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A9.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2356476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电场A9.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静电场A9.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静电场A9.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静电场A9.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电场A9.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场A9.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物理周周清(一)静 电 场(A)一、基础梳理1、使物体带电有方法: 、 、 其实质都是 .2、点电荷是一种 模型,当带电体本身 和 对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这个特点类似于力学中质点的概念3、电场强度的几个公式(1)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 的静电场。(2)是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中某点场强的计算式,只适用于 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3)是匀强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式,只适用于 ,其中,d必须是沿 的距离。4、电场线和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 的,它们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重合。即:电场线是 。电荷的初速度为零或不为零,但速度方向和电场线 。电荷仅

2、受电场力作用或受其他力的方向和电场线平行。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轨迹才和电场线重合。5、如图1-5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在该电场线上有a、b两点,用Ea、Eb分别表示两处场强的大小,则( )a bA、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B、因为电场线由a指向b,所以EaEbC、因为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Eb 图1-5D、因为不知道a、b附近的电场线分布情况,所以不能确定Ea、Eb的大小关系。二、综合演练6、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Q1,另一个带负电-Q2,且Q1=2Q2,用E1和E2分别表示两个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大小,则在x轴上( )A、E1=E2之点只有一个,该处的合场强为零B、E1=E

3、2之点共有两处,一处合场强为零,另一处合场强为2E2C、E1=E2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两处合场强为零,另一处合场强为2E2D、E1=E2之点共有三处,其中一处合场强为零,另两处合场强为2E27、如图1-6所示,用两根细绳把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悬挂在一点,A球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A球所带的电荷量大于B球所带的电荷量。两球静止时,A、B两球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悬线与竖直线的偏角分别为和,则( )A、 B、 C、= D、无法确定A P B8、如图1-7所示,直线A、B是一条电场线,在其上某点P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一负试探电荷时,它沿直线向B处运动,对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电荷重力)A、电荷一定向B做

4、匀加速运动B、电荷一定向B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C、电荷一定向B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 图1-7A c d BD、电荷向B做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不能确定。 9、如图所示,A、B为带电量分别是Q和-Q的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c、d为A、图1-8B连线上的两个点,且Ac=Bd,则c、d两点电场强度 10、如图1-9所示,半径为r的圆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b、c、d,空间有与x轴正方向相同的匀强电场,同时,在0点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如果把一个带电量为-q的试探电荷放在c点,则恰好处于平衡,那么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a、d两点的合场强大小分别为 、 。三、能力升级11、一粒子质量为

5、m,带电量为+q,以初速度V,跟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进入匀强电场区域,粒子恰沿直线运动,求这匀强电场场强的最小值,并说明其方向。12、用三根长均为L的细丝线固定两个质量为m、带电量分别为q和-q的小球,如图1-10所示,若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使丝线都被拉紧且处于平衡状态,则所加电场E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高二物理周周清(一)静 电 场(A)参考答案 2011-8-311、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电子的转移2、理想 大小 形状 5、A、D 6、B 7、B 8、D 9、解析:由和场的叠加原理,可知,c、d两点场强相等。答案:Ec=Ed10、 11、解析:粒子受到重力和电场力,场强最小时,其受力如图所示,由于物体沿直线运动故合力也在此直线方向,将mg分解,由平衡关系得:Eq=mgsin45 方向与水平成135角。12、解析:取A球为研究对象, A的受力为:重力mg、电场力F、B电荷对A电荷的作用力FBA,OA线的拉力FT1,BA线的拉力FT2,建立坐标如图所示,平衡时:F合x=FT1cos60+FT2+FBA-F=0,F合y=FT1sin60-mg=0Eq=mgtan30+FT2+E=线被拉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