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352205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美好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设计南门小学 胡建洪教材简解: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全诗分为五个小节,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小节,用充满童真的口吻,以问话的方式开头;第二部分,二至四小节,通过我对夏天姐姐想变点儿什么的回答,展开了丰富的想象,铺排出一系列想变的事物;第三部分,最后一小节,强调“我”为何“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儿童情趣,字里行间充满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目标预设:1、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3、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教

2、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想象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这首诗的教学,最为关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浅显易懂的诗歌语言,展开充分的想象,并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扮演一个角色,从而能够更好地感悟到“真、善、美”,体会到人与自然的融合是那么和谐美好。通过朗读、做动作、展开想象,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设计思路: 1、开头以诗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2、看教学挂图,引入诗歌内容的学习。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

3、读通课文。 4、品读课文,引导感悟。先自主、合作学习,再分小节交流、探究。 5、整合与背诵。 6、拓展与延伸。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老师先给大家读一首诗,再请你猜猜这首诗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色?(多媒体出示诗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追问: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是写夏天的?(莲叶、荷花、六月) 3、夏天特有的景物有哪些?(看教学挂图)学生回答,各抒己见。4、这些美丽的景物让一位小诗人着迷,他真想让自己变成夏天里 漂亮的蝴蝶、自由的小鱼、大大的荷叶。他还写成了一首优美的 小诗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

4、的第21课。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课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强调真的正确写法) 二、初读感知1、学生打开21课,听老师范读,注意读清楚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用笔做上记号。(倾听)2、请大家拿起书把课文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借助上面的拼音,多读几遍。3、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随时纠正读音)4、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课文读得怎么样?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小诗写了什么? 5、学生分小节选读课文。(教师指导如何读正确、通顺、流畅) 三、指导品读、引导感悟(过渡)热情的夏姐姐带给我们这么多美丽、可爱的礼物,她给小朋友们提出什么问题呢?1、请人读好第一小节,听

5、听谁的语气最象夏姐姐。2、下面的几小节也请你们这样有感情地朗读,然后选择你最喜欢 的一节,多读几遍,把你喜欢的原因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自读, 小组交流)3、看到你们读得那么带劲、讨论得那么投入,相信你们一定有不少收获。谁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序确定教学顺序)4、讨论第二小节。 1)指名读。 2)评价,相机提示:结合自己的体验,想一想“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的?“睡在绿叶上”的小雨滴这时候会想什么呢?“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又是什么样子?(做动作)小鱼心里又会想什么呢? 3)带着这些体会来读这小节5、原来世界这么美好,“我”还想变成什么呢?1)回答并个别读第3小节。2

6、)指名评价,引导感悟:现在你就是一只小蝴蝶或一只蝈蝈,你做做动作,你心里想到什么?(生活真好,大自然多美啊!)3)练习用朗读来表达。6、除了变成身边美好的事物,你还想变成什么?(品读第4小节) 1)指名读,谈谈你为什么想变成“星星”和“新月”? 2)读这小节。7、最后,小诗人看到小小的荷塘,他发现自己真想变的是_?(集体说)1)真想换个词怎么说?(指名说)2)他为什么特别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读读你就能找到。(自读最后一小节)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谈话:为什么把荷叶比作“大伞”?“我”想变成荷叶只是因为荷叶的样子可爱吗?(做动作体会“静静地”)这时候,小鱼和小雨点在干什么?他

7、们会想什么呢?还会互相说什么呢?最后是省略号还可以表示些什么?这时候你想对荷叶说些什么呢?4)多了不起的荷叶啊!难怪小诗人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让我们怀着赞美的心情再读读课文吧!能背的小朋友站起来,边背边做动作!(集体读或背) 四、拓展延伸小朋友,你们想变点什么?不要忘记也要像荷叶一样也给别人带来些方便,带来些快乐!出示句式:我想变_,让_。 五、课外延伸1、回家后把这首诗美美的读给家人听。2、把你想变的东西用彩笔画下来,也可以模仿课文写几句诗。六、教后感:这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品读,启发学生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孩子们兴致盎然,等于通过朗读与对话来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低年级的教学,教师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想象,如何体悟情感,从而为今后阅读中的语感、情感的准确把握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