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溆高速项目简介.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35737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溆高速项目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溆高速项目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溆高速项目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溆高速项目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溆高速项目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溆高速项目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溆高速项目简介.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1 资审意向函格式 (招标人名称):我方参加湖南省新化至溆浦(简称“新溆”)高速公路项目第34至35标段施工招标资审意向为:工程类别招标工程类别招标工程类别为招标人根据业绩的不同要求而设立的。具有2个标段资格预审申请的申请人可以在2个招标工程类别里各申请1个标段,但总数不超过2个。标段数若申请人可在2013年度一次投标中增加1个购买资格预审文件机会,报名时需先向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招投标办公室确认是否可用。合计标段数机电工程机电工程类机电工程类 申请人: (全称) (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 (签字) 地址: 网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年 月 日注:此资审意向函原件需

2、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加盖企业单位章在报名现场递交给招标人工作人员。附件2 项目建设概况1 项目位置1.1 项目名称:湖南省新化至溆浦公路项目(简称“新溆高速”公路)1.2 概述本项目是湖南省“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的第三横娄底至怀化高速公路的中段,位于湖南省中西部地区。本项目通过拟建娄底至怀化高速公路中的娄底至新化段向东连接湘潭至邵阳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网沪昆高速的一段),向西通过拟建的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连接吉首至怀化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网包茂高速的一段),是贯穿湖南省中、西部地区的一条重要交通、经济大走廊。本项目的建设不仅能优化湖南省的路网结构,提高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向

3、西的辐射能力,促进湘西资源的开发;而且对于改善湖南省业已形成的“东强中西弱”不平衡经济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湖南”,加强“大湘西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带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1.3 项目建设本项目起点位于新化县娄新高速的新化互通,与娄底至新化高速公路终点相接,向西北方向在雪峰山东麓展线,经炉观、西河、太平铺,然后向西在金凤庵穿越雪峰山后到达溆浦县境内的两江,再经油洋、桥江、到卢峰镇(溆浦县城)北接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路线全长92.738公里。经过的主要城镇为:新化南、炉观镇、太平铺镇、金凤乡、两江乡、桥江镇、卢峰镇(溆浦县城)北,连接线2条分别为紫鹊界连接线36.476公里,

4、桥江连接线10.703公里。2 技术标准主线:本项目路线全长92.738km,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100 km/h,路基宽度采用26 m。(其中,太平铺互通至桥江互通设计速度为80 km/h,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4.5m)连接线:同步建设紫鹊界连接线全长36.476km、桥江连接线全长10.703km,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为8.5m。有关技术指标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规定。主线主要技术标准表指 标 名 称单位技术指标公 路 等 级高速公路设 计 速 度km/h 80/100路 基 宽 度

5、m 245/26设 计 荷 载公路级设 计 洪 水 频 率1/100(特大桥1/300)停 车 视 距m110/160平曲线半径极 限 最 小m250/400一 般 最 小m400/700不设超高最小m3350/5250最 大 纵 坡%5%/4%最 短 坡 长m200/250车 道 数 量道双向4车道竖曲线半径凸型极限最小m3000/6500一般最小m4500/10000凹型极限最小m2000/3000一般最小m3000/4500最小竖曲线长度m170/210路面等级高级桥面宽度m净宽123 气象与水文简况项目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半年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冬半

6、年降水较少,气候寒冷干燥。一年中七、八月份气温最高,一月份气温最低。降水主要集中在四六月,其次为七十月,多年平均降雨量:新化1424,溆浦1500。溆浦县无霜期280天,霜冻出现在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以一月最多。项目区风向主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全年风向多为东北偏东风,其次为东风和东北风。对线路影响较的灾害性天气为暴雨,另冰冻也会对山区路线产生较大影响。 拟建项目走廊带内地表水系发育,大体在溆浦县何家至栗坪-线山体为资水与沅水泊分水岭,地表水系显树枝状分布,线路由东向西依次跨越汝溪、石溪河、岩湾河、两江河、渠江、四都河、溆水、沅江、无水等水系。4 地形与地质简况41 地形 项目走廊带内发育中深切割

7、高山陡坡山地侵蚀地形和浅切割的侵蚀中低山丘陵地形,海拔高程多在200-1000米,相对高差100-800米。山脉走向与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即北北东向与北东向、东西向。走廊带地势整体分布呈中间高、两侧低态势,最高点为新化与溆浦两县分界的中都峰,海拔高程1500米,最低的溆浦四都河谷154米。4.2工程地质4.2.1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质图、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野外踏勘,工作区地层发育较全,自元古界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现由老到新简述如下:(1)元古界拉揽组(Ptbnbl2)为变质砂岩段,主要由黄褐色厚层状细粒变质凝灰质砂岩,偶见透镜状泥砾的凝灰质石英砂岩。局部为条带状板岩与凝灰

