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36362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奇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黄山奇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黄山奇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黄山奇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黄山奇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山奇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三、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松,它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

2、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指名说,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4、划好了吗谁愿意来读一读。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同学

3、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指名说)、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正如文中说它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这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指名读、齐读)、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

4、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

5、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指名说)下面,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把这段话背下来,待会儿,咱们看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写迎客松的几句话。6、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就生长在这里。它旁边还有陪客松、送客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陪客松和送客松的部分。待会儿,咱们举行一场朗读比赛。告诉大家,要想读好这两部分并不难,只要你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眼前出现奇松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一定能够站到领奖台上。大家准备一下。(学生自由读)(学生朗读)7、同学们,读完了课文第二节。看完了玉

6、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枝干遒劲的迎客松,形似巨人的陪客松,姿态独特的送客松给深深地吸引住,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三棵奇松,好吗(来到了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你举目望去,首先就会看到迎客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教师引读第二节。)(三)、观看录像、升化情感。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出示录像,教师范读第三节)2、黄山松的确是千姿百态。它们装点着美丽的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看完了录像,咱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吧!(齐读)3、这段话主要讲了黄山上还有许多许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文中的省略号更能

7、说明黄山奇松形态多,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再放慢速度,这样就更能把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给读出来。咱们再一起读一遍,好吗(齐读)(四)、布置作业: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教学后记:从这一堂课中,我看到了一个经久未出现的活字,课堂气氛活了,学生活了,连定死的课文内容也活了!鉴于此,我觉得上课必须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要求:总的来说,无外乎会画、会讲、会写。伴着浓郁的兴趣,让学生从直视的影片、图片中受到感官上的刺激,从而在他们眼中、心中深深地烙下印,让他们各自抒写自己眼中、心中的黄山松。这时已不需要借助于书本这一呆板的工具了,学生只需凭借自己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定能把握住黄山松的奇与美!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