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护理与评估.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352609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路护理与评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管路护理与评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管路护理与评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管路护理与评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管路护理与评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路护理与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路护理与评估.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路评估与护理规范管路评估与护理制度1一留置胃管及鼻饲患者的护理2二留置导尿的护理:4三吸氧:5四中心静脉置管及PICC7五气管切开9 一留置胃管及鼻饲患者的护理 1评估: 1.1神志:有统计学资料证明意识障碍的患者发生隐性误吸的几率为70%。 1.2既往史:胃、食管手术史,鼻腔手术史、狭窄, 胃、食管静脉曲张,返流性食道炎有无误吸史 1.3有无吞咽功能,口腔唾液是否积聚 1.4有无自主咳嗽,痰液是否粘稠1.5精神紧张,有无躁动1.6照顾者的能力2护理: 2.1观察留置长度:教科书上4555厘米,临床上深昏迷患者多插810厘米,约6575厘米(眉心到脐到幽门部),可有效减少返流。 2.2标识:

2、作好标识,注明留置时间及长度,以便每班交接。字迹清晰,远离末端,以免食物或水浸湿脱落。 2.3有效固定:平时应固定于枕旁或衣领处,翻身时先将管路安置好,再翻身。翻身后检查有无盘曲,压折,有无脱出,刻度是否符合记录,固定于鼻翼的胶布是否脱离皮肤,松动随时更换。 2.4口腔护理:防止口腔黏膜感染。 2.5心理护理:神志清楚的患者要进行健康宣教。工作要耐心,告知留置的目的,可能出现的不适表现,认真倾听患者关于不适的主诉,让患者配合接受鼻饲。昏迷患者也要尊重,鼻饲前也要告知患者。 2.6胃肠减压:要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性状,每天更换减压器,及时通知医生同时作好记录。 2.7防止误吸 鼻饲前应先翻身、

3、拍背,做雾化吸净痰液 体位:应将床头抬高30-45度,病情允许最好半坐位。进食后保持1小时左右再恢复功能体位。 规范操作: A鼻饲前先回抽胃内容物,无未消化食物方可鼻饲。 B先注入20毫升温水,确定管路通畅后再注入食物。 C推食物的动作要轻柔、均匀,切不可急速推入胃内。 D食物温度3840度,每次量不多于200毫升,间隔至少要在2小时。过热损伤胃黏膜。过凉导致腹泻。果汁不可与牛奶同时鼻饲,以免产生凝块堵塞胃管。 E 鼻饲后应以温水冲洗胃管,将食物完全冲离管壁。 F 固定好胃管末端。2.8预防并观察胃肠道并发症: A.观察恶心、呕吐、胃潴留的量和时间,便秘或腹泻持续的时间,便中是否有潜血 B.认

4、真操作、对于长期卧床、身体虚弱、肠蠕动功能紊乱食物中纤维素少的患者及早评估,给予腹部按摩,增加水果多饮水,床上活动,通知医生是否加用胃肠动力药物,必要时灌肠。2.9预防并观察感染性并发症: 误吸是最常见的,吸痰可见胃内容物,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指脉氧下降,及时通知医生。 2.10鼻部皮肤及黏膜的护理: 鼻翼两侧皮肤易出汗,分泌油脂,长期贴胶布易过敏。应每天更换新胶布及粘贴位置。 长时间放置压迫黏膜,可引起鼻腔黏膜的充血、糜烂,保持鼻腔清洁,湿润,必要时局部涂香油或百多邦。2.11堵管的预防: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食物勿过于粘稠、药物应彻底粉碎、喂前摇匀。 鼻饲前后一定要冲管,减少

5、附壁。定时冲洗,每四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温开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在冲洗。若不能抽出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2.12按时巡视,躁动不安者要及时使用约束带。使用前要向患者或家属讲明的必要性和目的,松紧适宜,并密切观察约束肢体末端皮肤的血液循环。二留置导尿的护理:目的:缓解排尿困难,尿潴留;配合检查;预防尿失禁导致的局部感染。1 评估:神志:昏迷或躁动 既往史:泌尿

