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练习题(06).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347165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法练习题(0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法练习题(0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法练习题(0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法练习题(0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法练习题(0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法练习题(0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法练习题(06).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法练习题(06)第一章一、填空题1、最早使用“国际法”一词的是英国学者 。2、国际法主要是调整 的法律关系。3、 和约的签定是近代条约国际法发展的起点。4、在近代国际法形成中的一件大事是 的巨著 于1625年发表。5、国际法的直接渊源有 、 和一般法律原则。6、国际法上基本的或主要有主体是 。7、在国际法的各项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原则。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1) (2) (3) (4) (5) 。 9、18世纪末英国学者 首先提出了编纂国际法的倡议。 10、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作出决议,设立 作为负责编纂国际法的主要机构并通过了这个机构的章程。 11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

2、一元论者中有 和 两种学说。二、单项选择 1、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正式使用“国际法”名称的是( )A、沃尔夫B、边沁C、奥本海D、宾刻舒克2、1864年把惠顿的国际法原理译成汉文为万国公法的人是( )A、丁韪良B、瓦特尔C、伯驾D、林则徐 3、国家间的国际法的官方编纂活动开始于( )A、18世纪初B、18世纪末D、19世纪初E、19世纪末4、国际法最重要原则是( )。A、不侵犯原则B、主权平等原则C、不干涉内政原则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5、提出七项国际法基本原则,并对每项原则进行解释的文件是( )A、联合国宪章B、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宣言C、国际法原则宣言D、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6、近代国际

3、法产生的标志是( )A、1789年法国革命B、1899年海牙和平会议C、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公会D、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7、我国对本国加入的国际条约的态度是( )A、即使与国内法相抵触也适用条约B、与国内立法相抵触时,适用国内法C、须经国内立法机构经过补充立法,方适用于国内法院D、由全国人大确定所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8、实在法学派主张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 )A、自然法则B、势力均衡C、国家意志D、国家对外政策 9、把所谓“人类良知”“人类理性”当作国际法效力唯一依据的是( )A、自然法学派B、实在法学派C、权力政治学说D、格老秀斯派 10、国际法效力的依据是( )A、人类理性B国家之间

4、的势力均衡C、大国统治阶级的意志D、国家间的协议 11、国家不能在外国法院被诉,体现了( )A、国家主权原则B、不干涉内政原则C、国际合作原则D、民族自决原则 1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可以追溯到( )A、1899年和1907年海牙和平解决争端公约B、1919年国际联盟盟约C、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D、1945年联合国宪章 13、首先提出国家主权概念的是( )A德国的普芬道夫B、荷兰的格老秀斯C、法国的博丹D、法国的卢梭三、多项选择题: 1、国际法直接渊源包括(_ )A国际公约B、国际习惯C、一般法律原则D、司法判例E、权威公法学家的学说 2、国际法的主体包括A国家B、政府间的国际组织C、跨国

5、公司D、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E、法人 3、国际法基本原则在国际法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是( )。A、各国公认的B、具有普通意义的C、适用一切国际法领域D、构成国际法基础E、具有强行法的性质。 4、同国内法相比,国际法的特征主要有( )。A、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B、国际法是以国家协议的方式来制定的C、国际法采取与国内法不同的实施方式D、国际法主要由不成文法组成E、国际法具有多种渊源5、现代国际法的新发展主要表现为( )A、国际法主体的增加B、国际法调整对象和范围的扩大C、建立了新的国际法分支D、废弃和改变了传统国际法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原则和规则。E、国际法的法典化、系统化6、可作为确定国际

6、法原则的辅助资料有( )A、司法判例B、权威公法家学说C、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决议D、国际习惯E、一般法律原则7、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上,持“国内法优先说”的国际法学家有( )A、凯尔森B、奥本海C、佐恩D、考夫曼E、耶利内克 8、国际习惯的形成必须具备的要素是( )A、有一般的实践或通例的存在B、一般的实践或通例被各国所接受为法律C、必须有国内的立法的认可D、经过国际组织的认可E、有国际条约作保证9、国际法原则宣言对不侵犯原则作了更加具体的规定,其内容包括( )A、禁止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武功B、各国领土不得成为他国武力取得之对象C、各国有义务避免战争的宣传D、避免涉及使用武力的报复行为。E、不

