。随着立体仓库的发展,巷道式堆垛机逐渐代替了受重量和跨度限制的桥式堆垛机。目前在堆垛机方面也不断推出具有新的物理外形和更高性能的设备。最新的开发包括提高电子和控制技术,在使堆垛机具有更高定位精度的同时,提高搜索能力和运行速度,以期获得更短的操作周期和更大的生产能力。目前,巷道式堆垛机的起升速度己经可以达到90m/min,运行速度达到240m/min,货叉伸缩速度达到

15、30m/min。在有的高度较大的立体仓库中,采用上、下两层分别用巷道堆垛机进行搬运作业的方法提高出入库能力4。现在运用比较成熟的控制方式是用PLC(可编程控制器)作执行机的控制器,或单机控制,或由PLC配置通讯模块联机控制。由于PLC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设计,具有可靠性高、通用性强、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监控机对堆垛机的控制通过与PLC通信实现。PLC由于体积小,可读性好,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而在工程实际中大量应用。PLC控制中堆垛机的认址方式一般采用绝对认址与相对认址混合方式,位置定位通过两对光电开关实现。2.1.2 堆垛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在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物流输送过程中,堆垛机实现货物在各出入库端到货格的搬运,其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三维动作控制 控制堆垛机在水平、垂直、左右方向的运行;(2) 位置控制 控制堆垛机以适合的速度运行并精确的定位在货格或入出库口处;(3) 通讯功能 堆垛机与上位机和其它仓库设备的通讯;(4) 保护功能 提供各种电气和机械保护,保证堆垛机在高速、频繁的运行和取送货过程中不会发生事故;(5) 人机界面 通过HMI或其它输入和显示设备,提供本机或遥控操作及向操作人员提供堆垛机5。2.1.3 巷道堆垛机机械结构 如图2-1所示,目前所用的堆垛机基本结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