6、系肿瘤,尿道狭窄、损伤史,尿路结石,有无造瘘,有无支架 营养状况、留置时间、凝血功能2 护理: 2.1重点观察内容: A 观察引流情况,检查导尿管与集尿袋衔接是否紧密。有无盘曲,压迫,闭塞,脱出。 B 检查导尿管插入部分及周围有无漏尿。 C 观察尿袋中尿液的性状、量,尿管、尿袋位置。 D 固定情况:水囊内固定,体外部分应固定于大腿内侧。2.2预防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患者尿道口,尿管与尿袋衔接的部位,尿袋的排尿口。 A 定期更换,每月更换一次尿管,3天更换尿袋,(我院7天)。更换时必须洗手,戴手套,严格无菌操作,严防逆行感染。 B 保持外阴清洁,尿道口容易受粪便、阴道分泌物污染,每天用0.

7、5%碘呋棉球清洁尿道口及尿管,及时清理大便。 C 尽可能减少导尿管接口与储尿袋的安装次数,因此在尿液清亮和无尿路感染时避免膀胱冲洗。 D 防止尿液潴留,逆流。认真观察并及早发现导尿管扭曲、堵塞等异常情况,保持尿管通畅。每班作到书面交班、床头交班。及时放尿,避免尿袋中大量积尿返流。尿袋要低于耻骨位置,如需变更体位应先夹闭尿管。每次放尿后均应用酒精棉球消毒放尿口。 E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多饮水,自身冲洗。2.3预防尿道损伤作好外固定,包括尿管的外固定和尿袋的固定,防止因尿袋未固定,牵拉尿管发生尿道损伤。有溢尿情况不要盲目更换粗导尿管。固定囊注液20ml,并注意导尿管固定囊的位置。 2.4预防膀胱萎

8、缩:长期留置导尿导致膀胱收缩机能下降,引发膀胱功能性萎缩及容量减少,应及早拔除。如不能拔除,也不能放弃功锻炼,应定时夹闭。2.5病情需要必须膀胱冲洗的患者,应选用三腔气囊导尿管。压力要小,避免膀胱表皮细胞脱落。留取尿标本时必须在夹闭状态下取尿标本。严禁不必要地打开密闭引流,增加感染机会。 2.6发现絮状物时,应及时留取标本进行培养,注意观察有无堵塞。三吸氧:目的:供给氧气;纠正机体缺氧状态,促进代谢,维持生命。1评估: 缺氧状态是否得到改善 是否有不适感2护理 A作好吸氧目的的宣教,讲明会出现哪些不适感,如鼻黏膜发干,异味等,取得配合。目前我院使用的一次性吸氧装置,无噪音,无气泡,作好解释工作

9、。B 湿化瓶中蒸馏水1/2满,24小时更换。不可过多,以免水进入吸氧管。C长期吸氧的患者,鼻黏膜会干燥充血,室内应增加湿度,必要时使用加湿器。局部可涂润滑油。D按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 缺氧状态是否改善,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口唇、甲床、指脉氧、流量(防止患者或家属自行调节)。尤其是COPD、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根据血气结果调节氧流量,一般为1L/min。 氧气管的连接:是否通畅,有无盘曲、堵塞、压折、脱落,有无进水。 指脉氧持续降低,即使没有明显的咳嗽,应立即给予吸痰,解除呼吸道梗阻。吸痰后仍无回升通知医生。 面罩、储氧面罩吸氧一定要低流量,避免造成二氧化碳潴留。E变更体位的时候先将吸氧管放置

10、好。F酒精湿化吸氧的患者(急性肺水肿,需要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应先询问有无酒精过敏史。G固定:现病房吸氧管为双头,可挂于双耳。但翻身时要注意勿压迫耳廓,产生压疮。H室内坚决不可吸烟。宣教:1 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许多患者由于受文化程度的影响缺乏医学知识,对氧疗产生恐惧感,认为吸氧就预示着病情危重,表现为焦虑、恐惧、精神紧张等,情绪不稳定,尤其对初次用氧者主动讲解此次发病吸氧的目的,使患者理解氧疗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和对生活失望的心理状态,尽快适应患者角色,配合治疗。 2 运用医学理论做好宣教 消除逆反心理,使患者充分认识不同疾病吸氧的时间、浓度是不同的。如肺心病患者维

