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论文-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361839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论文-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论文-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论文-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论文-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论文-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论文-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论文-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投送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 数量经济学原件 复印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申请表申请人姓名编号设站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流动站名称(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进站日期通讯地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电话申 请 须 知1. 申请者必须认真阅读现时执行的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条例,并按该条例有关规定进行申请。2. 申请者打字填写(如不具备打字条件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正楷书写,不要用铅笔填写)本表1至6页,并由两位推荐人在7和8页分别填写推荐意见,报所在设站单位(含经批准招收博士后的非设站单位,下同)。经设站单位在9页填写审核意见后再用B5复印纸进行复制。3. 每位申请者需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

2、金会交纳评审资料费100元人民币,未交纳者,不予受理。4. 各设站单位于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或九月十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间将本单位所有申请者的申请表(一式七份,必含原件)和评审资料费集中汇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5. 本表封面上的“原件”和“复印件”系指本份材料是原件或复印件,请在相应的方框内打“”;“编号”系指申请进站时,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或有关省、市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统一编号;“投送学科”系指申请资助项目所属的学科领域。若是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则应填写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名称。学科须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填写。6. 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得虚报或留空。有的栏目如无内容可填

3、,请写上“无”、“未”等字;5若填写不下,可另附纸。3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民 族 博士后日常经 费来源 国家资助 单位自筹 企业提供(企业博士后) 来自重大科研项目经费(项目博士后) 学 位获得年月攻读学位单位学位论文题目导 师学学士1988.7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村经济状况的调查报告位情硕士1991.7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份额和结构的研究况博士2003.7首都经贸大学中国股票市场若干异常现象的研究起止年月单 位研 究 工 作职 务主1991.7-2004.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与环境资源经济副研究员要研2004.1-目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经济、财政政策

4、与国库资金管理博士后究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的论文题目、全部作者署名顺序、发表时间、刊登论文的刊物名称以及被SCI、EI、ISR、SSCI收录、引用的情况;获得专利的名称、内容和号码;有何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工艺设计和过程等。请务必具体说明以上成果的科学价值、应用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本人在这些成果中的主要贡献及所获得奖励的名称、等级和获奖人的排名顺序。(1)、所主持的研究项目、“我国农业科研投融资问题的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批准号为70273052,2003年1月2005年12月。、“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委员会资助,批准号为79900029,2000年1月2002年12月。该项目在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的绩效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我国农业投资问题的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批准号为19270012,1993年1月1995年12月。、“中国农村金融若干问题的研究”,由科技部资助,2002年9月2004年9月。、“中国农业投资问题研究”,由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联合资助,1999年1月2000年5月。、“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市场化模式的研究”,由农业部软科学基金资助,2001年1月2002年3月。、“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研究”,由农业部软科学基金资助,1

6、998年1月1999年3月。、“到2010年我国农业投资需求总量与投资结构研究”,由农业部软科学基金资助,为第二主持人,1997年1月1998年3月。、“农业科研投入研究”,由农业部软科学基金资助,1996年1月1997年3月。、“中国农户购买和使用肥料的行为研究”,加拿大磷钾研究所资助,2001年2月2003年6月。参加研究项目至少12项。如1998年参加项目“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1996年参加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的研究项目“中国农民的兼业化、收入和消费行为”等等。最近两年开始研究财政和金融问题,譬如,作为主要骨干参加由李子奈教授主持的两个研究项目“积极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益评价和未

7、来财政政策走向”与“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研究”。其它项目不再一一列举。(2)、公开发表的论文、“农户借贷行为及其福利效果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12月。、“基于截取回归模型的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2004年9月。、“不同类型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6月。、“我国农业科研投资效率的研究”,管理科学学报,已录用。、“中国股票市场的月份效应”,数量经济技术经济,2003年第7期。、“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5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效益的数量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3年2期。、“农业投资要找准市场卖点”,农民

8、日报,2000年8月19日。、“农业投入的新境界”,农民日报,2000年7月29日。、“农业投资问题研究”,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6月。、“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2期。此文被收录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所编农业经济,第40-43页。、“我国农业科研投资问题初探”,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4期。此文被收录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所编农业经济,第111-114页。、Perspective of Chinas Feed Supply-Demand Pattern in the Early 21th Century, JCCOA

9、, Special 1998. 、Commentary on South-North Grain Transfer and North- South Grain Transfer in China,JCCOA, Special 1997. 、“中国农业市场化与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农村经济文稿,1998年11期。、“中国农业投资研究”,农业技术经济,1996年第4、5期。、“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研究”,中国贸易报,1995年12月25日。、“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误区”,农业科技管理 1993年第4期。、“我国农业科技投资结构和份额的研究”,农业技术经济,1991年第4期。、“农业科技三项费适宜比重的研

10、究”,农业科技管理,1990年第4期。(3)、获奖成果、“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农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批准号为79900029,在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的结题项目绩效评估会上,被评为优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研究”,2001年获农业部软科学成果三等奖,为第一完成人,项目编号:99014。、“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研究”,1999年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证书号:1999-04707。、“我国农业投资的份额和结构的研究”,1993年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第捌,证书号:930340。、“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策研究”, 1993年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

11、步三等奖,排名第拾伍,证书号:930570。申请资助项目情况名中文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称英文Studies on The Borrowing and Lending Behaviors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研究类别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 技术开发 国家重点项目 省市或部门重大项目 自选项目项目来源 863高技术研究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其它项目 研究经费来 源 及数 额“农户借贷行为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科技部资助,已到位15.0万,尚缺进行第二次调研的经费。 项目的具体内容、预期目标及国

12、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的现状:一、具体内容:、农户借贷行为和农村金融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体系。在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农户借贷行为和农村金融研究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农户实际情况的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体系。、农户借贷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要弄清楚决定农户贷款需求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农户贷款与其所经营的土地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农户的储蓄能力与剩余资金运作的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运用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的经验事实和突出特点,对目前流行的一些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评述和补充。、农户借贷行为的福利效果的计量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要建立描述农户借贷行为、生产行为

13、和消费行为的微观计量模型,采用最大自然估计方法,估计出农户借贷行为对其收入和福利水平的影响程度。、农户信贷抑制的计量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要建立具有部分可观察性的双变量probit模型,采用最大自然估计方法,估计出农户信贷受抑制程度。、农户信贷组织的各种形式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在这一部分,我们要弄清楚农户自己建立的信贷组织的各种形式和主要功能,譬如,标会、合会和银背等, 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对其运行机制进行剖析,并且,选择案例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估计主要形式的农户民间信贷组织对农户收入、福利和农村社会的影响。、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与运行机制的重新设计。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在以上各专题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14、根据农户的需求和愿望,提出适合我国农户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和有机混合的市场结构;在综合分析国外成功的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参与各方的实际情况,运用机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提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总体改革提出有价值的成果和政策建议。作为本项目的综合研究,将在全面综合以上六个专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这些专题研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信息反馈,寻找解决途径。最终向国家有关决策部门、管理部门和农村金融组织(包括正规形式和非正规形式)提出旨在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重构和优化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运行机制的管理模式、方案和政策建议。二、预期目标:本项目研究的预期目标就是要在充分描述和分析农户借贷行为,计量分析农户借贷行为的福利效果与农户金融抑制,以及评估农户民间信贷组织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的基础上,从农户的需求和愿望出发,提出我国未来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结构,以及相应的运行机制,为国家农村金融的总体改革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世界各国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