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答案五章-肾内科.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34615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答案五章-肾内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答案五章-肾内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答案五章-肾内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答案五章-肾内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答案五章-肾内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答案五章-肾内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三基考试习题及答案五章-肾内科.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肾内科一、填空题1、 CRF进行性恶化机制的学说有:_、_、_、_等。2、 任何破坏肾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泌尿系统病变,均可引起CRF。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依顺序为:_、_、_、_、_、_等。3、 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下降的临床综合征,包括_、_和_急性肾衰竭。4、 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六型:型_;型_;型_;型_;型_;型_。 5、 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光镜检查分两型:_;_。6、 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尿含菌量_为阳性;_为可疑,需复查;_多为污染。7、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_;_;_;_。其中_、_两项为诊断所必需。8、 根据肾病综合征患者对激素的

2、治疗反应,可将患者分为三类:_型:用药8周内肾病综合征缓解;_型:激素减少到一定程度即复发;_型:激素治疗无效。9、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_、_、_、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其常见病理类型有_、_、_、_。10、 原发性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三型:型:_ 型;型:_ 型;型:_ 型。近年来,根据患者血清ANCA又将本病分为五型:原型中约有30%患者ANCA阳性,归为_型;原型中有20%50%患者ANCA阴性,归为_型。11、中心静脉置管常用的方法为_及_。12、经皮肾活检的常用方法有_和_。13、目前已经公认,抗体沉积于肾小球主要由两大类体液免疫机制所致,即

3、_。14、经皮肾活检一般选择_。15、血气分析常选择_或_为穿刺点。16、肾性骨营养不良症依常见顺序排列为:_。17、肾活检的绝对禁忌证为_。18、肾小球高滤过学说指残余肾脏存在的_血流动力学状态。1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为5型,分别为_、_、_、_、_。二、名词解释1、 ANCA2、 肾小球滤过膜3、肾小球滤过率4、肾单位5、Fanconi综合征6、肾小管性酸中毒7、真性细菌尿8、无症状细菌尿9、肾病综合征10、隐匿性肾小球肾炎11、急性肾炎综合征三、判断题1、 慢性肾衰竭合并肾性贫血的患者除了积极输血外,没有什么有效措施可纠正贫血。( )2、 当慢性肾衰竭的患者GFR降至10 ml/min

4、时,其肾功能已达尿毒症期,需要肾替代治疗。( )3、 尿毒症合并高磷血症时,应将磷的摄入控制在600900 mg/d,同时选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口服。( )4、 所有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患者均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钾血症。( )5、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男女发病率之比为91。( )6、 狼疮性肾炎随着病程进展出现大量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晚期发生尿毒症,是SLE的常见死因。( )7、 糖尿病肾病是指与糖尿病代谢异常有关的肾动脉硬化症,为糖尿病全身性中等血管并发症之一。( )8、 有临床症状的尿路感染以绝经期后的老年妇女为最多见。( )9、 急性

5、肾盂肾炎患者尚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时,应先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10、 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70%以上是大肠杆菌。( )11、 ACEI和ARB具有不依赖降低全身血压的减少尿蛋白作用。( )12、 应用血浆或白蛋白静脉输注可以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中水分重吸收而利尿,因而应频繁大量输注以增加疗效。( )1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大多有蛋白尿,因此日常饮食中必须尽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使血肌酐值升高,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均应禁用。( )15、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血

6、清补体C3和总补体表现为进行性下降,长期不恢复。( )16、内生肌酐清除率常用于临床,作为判断肾小管滤过功能、指导治疗的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17、Ang可以使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但对入球小动脉的收缩作用强于出球小动脉。( )18、尿NAG是检测肾小管功能的指标。( )19、一次性尿渗量检测可用于鉴别肾前性少尿与急性肾小管坏死导致的少尿。( )20、血BUN作为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比Cr可靠。( )21、肾脏可分泌一些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甲状旁腺激素。( )四、单项选择题1、 以下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非透析治疗,错误的是:( ) A、有代谢性酸中