11、持持续低流量吸氧状态才能使乏氧状态逐渐得到恢复,如擅自调高流量,必将造成严重后果。 3 消除经验心理 老年患者自作主张,认为自己缺氧,用的越多越快更好,产生依赖心理,长时间接受氧疗对氧气过分依赖,一旦停用主观上感觉呼吸困难,要反复讲解机体缺氧纠正后停用氧气的必要性,使其懂得只有靠自身机体的调节才是维持健康的根本。 4 对家属的宣教 对经济条件差的患者应妥善做家属的工作,寻求社会帮助,使患者在接受氧疗时无后顾之忧,安心配合治疗,树立信心。 5 加强交流 对危重患者及慢性患者要经常沟通稳定情绪,消除变态心理。建议肺心病患者设家庭氧疗,提高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四中心静脉置管及PICC 近年

12、来根据临床需要,中心静脉置管被越来越多使用。它的优点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中心静脉置管有四种途径 颈内V:刺激小,保留时间长,但易形成颈部血肿,凝血功能不良者不适合。 颈外V: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股V: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 锁骨下V:风险大,易损伤动脉,造成血胸、气胸。PICC:操作简单,危险性低,留置时间长,7天到1年。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1评估: 穿刺部位皮肤 心理状态 输液药物的性状,液速 臂围、刻度、贴膜2护理: A 保持导管通畅:连接输液前先回抽有无回血,确定通畅后先以肝素封管液10毫升脉冲式冲管再行连接。观察输液速度(同一种液体,通常

13、是NS,同样输液高度)避免输液管打折,如果泵点输液,一定要记得启动。输液过程中认真巡视,输液管衔接是否脱落。每天记录滴速,测量臂围,以便下一班观察动态变化。B 防止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 换药:每周换药2次,洗手,戴口罩及无菌无粉手套,使用无菌换药包。以安尔碘消毒导管及周围皮肤,消毒范围大于10x10cm,尤其是缝针处。待干后再用无菌贴膜覆盖固定(最好是透明贴膜便于观察)。 连接输液:先消毒输液接头或肝素帽,从平面到周围都应消毒,待干后连接输液器。尤其是肝素帽,因为它是橡胶材质,反复用针头穿刺,表面粗糙不平,细菌容易附着,所以消毒时要用一定的机械力,国外现在使用含消毒液的纱布进行消毒。 观察穿

14、刺点处皮肤,有无红肿、触痛、渗液,导管刻度有无改变。伤口红肿要通知医生,根据全身症状,必要时做培养,排除其他原因拔管。C 良好的固定:导管的固定一定要牢固,每班检查导管的刻度有无变化,作到床头交班。为患者翻身拍背或做其他治疗时,应先检查固定的情况,妥善放置。密切观察有无脱出或推入。外出检查要给对方书面提示。D 预防空气栓塞:最严重的并发症。正常成人平静胸腔内压力为0.430.69Kpa,平静呼气末胸腔压力为0.69-1.43Kpa,最大吸气末压力为4.3Kpa。一旦输液装置脱离,空气将随患者呼吸进入血液,造成肺动脉栓塞的严重后果。严禁液体流空。所以应加强巡视,肝素帽是否拧紧,针头有无脱出,三通

15、衔接是否牢固,输液接头作到再固定(弹簧一旦弹不出,非常危险)。E 预防导管堵塞:长期静脉输液的又一重要问题。原因(血栓形成、药物沉淀)正确的封管:脉冲式封管。需要说明的是,导管肝素化能减少相关性血栓的发生,但不能杜绝。 E1 对于长期卧床血液循环障碍、经常吸痰(胸腔压力急剧增加)肢体痉挛的患者要作到肝素每8小时封管一次。 E2 输入脂肪乳、血浆、血制品、中药大分子药液应输注完毕后用20毫升生理盐水冲管。不管后面是否有其他液体。 E3 封管液的配制:125000单位+NS250毫升 E4 双腔管路:肝素封管液抗凝效果仅维持12小时左右,所以两个管头要交叉使用,仅需使用一个的话,另一个也要封管。冲管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