7、得发动或参与侵略战争四、问答题(含名词解释)1、国际法的定义和国际法的特征 2、国际法渊源包括哪些?3.国际习惯的概念和条件 4、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国际法主体的条件 5、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6、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基本原则7、各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侵犯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8侵略的定义第二章 国家一、填空题1、从国家的结构形式看,国际社会中存在着 和 这两种类型的国家。目前,公认的严格意义的永久中立国是 和 。2、国家必须具备 、 、 和 四个要素。其中 是区分国家和它的地方单位或成员的根本标志。3、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 权、 权、 权和

8、 权。4、 权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的内外事物而不受他国的 的权利。5、国际法上的承认,按承认的对象不同主要有对 的承认和对 的承认两种。6、国家承认发生在 、 、 和解体四种情况。7、从承认的表示方式看,对国家的承认既有 的承认,又有 的承认。8、国际法上的继承主要有 继承和 继承。9、一国的国际不当行为是指该国从事的违背国际义务的行为。这个行为由两个方面的要素构成:一是 ,二是 。10、行为国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承担的义务包括1 ,2、 ,3、 。二、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列哪一项不是国家基本要素( )A、主权B、平等权C、固定的领土D、政权组织2、对于国家的承认,一般发生在以下情

9、况( )A、合并、分离、割让、独立B、合并、添附、割让、独立C、合并、分离、解体、独立D、合并、分离、解体、割让3、外国对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是( )A、对新国家的承认B、对新政府的承认C、对新国家和新政府的同时承认D、对中国的承认4、国家管辖豁免主要是指不受他国的( )管辖。A、立法B、司法D、行政E、军事5、主张新国家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取决于既有国家的承认,这种学说称为( )A、宣告说B、构成说C、主体资格说D、国家承认说6、“有效统治原则”( )A、可被用来审查新政府的合法性B、可作为对新政府承认的条件D、常被用于领土扩张政策E、常被用于边界的划分7、A国对于外国人在B国领

10、域内侵犯A国及其公民利益的犯罪行为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是( )A、保护性管辖B、属地管辖C、属人管辖D、普遍管辖8、新中国政府对旧中国所负的债务采取的态度是( )A、按性质不同分别处理B、一概否定C、不继承国民党政府所负的债务D、不继承清政府所负的债务9、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国家行为( )A、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B、经授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的行为C、一国驻外记者的行为D、一国大使在非执行职务时的行为10、国际不当行为的客观要件是( )A、违反了国内立法B、违反了国际惯例C、违反了国际判例D、违反了国际义务三、多项选择题:1、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主权B、固定属民C、军队D、确

11、定的领土E、政府2、根据国际实践,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 )A、独立权B、平等权C、自决权D、管辖权E、发展权3、对新国家的承认一般发生在下列几种情况( )A、合并B、添附C、分离D、割让E、独立4、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永久中之国有( )A、瑞典B、瑞士C、爱尔兰D、奥地利E、老挝5、按照国家的结构形式,国家可分为( )A、单一国B、独立国C、复合国D、附属国E、永久中立国6、根据行使国家主权的状况,国家可分为A、主权国B、非主权国C、中立国D、独立国E、附属国7、下列学说中( )是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的A、一元论学说B、二元论学说C、不承认主义学说D、宣言说E、构成说8、一般认为( )不在国家继承之

12、列A、共同防御条约B、同盟条约C、边界条约D、友好条约E、道路交通管理条约9、国家继承所涉及的事项有( )A、条约B、领土C、国家债务D、国家领海10、政府承认一般发生的在政府非正常更迭的场合,这种场合通常是指( )A、王位继承B、按宪法而产生新政府C、政变D、社会革命E、全民公决11、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国际不法行为( )A、一国侵犯他国领土B、一国公民侵犯他国外交官人身安全,但受到应得的处罚C、一国违背其根据国际法承担的义务D、一国军用飞机未经允许进入他国领空E、一国警察在休假期间撞伤外国公民,并受到应得处罚12、排除国际行为的不当性的条件有( )A、同意B、对抗措施C、不可抗力和偶然事件D、危难和紧急状态E、自卫13、国家行为如果( ),则构成国家责任A、违反国际习惯B、违反国内法和国际法C、违反国内法,但不违反国际法D、不违反国内法,但违反国际法E、不违反国内法,也不违反国际法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