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混(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363095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8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混(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年产30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混(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年产30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混(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年产30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混(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年产30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混(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30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混(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混(合)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内蒙古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高浓度N.P.K三元复混(合)肥项目项目承办单位:内蒙古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项目主管单位:XX旗政府项目拟建地点:内蒙古XX市XX旗XX镇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资格证书编号: 1证书等级:甲级发证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二节 概 述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1、编制依据(1)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与深度的规定。(2)建设前段时间提供的有关资料。(3)甲乙双方签订的合同。2、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原化工部“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及程序进行。(2)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复混(合)肥生产

2、工艺和设备。(3)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利用原料优势,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为我国的民族工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并合理利用建筑投资,提高经济效益。(4)重视环境保护,做到安全文明生产,消除“三废”排放,并按“三同时”进行。(5)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确保本项目投产后能安全、稳定生产,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自治区化肥生产现状近年来,自治区的化肥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全区现有氮肥、磷肥、低浓度复合肥生产能力合计为105.75万吨,其中一个在化肥厂年产尿

3、素52万吨,一个中化肥厂年产硝铵13.5万吨、尿素4.5万吨,9个小氮肥厂、一个磷肥(普钙)厂、26个低浓度小型复混肥厂、10个液体肥厂和微肥厂。(1)自治区还没有一家化肥企业能生产高浓度复合肥,它在我区将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粮食及农副产品的生产是当务之急因此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比较重视。作为支农产品之一的化肥工业近几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目前,我国氮肥总产量居世界第1位,因磷、钾产量较低,化肥总产量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而化肥用量居世界第1位。我国化肥总产量占世界的16.6%,总用

4、量占世界的27.5%。我国耕地面积为20亿亩,还有156%的复种指数,因此,我国的播种面积为31.20亿亩。按此计算我国每亩土地化肥用量总有16.2kg,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每亩地化肥用量50kg以上),只达到种等水平的用量。而且,国外在计算化肥的耕地面积平均用量时,包括了多年农作物和短期的草地,而我国的果园、茶园、桑园、橡胶园等均未包括在耕地面积内。近年,经济林木、速生林木、苗圃、畜牧和水产业的某些方面,都开始使用化肥,农田灌溉面积和复种指数还要进一步提高。由此看来,我国化肥总用量还应进一步增加。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化肥工业已建设和发展。不同的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要量不同,不同地的土壤中氮

5、、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不同。长期使用单一肥料,会使土壤养分严重失调,农产品质量、产量下降,农业的产出投入比例缩小。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土地的含养分状况,可生产不同标准的通用型或专用型复合肥,来满足广大农民对化肥的不同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种植由过去的粗放型向精耕细作型转变,导致化肥需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优质化肥需求量猛增。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50%以上,复合肥施用量已达到总施肥量的70%80%,而我国还不足10%。我国的化肥平均浓度为27%,到2005年计划到32%,离世界平均浓度40%还

6、有差距,因此发展高浓度复合肥仍然是我国化肥发展的方向,它将最终成为向农业生产提供肥料的主要形式。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和其它少量的中、微量元素。土壤中缺乏这些元素或需要的元素种类,土地影响作物的生长,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土地长期旗单一品种肥,结果会使N、P、K失调,土壤板结、地力减退,影响农业增产,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混合肥料,而且在化肥总产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大,施用复合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满足农作物总养份,还可以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及增加产量。复合肥生产和使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业科学施肥和经济施肥的要求,提高施肥的效果,我国复合肥的生产和使用起步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

7、,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开展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并根据土壤和作物的需要,研究和生产各种专用复合肥。1991年,全国复合肥的实际产量400万吨,为了发展复合肥的生产和推广应用,高浓度复合肥品种,应用技术和二次加工技术研究被列为“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配方施肥技术列为“八五”、“九五”期间国家十大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之一。由于大规模多层次多部门的协作研究,使化用使用效率提高3%以上,进一步肯定了我国发展复合肥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措施。生产和施用复合肥主要意义在于:1、可节省贮、运、施的费用;2、做到肥料合理配方,使科学技术的投入与物质相结合,可以保证增产效果。因此,从

8、某种意义上说,浓度愈高、其社会效益愈大。从国外复合肥的发展历程来看,高浓度复合肥在化肥总产量中的比重欧美和日本等国高达70%80%。这一情况与我国目前化肥存在的浓度低,复合肥少以及氮磷钾比例不协调等问题形成了明显的差距。为此,从长远利益考虑,应该发展高浓度复合肥,逐步建立我国独立的高浓度复合肥生产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又及于XX旗及周围旗县周围有耕地约有3000万亩,其中稳产高产田约占1000万亩,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该区域从八十年代中期相继开始施用化肥,肥料品种为碳铵、尿素、二铵。1999年该地区内三种化肥的总用量突破20万吨,施用化肥增产率则从八十年期的40%左右降到现在的20%左右。