8、质砂岩互层。(2)马底驿组第三段(Ptbnm3)上部主要为条带状板岩夹变余层凝灰岩、凝灰质板岩;下部主要为变余凝灰岩、条带状板岩、炭质板岩夹一层硅化白云岩。(3)元古界五强群溪组(Ptbnm)第一段(Ptbnm1):主要为灰色厚层状变余含砾砂岩、长石砂岩夹变余凝灰岩及板岩。第二段(Ptbnm2):上部主要为翠绿色绢云母板岩夹紫红、灰绿色变余凝灰岩;下部主要为灰绿色块状变余层凝灰岩夹变余凝灰岩、砂岩、板岩。(4)震旦系(Z)本区震旦系发育完全,分为下统、上统。下统南沱冰碛岩组(Zan):为黄灰、灰绿色块状含绢云母板岩、绢云母砂质板岩。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较差。上统陡山沱组(Zb):本组主要为灰、

9、暗灰色砂质板岩、炭质板岩、硅质板岩、含锰白云质灰岩。中、下部夹硅质磷块岩或铁锰矿。分布路段:K68+660-K69+400和K80+300-K81+600。(5)寒武系()本区寒武系发育完全,分为下统、中统、上统,上统分为西阳山组和华严山组。下统荷塘组(1h):本组主要为黑色炭质板岩夹板岩,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分布路段:B6K68+045- B6K68+750、B6K69+330- B6K72+000、K66+950-K71+300。中统杨柳岗组(2y):本组主要为灰黄色泥灰岩夹灰岩、板岩。泥灰岩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灰岩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分布路段:B6K64+800- B6K65+60

10、0、B6K72+300- B6K75+200、K64+950-K65+300、K71+300-K74+080。上统(3):华严山组(3h),本组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为灰色薄、中层状灰岩、夹黄灰色条带状泥灰岩。东区为黄灰色薄、中层状泥灰岩与板岩互层,分布路段:B6K64+500- B6K64+800、B6K65+650- B6K67+600、B6K71+900- B6K74+000、K65+300-K66+950。西阳山组(3x),本组为灰、黄灰色泥灰岩、泥质板岩、钙质板岩。分布路段:B6K64+000- B6K64+500、K73+200-K74+030、K75+110-K75+600、K64

11、+600-K64+950。(6)奥陶系(O)1)下统马家沟组(O1m)本组主要为绿灰色-灰黄色板岩,岩质软,岩体破碎。分布路段:K62+200-K63+400。2)下统印渚埠组(O1y)本组主要为绿灰色-灰黄色板岩,岩质软,岩体破碎。分布路段:K63+400-K64+200。3)中上统(O2+3)本组主要为褐黄色-灰黄色硅质板岩和板岩夹层。硅质板岩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板岩岩质软,岩体较完整。分布路段:K62+000-K62+200。(7)志留系下统(S1)分为下段和上段。下统下段(S11):本段主要为灰绿色厚度不等的砂岩、板岩。底部有一层炭质板岩。主要分布路段K53+200-K57+200。

12、下统上段(S12):本段主要分为上部灰绿色中、厚层状砂岩夹板岩;下部暗灰色条带状板岩夹砂岩。主要分布路段K57+200-K62+000、B5ZK49+600-B5ZK57+900。(8)泥盆系(D)本区泥盆系发育缺失下统,分为中统、上统,中统分为跳马涧组和棋子桥组,上统分为佘田桥组和锡矿山组。中统(D2):跳马涧组(D2t),主要为灰白、灰紫色石英粉砂岩及砂岩,中下部为含砾砂岩,主要分布路段在K17+940K19+890、K22+845K23+385、K34+075(ZK33+990)K35+200(ZK35+150)、K40+570(ZK40+585)K43+520(ZK43+530)、K4

13、8+200K53+200和B5ZK48+200B5ZK49+600。棋子桥组(D2q),上部为灰、暗灰色中层状灰岩;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或泥质灰岩,夹白云质灰岩、页岩,主要分布路段在K10+830K17+940、K19+890K22+845、K23+385K34+075(ZK33+990)、K35+200(ZK35+150)K40+570(ZK40+585)、K43+520(ZK43+530)K48+200、B5ZK44+400B5ZK48+200。上统(D3):佘田桥组(D3s),属浅海碳酸盐相沉积,与下伏棋子桥组呈整合接触.主要为灰色厚层状块状灰岩,顶部夹薄层状灰岩,底部少量薄层状泥灰岩或泥质灰岩,主要分布路段在K8+800K10+830段。锡矿山组(D3x),本组发育上、下两段,主要属浅海碳酸盐相沉积,局部上段为浅海碎屑相和浅海泥灰岩相沉积。与下伏佘田桥组呈整合接触。主要分布路段在K0+955K1+830、K7+955K8+800段。(9)石炭系(C)该系发育完全,分下统、中统及上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