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爱更具理性.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341801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我们的爱更具理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我们的爱更具理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我们的爱更具理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我们的爱更具理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我们的爱更具理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我们的爱更具理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现代家庭与家庭教育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那么,怎么样才能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我们教师身上担负的责任非常重要。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总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何抓紧他们的学习?结果碰到形形色色的学生以及形形色色的父母,发现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教育结果也不相同。我认为家庭教育的侧重点是父母教育。父母素质不高,怎能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又怎能培养出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下一代呢?从这些意义上讲,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应是父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应是父母教育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通过父母教育,提高父母素质,将为提高下一代素质打下坚实基

2、础;通过父母教育,提高父母素质,可以为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奠定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创建一个合适的社会氛围;通过父母教育,提高父母的素质,可以减少甚至根治问题孩子的发生率。研究表明,父母不正确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是产生问题孩子的主要原因。我通过对班级中的一位叫朱某的学生情况分析,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谈学生的存在问题。从他的个案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存在问题的产生多少留下了一定的家庭教育不当的痕迹。班中有一位学生朱某,男,9岁,独生子女,身体健康;但有轻微的多动症。性格敏感,不善交往,好自言自语,与集体生活不能协调;智力水平中上,但学习成绩较差。父母文化水平一般,父亲在外高桥电厂工作,早

3、出晚归,妈妈在商场工作,也是很晚回家。因此虽然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但是朱某自幼以来基本上由奶奶照料。由于幼儿园时期受到溺爱和放纵,尤其是奶奶的无原则的宠爱,让孩子非常任性。而父亲脾气暴躁,父子交流较少,遇到问题后,一顿暴打解决事情。朱某最主要的问题是好动,与同学和老师难以相处,经常发生冲突,而学习上问题多多,上课不听讲,作业甚至测验时都懒得动笔写。记得刚进我校时,他兴奋得整天撅起小嘴亲吻同学,同学们被他的举动吓得哇哇大叫,四处奔逃,请他留下谈心时,他对我办公室里的东西东摸西碰,一点儿也不畏惧,这些怪异的举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相处中,他非常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之后也经常为了一些琐碎的小

4、事与同学争执,同学反映很难与其沟通。从初次接触朱某,到不断与他家人交流,我对朱某的成长轨迹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朱某原本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了欢乐,全家对朱某宠爱有加。朱某上幼儿园后,父母亲努力工作,希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经济基础,教育孩子的任务都由老人承担,可老人只会疼爱而少管教,而孩子自觉性较差,父母使用棍棒教育,而老人护着,结果父亲在家时孩子显得特别安静乖巧。进入小学,朱某学习不努力,家长要么睁一只眼,要么就是在父亲的打骂中愈演愈烈,朱某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对立情绪也越来越强烈。从他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不愿看着一个孩子被错误的家庭教育中毁

5、去,经常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和接孩子等时机与他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沟通联系,询问指导,帮助他们渐渐认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不利影响,逐渐改正不良的教育方式。记得在与他的父母多次交谈中,我与他们谈到了他们家的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内心世界:1、 从家庭结构来看,你们家应该是一个舒适的家,但称不上是一个健全的家庭,孩子不缺乏爱,但那是一种无原则的爱;除了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家庭成员从未去关心孩子精神上的需求。2、 孩子作为家庭的关爱中心,上学后由于成绩欠佳失去了中心的地位,家长未能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3、 孩子在幼年时期有些不当行为可以通过不断的教育、疏导得以矫治。然而,作为家长,此时没有检讨自身的教

6、育方法,一味地怨天尤人,打骂孩子,产生了最坏的结果。4、 以物质的满足来弥补打孩子后所产生的内疚心理,同时又因孩子的在校表现不佳而无法停止打骂的方法,甚至打骂更加变本加厉,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了扭曲。从溺爱到打骂,对一个心智还不成熟,分辨能力还不强的孩子来说,心理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朱某失当的家庭教育,才会加重了孩子敌对学校、老师、同学的心理。为使对朱某的心理辅导更具实效,我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措施:1、说服家长正视孩子存在问题,配合学校老师做好行为矫治。2、加强家庭教育方法指导,促使家长对过去的教育方法作反思。3、引导家长学一些较浅显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尝试正确应对。4、对朱某进行心理辅导,教会她调控过激情绪,自我更新,培植克服和排除精神脆弱的种种品质。5、自己和各个任课老师与班干部多方面关心他,舒缓紧张关系。通过各方面努力,虽然朱某有时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发生的频率有所降低,激烈的程度有所缓解。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用自己的心去体察孩子们的感觉,搜索孩子们的需求,用具体、细微的行动去摩抚孩子们受到创伤的心灵;同时我们也要用心去向家长们反馈孩子们的需要,指导我们的家长真正做好家庭教育。 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全身心地去爱孩子,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然后真心实意地去帮助他们让我们的爱更具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