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鉴赏.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34626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古诗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鉴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古诗鉴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古诗鉴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古诗鉴赏.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见题型解析:形象类文章体悟意象 解析形象作为文学作品,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从形象方面而言,诗词中也有人物形象存在,这一点与其他文学作品是相同的;而诗词,特别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更多的是通过“意象”来表情达意。所以,诗词鉴赏,特别是在作高考诗词鉴赏题时,应注意以下内容:一、形象方面的内容古诗鉴赏中,“形象”包括以下内容:(一)意象。指附着有思想感情、文化意义的自然物象。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

2、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3、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

3、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4、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游子、漂泊。 天阴:压抑、愁

4、苦、寂寞。 天晴:欢愉、光明。5、器物类:玉:高洁、脱俗。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名望。6、颜色类:白:纯洁、无瑕、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和平。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命途多舛、对死者的怀念。7、时间类:破晓:初现希望时段。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人民的摧残。 深夜:愁思怀旧。8、场景类: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9、日月类:月亮:人生梦圆、

5、缺憾,思乡,思亲。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或人生。10、其他类: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英雄:追慕古人、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联系)。了解意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因为这些意象虽然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但它付托的思想感情,传承至今,一以贯之,已经具有了民族认同感,所以,解读它,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二)、诗词人物。诗词中直接描写的人物,如刘兰芝、采莲女等。(三)、诗词作者。诗词中抒情主

6、人公形象,即作者的形象,如将进酒一诗,完全可以通过一系列细节来分析、鉴赏李白的形象。二、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诗词中也要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来塑造形象,但它又不可能像小说、戏剧那样作具体细腻的长篇描写,由于篇幅所限,它只能通过描写肖像、语言、行为、心理方面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即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服一饰、一思一念,一颦一笑、一歌一舞”来刻画人物或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人物。即通过“一景一色、一物一象”来表现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3、把握背景:包括社会背景和作者生平、思想背景,了解人物言行的原因。通过对以上

7、三个方面的分析,应该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如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诗歌具体地表现出留恋美好事物、只顾游春、乐而忘返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开头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揭示“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然后通过“掬水”“弄花”“兴来”“惜芳菲”等细节,显出诗人临赏美景的悠长逸兴。艺术形象虚实结合,作者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花香衣香浑为一体,既写景又写人。尾联最有妙趣,正当诗人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这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远

8、方这美妙的音画更加吸引作者,可以想象,虽是夜晚,但为了欣赏美景,作者会去领略那美妙的音画。这样就更能表现抒情主人公赏“胜事”而忘返的性情。三、“形象”题答案组织思路:1、定性:即“是什么什么”形象。(“什么什么”是定性词,要准确概括形象的特征)2、分析:即结合诗词内容,抓住细节特征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具体分析诗词是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如江开的菩萨蛮。商妇怨:“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这首词塑造出一位多情、忧怨的商妇形象。首句写别离季节:“春时江上廉纤雨”,春天易动感情,加上离别,更有“廉纤雨”(廉纤

9、,是细微、纤微的意思)的淅淅沥沥,真是无限凄清、哀伤。“秋晚恰归来”句中“秋晚”二字,渲染萧飒的环境气氛,但没想到“看看船又开”,这就表露出女主人公在商人又将离去时的愁苦。下阕直抒胸臆“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倾诉守空房的孤独,“情少利心多”是对商人情薄的指责,“郎如年少何”感慨青春虚度。这样就使一位悲叹夜夜独守空房、年年青春虚度的商妇形象具有了哀婉、多情地站立在世人面前。四、鉴赏分析下列诗词中的形象: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赏析诗中诗人的形象。参考答案作者是一个独处竹林、可以自由自在地弹琴唱歌,但又有些孤独寂寞的隐士。贫女 (唐)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

10、,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简要分析诗中“贫女”的形象和寓意。参考答案形象:贫女是一位家境贫寒、风流自赏、操守高尚、女红精巧,待嫁之年、无人做媒、亲事茫然,只得年复一年、为别人做嫁衣的、内心痛苦的女子。寓意:流露出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抑郁惆怅之感。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捉银胡碌,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锦襜(chn)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银胡碌,银色的箭袋。金仆姑,箭

11、名。东家,东邻农家。分析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形象。参考答案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不为朝廷重用,无法施展抱负、收复中原的悲痛之情,并透露出对统治者的嘲讽和批判。形象:诗人是一个由穿着锦衣、骑着快马、冲入敌营活捉叛徒的豪迈勇士,受贬谪后,成为青春已逝、解甲归田、策论不被采纳、收复中原的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路英雄。早雁 (唐)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回纥统治者南侵,大肆掳掠。赏析诗中“早雁”的形象参考答案早雁实际是战乱之中、背井离乡、无法回归、只得在南方客居的北方人

12、民的形象。作者用象征、托物寓意的方法,表示了对北方人民四散他乡的苦难的同情。春怨 (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中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妇女形象?试作分析。参考答案诗中的妇女是一位非常想见自己戍守辽西的丈夫、黄鹂啼叫打破她的好梦,因此将一腔怨愤撒向黄鹂的闺中思妇。从她“打起黄莺”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他的心理。唐多令 (南宋)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简析词中诗人形象。参考答案诗人是一位年光过尽、青春暗逝、客居外乡、无法回归,因此思乡怀亲、孤

13、独痛苦的羁縻游子形象。作者借“离人心上秋”、雨打芭蕉、“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等景物和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出作者怀乡思亲之愁。了解了诗词人物形象与其他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相同之处,和它塑造人物形象的特殊性,明白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就会懂得体察细节、依诗绘形之妙。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

14、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

15、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