7、毒时,常常合并呼吸性碱中毒,因此均不需补碱 B、明显贫血时应用EPO C、有铁缺乏时,应在用EPO时补充铁剂 D、蛋白质摄入量0.30.6 g/kg,以优质蛋白为主 E、开同46片,每日3次2、 以下是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的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 A、罗钙全口服 B、甲状旁腺瘤体局部注射无水乙醇 C、甲状旁腺全切加异体前臂移植术 D、必要时罗钙全冲击治疗 E、监测血PTH3、 在ARF的鉴别诊断中,出现以下情况支持肾前性ARF,哪一条除外:( ) A、发病前摄入过少,液体丢失 B、休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C、高血压,尿量较多 D、补液后血压升至正常,尿量增加 E、皮肤黏膜干燥,体位性低血压4

8、、 下列选项中,不能提示肾后性ARF的可能的是:( ) A、突然无尿、腰痛、血尿 B、无尿与多尿交替出现 C、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尿路梗阻 D、有前列腺肥大史 E、有盆腔肿瘤史5、 下列关于急性肾小管坏死病因和病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种原因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灌注不足,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B、肾缺血可导致肾前性急性肾衰竭,不会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C、血红蛋白可作为一种内源性毒素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D、常见的外源性毒素有抗菌药物、造影剂 E、肾毒素引起者,病变主要在近曲小管;肾缺血所致者,小管髓袢升段和远端小管的病变最为明显6、 以下不符合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型)的一项是:( )

9、 A、低钾血症 B、代谢性酸中毒 C、高氯血症 D、尿中可滴定酸及铵离子(NH+4)增加 E、钙磷代谢障碍7、 以下是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 A、糖皮质激素具有许多副作用,因此病情好转的患者应尽快将激素减量 B、急性暴发性的危重病例,可采用激素冲击疗法 C、如大剂量激素未见效,应尽早加用细胞毒药物 D、血浆置换疗法可用于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的活动期 E、抗凝治疗可选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8、 狼疮性肾炎的患者如肾功能突然恶化,应考虑:( ) A、病理转型 B、病变活动 C、急性肾小管坏死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以上情况均应考虑9、 以下是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10、( ) A、对早期DN和临床DN,应尽可能将血糖控制接近正常 B、对已有大量尿蛋白、水肿和肾功能不全者,应对蛋白质摄入采取限量保质的原则 C、对于已有肾功能不全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并经常监测血糖 D、口服降糖药首选糖适平,可用于DN临床期和肾功能不全者 E、水肿严重者,应限盐10、 以下关于尿路感染治疗原则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 ) A、急性膀胱炎口服抗菌药物的疗程为14天 B、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用药后如显示有效,就不必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换药 C、急性膀胱炎为下尿路感染,因此口服抗菌药物3天即可判定治愈与否 D、重症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未获得药物敏感试验时切不可用药,以免诱导耐药 E、急性肾盂

11、肾炎为上尿路感染,必须静脉应用抗菌药物11、 以下是关于尿路感染时实验室检查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尿沉渣内白细胞多显著增加,常有脓尿 B、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的诊断 C、急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可有血白细胞升高并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D、尿沉渣中不会出现红细胞 E、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12、 以下哪一条符合肾病综合征一般治疗的原则:( ) A、给予很少量的优质蛋白饮食 B、多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 C、应卧床休息,但也应保持适度的床上及床旁活动 D、水肿时应严格限盐,最好不吃盐 E、因尿中丢失大量蛋白,应进高蛋白饮食,同时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13、 中老年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时,需要考虑

12、的继发性病因是:( ) A、糖尿病肾病 B、肾淀粉样变性 C、骨髓瘤性肾病 D、淋巴瘤或实体肿瘤性肾病 E、以上疾病均应考虑14、 对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除外:( ) A、避免肾损害因素,保护肾功能 B、每36个月检查一次,监测尿沉渣、肾功能、血压 C、与血尿、蛋白尿发作密切相关的慢性扁桃体炎,可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 D、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本身就不是疾病,因此不需任何治疗 E、中医药辨证施治15、 下列关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学检查正确的一项是:( ) A、型患者多出现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阳性 B、型患者的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常常阳性 C、冷球蛋白阳性应考虑为型 D、型患者的血清补体C3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