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367657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摇曳(y) 困厄() 冠冕(gun) 麾下(hu)B瞥见(pi) 坍台(t) 游弋(y) 间不容发(f)C珐琅(f) 劫掠(l) 轻觑(q) 矫揉造作(jio)D箴言(zhn) 宽宥(yu) 娉婷(png) 抽丝剥茧(b)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门框 缅怀 费寝忘食 日月如梭B诲暗 瞻养 花团锦簇 寡不敌众C训诫 侥幸 心不在蔫 满目疮痍D畸形 贿赂 疲惫不堪 鞠躬尽瘁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A楼房倒塌已过去了三个小时,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老人终于被消防队员救了出来。B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优先对外发展的方向。C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绕城而流的锦江河水面如镜,碧波荡漾,清风习习,两岸垂柳楚楚动人,令人陶醉。D铜仁市公安局组织万山区、松桃自治县、江口县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集中收网行动,让黑恶分子无地自容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芯片制造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B夏汛将至,国家防汛总指挥要求各地采取加强宣传,积极准备,使长江安全度汛。C这家工厂通过改进生产流程,使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

3、1.5倍,产品耗能比原来减少了1.2倍。D和平时代,我们仍然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5、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排比)B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比喻)C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通感)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设问)6、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我们当然

4、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可是,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ABCD7、名篇名句默写。(1)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2)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_,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4)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柳宗元小石潭记(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6)越明年,政通人和,_。(范仲淹岳阳楼记)(7)曾子曰:“_,任重而道远。”(十则)(8)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9)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_

5、,_。”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故人开窗畅饮,亲切交谈的情景。(10)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_,_。”两句写出了富春江江水迅猛奔涌之势。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昔在贞观之初,侧身励行,谦以受物。盖闻善必改,

6、时有小过,引纳忠规,每听直言,喜形颜色。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自顷年海内无虞,远夷慑服,志意盈满,事异厥初。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而不悦逆耳之言。私嬖之径渐开,至公之道日塞,往来行路,咸知之矣。邦之兴衰,实由斯道。为人上者,可不勉乎?节选贞观要政卷五 (注释)谠:正直。私嬖:私心贪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人恒过(2)而不悦逆耳之言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出则无敌国外患者C私嬖之径渐开D而喜闻顺旨之说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4两文都谈到国家兴亡:(甲)文提到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

7、(乙)文提到要国家兴旺,君王要能“_,_。”5(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选择一点结合内容具体谈谈。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岁月中飞翔的瓦王剑冰在桥上闲坐着的时候,我常常把目光长久地放置在瓦片上。那一片片的瓦以灰暗的色调,涂抹了周庄的岁月。这种瓦从窑里出来便是一种不太光明的颜色,不像西方的瓦,展现出红和蓝的鲜艳,也不像皇宫和寺庙那种金黄的宗教色光,这种瓦本就是代表了平民性,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直接进入了生活。那些瓦只在中午的时候会全部保持一种颜色,早晨或傍晚,阳光会像涨潮一样一点点漫过一层层的瓦,而有些瓦由于屋脊的遮挡,还是会呈现出灰暗的颜色

8、,让太阳感到无奈。到了傍晚,又如退潮一般,光线会一点点从一片片瓦上消失,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使一片片的瓦,变成一整个的瓦,变成一顶巨大的黑色的草帽。这高高低低的房上的一片片瓦,也确实像鸟的羽翅,扇动着却没有飞走。小的时候,曾帮人拆过老屋,看似不大的一块屋顶,却能拆下那么多的瓦片,一片片肩并着肩,膀挨着膀地挤在一起,不给风雨以任何可乘的机会。瓦其实质地并不坚硬,很小的我,将瓦扣在地上,一挥拳便会让它粉身碎骨,这种瘾是砸了无数块瓦才出现的,每一块我都会砸成无数瓣,直到砸不动才停止我的破坏,而那些瓦终是要被废弃的。现在想起来有些感慨,守候了一生,还因我等的调皮而不得“瓦全”。这种瓦掉落地上的时候

9、,是不会发出大的声响的,尤其是这些经过了数百年风霜的瓦,它们的掉落甚至是无声的。瓦是一种亲密协作的典型。我发现一些屋角的瓦片出现了空缺。正是由于它们的空缺,其他的瓦也出现了裂隙。不知是在哪一天,一片瓦悄然滑落,坠地的声音没有谁听见。而且会碎裂得成为一小撮灰灰的土块。不细心的人会轻易地扫走它。有些屋角的瓦是落在了水里,那同样激不起多大的声响,而且会以极快的速度沉入河底。这些瓦就此完成了它的使命,它们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才失落的,它们绝不想失去自己的弟兄和责任。它们知道由于更多的瓦片的失落,会改变周庄的形象和地位。周庄的瓦同石头一样,坚硬地同岁月抗争着。很小的时候,我以为瓦是一整块地盖在上面的,后来

10、才知道,那是一小块一小块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一块所覆盖的面积并不大,只是因为多了,才显出它们的作用。它们真的不如西方的一块铁皮,一整块地覆上屋顶,不知省了多少瓦片的劳苦。但是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在有雨的时候,我钻进屋子里,听着薄薄的屋顶雨打瓦片的声音。那声音让人有 些伤感。尤其连日阴雨的日子。是那些瓦片撑住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天天一年年,只要瓦片不坠落于地,这生活就总是延续下去。其实瓦片不知道,屋子里的主人已走了一拨又一拨。瓦片不仅对同类表示出了友好,也对其他物种表示出亲切的包容。比如燕子或其他的鸟类飞过时忘掉的一颗草籽或瓜籽,瓦片会精心地为它们保存起来,不致它们死去。即使没有谁

11、找回这些失物,瓦片也会供养它们生长,长成花,长成草,甚至结成果。生活中突遭战火或灾祸,会有一个词叫“一片瓦砾”,可见瓦总是最后的底线。这个底线没了,生活也就失去了支撑的东西。1作者满怀深情描写了周庄的瓦,它有哪些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2作者表达对周庄瓦的深情,但却写小时候挥拳砸瓦的经历,请说明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3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周庄必须以这些瓦片来表达自己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4标题“岁月中飞翔的瓦”巧用比拟,它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鳝孔曾庆升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

12、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院子矮墙边潜下身来。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早先没有矮栅,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园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

13、,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给谢家一个难堪。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稻田挨山,只能靠老天。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

14、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田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田二性子耿,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田二勾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当他来到与谢家相邻的那丘稻田时,却惊奇地发现了水!汩汩的水,穿过田埂孔道,从谢芳的田里流向他的田里。水将砖头般干硬的泥土变得软软的,禾苗开始舒叶。田二庆幸谢芳粗心,没把田埂上的鳝孔堵上。他在心里高兴地喊着:流吧,流吧,给我灌上满满一丘!田二心里说着,很快又回到了橡树下的石板上他怕撞见谢芳,说他干不光明正大的事。约摸过了个把钟头,田二再次起身偷偷地向自家的稻田走去。这次,田二更有新的发现:第一丘稻田流满水后,又是几道鳝孔穿过田埂,把水引向第二丘稻田。哪来这么多鳝孔?田二是捕鳝的好手,他用手触摸孔道,发觉不像莫非这鳝孔田二陷入了沉思深夜, 。朦胧雾气中,园里的藤蔓也潮润鲜活起来。潜伏在园子中的田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