9、当地农业部门经过考查论证,结论为造成这种局面是施用单份化肥所致,建议推广平衡施肥,逐步用复合肥替代原业的肥料品种,而该地区目前复合肥的用量仅占总量的0.5%,同时它对根治土壤板结硬化增产增收有很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为使复合肥生产技术进一步发挥作用,给该地区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收益,填补XX旗没有复合肥厂的空白,幅射周边旗县区,故在该地区建一个复合肥厂,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均是可行的、必要的和迫切的。第三节 研究结论本可研报告研究结果如下:一、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1、生产规模:本可研报告确定的工流程设备可生产高、中、浓度各种配比的通用型或专用型复(混)合肥,按通用型高浓度N.P.K三元复混(

10、合)肥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2、产品方案:通用型高浓度三元复混(合)肥15-15-15。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15063-2001。二、工艺技术方案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原料,采用团粒法生产复混(合)肥。三、主要物料供应1、尿素:年耗量76500吨,由国内自购。2、磷酸一铵:年耗量87900吨,由国内自购。3、硫酸钾:年耗量76200吨,由国内自购。四、公用工程1、总图运输:本工程厂外运输主要以汽车运输为主,并辅以必要的四轮车、平板车。2、公用工程(1)供水:本工程厂区水源为深井地下水,新打深水井二眼,单眼出水量100-120m3/h,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用水量正常为8吨/小时,最大

11、量为13吨/小时,由厂区消水管网供应。(2)供电:本工程新增动力装机容量及照明用电为300KW。本装置生产过程为连续性生产,根据“供配电系统计规范”供电中断对生产工艺的影响不大,不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及大量产品的报废,所以按电力负荷及规定属于三级负荷,全年用电约为400万度,其中最大单台电机容量为22千瓦。(3)供热:本装置在正常操作情况下蒸汽消耗量1.2T/h,最大生产用汽量约为2.4t/h,若生产采暖用汽1.1吨/时,新增一台2吨/时锅炉即可。锅炉设备参数:型 号:GZL-0.4-2-AII额定产汽量:2t/h工作压力:0.4Mpa蒸汽温度:1943、土建工程:本工程新增建筑面积3800m2五

12、、投资及经济效益1、项目总投资:9252.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272.6万元流动资金:3979.9万元2、内部收益率:41.66%投资回收期:2.19年六、研究结论1、本项目利用内蒙古地区化肥生产的优势,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目前还无高浓度复混(合)肥厂的现状,在内蒙古XX旗纳林亥镇新建复混(合)肥厂,可生产高、中浓度的三元通用型(或专用型复混(合)肥)。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化肥工业的发展方向。对农业发展和本企业的振兴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本项目采用国内先进、成熟、节能的复(混)合肥生产工艺及系列设备。设备适应性强,生产运行连续、稳定、节能。3、产品生产所需的主要原为有可靠的供货渠道和国内

13、供应厂家。复混(合)肥是“九五”国家化肥厂发展的方向,市场看好,潜力很大。4、项目总投资9252.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272.6万元,项目内部收益率为41.66%,固定资产偿还期2.19年,经济效益好。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表1-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生产规划及产品方案15-15-15三元通用型高浓度复混(合)肥万吨/年30二年工作日天200三主要原料用量1尿素N46.3%吨/年765002磷酸一铵N18%P2O548%吨/年879003硫酸钾K2O60%吨/年762004添加剂吨/年59400四燃料、动力1燃料煤吨/年175002白煤

14、吨/年75003蒸汽吨/年1064004水吨/年1440005电万度/年400五运输量吨/年626500其中运入量吨/年325000运出量吨/年301500六劳动定员人152其中工人人126工程技术人员人2管理人员人6七建筑面积m23800八工程总投资万元9252.51建设投资万元5272.62流动资金万元3979.9九年销售量万吨/年30十年销售收入万元54000十一工厂成本1年总成本万元47653.52单位产品成本元/吨1589.01十二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1759.7十三利润万元3073.1十四财务评价1投资利润率%49.392投资利税率%683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41.664盈亏平衡点%405借款偿还期年2.19含建设期第二章 市场预测第一节 市场需求状况复合肥在我国的生产和使用起步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国家已将高效复合同列为今后化工六大发展方向之一,从我国高浓度复(合)肥生产和使用的发展趋势看,其市场广阔,发展前景乐观,97年秦皇岛中阿化肥有限公司60万吨的复合肥全部销售,山西脊化肥有限公司的硝酸磷肥销路也十分看好。自治区共有可耕土地8000万亩,随着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