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341675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作者: 齐晶莹 发表日期:2011-04-11 09:42:48 阅读次数:474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及其改进策略研究开题论证报告齐晶莹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时代的发展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身处高科技的商业信息时代,不会说英语有可能让你寸步难行,若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以拉近与人沟通的距离,成为通行四处的有力武器。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涌入中国,全民学英语更是变得尤为重要。2、初中英语课堂学习英语的主渠道在我国,多数孩子是在小学,甚至是更早的时候便开始接触英语、学

2、习英语。但他们系统学习英语单词、句型、语法的阶段却是初中。可以说,初中英语课堂学习是小学英语到高中英语的过渡阶段,是今后各种英语学习的基础、积累阶段。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状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我们已经看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英语课程任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突破。但当我们深入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仍可发现教师还是缺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科学指导,导致了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投入度低,学生学习认知过程与结果脱离断裂,有合作无学习等诸多问题。因此,探讨初中英语有效教学问题,就显得迫切与必要了。二、课题研究的

3、可行性1、主观条件:本人先后参与了宋秋前老师主持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理念与实施策略”及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参与编写图书现代班级教育与管理(2008年2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和现代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方法(2009年9月天津出版社出版),并在国家教育核心期刊教育探索等期刊发表论文。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林珂珂、陶武斌、钱飞、王优飞是区骨干教师,刻苦钻研精神较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2、客观条件:我课题组能立项与众多老师、专家、领导朋友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今

4、天论证会的召开,还离不开孙校长、胡水儿老师给予的支持,他们给了我们课题组一个极好的机会和平台。三、课题的概念界定1、有效教学崔允漷教授认为“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宋秋前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施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2、英语有效教学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是以“学”为中心,教师通过英语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英语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

5、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1、文献分析自20世纪上半叶,国外许多学者都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为理论基础对有效教学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截至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已经出版、发表了10000多项从有效教师角度研究有效教学的文献,它们给出有效教师具有什么特征和品质、应该有什么特征或品质的大量信息。【1】根据对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发现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与变化大体可以分为好教师的品质研究、好教学的特点研究和有效教学的综合研究三个阶段。从国外

6、有效教学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寻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建构“教学模式”的有效教学和走向“教学设计”的有效教学三个阶段。【2】国内的有效教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以20世纪90年代末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渐展开为背景,有效教学研究遂进入我国教学研究的视野。这一时期的有效教学研究主要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发展至今,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已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3】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对有效教学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对有效教学的定义、影响因素、标准、特征、有效教师等方面的

7、研究。2、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课题的价值):前人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不仅帮助我们明晰了有效教学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理论,还探索出了对教学实践改革具有指导意义的有效教学策略。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与我国的教学改革实践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加以完善。首先,缺乏本土化研究。我国有效教学研究同国外相比起步晚、发展慢、成果少,许多研究成果只是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简单移译,缺乏结合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其次,研究视角重“教”轻“学”。研究者多是从教师角度出发,倾向于研究教师“教”的有效性,并将教学有效性等同于教师的有效性。相对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发展的研究不多,忽

8、视了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第三,研究方法重思辨,轻实证。有学者对我国近十年关于有效教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发现思辨性研究文章占总数的87%,而实证性研究文章只占13%。【1】说明我国有效教学研究侧重于对有效教学理论的抽象概括和宏观建构的思辨性研究,而深入课堂教学现场的实证研究较少,理论的指导性大于实践的可操作性。此外,对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课题将通过分析和研究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效、低效问题,提出改进初中课堂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为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五、课题研究的对象、目标、内容、方法(一)课题研究对象:定海二中教育集团学生为

9、研究对象(二)研究目标1、总体目标:我们将站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沿,以现代教学论为指导,以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现状为突破口,尝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探索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以期改变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现象。同时给其他老师以借鉴。2、教师目标:通过研究增强教师的有效教学意识,帮助教师明确有效教学的目标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学生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学习投入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

10、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三)课题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有效知识量测试(四)研究内容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分析(1)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有效性调查根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内涵,以现代教学观、知识观为指导,我们将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知识量、课堂问题解决度、作业有效性、学生课堂学习实用时间与学习投入度、学习内容难易度、反馈矫正有效性、学习自主积极性、教师个别化指导等九个项目,对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及不同基础类型学生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调查。(2)初中生英语课堂学习实用时间观察分析我们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编制了初中生课堂学习实用时间观察记录表。观察方法为:观察

11、班级中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学生各两名。每两分钟扫视做一次记录,在扫视过程中,如果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则在相应的空格记录为空;如果学生表现出非学习行为,则记录下非学习行为的时间。(3)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测试研究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知识量测试研究的设计是随机在各年级中选取一个班作为测试对象。测试在下课前进行,测试的内容初步定为3-5道有关本节课学习内容的题目。为确保测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下课前将试卷统一交给老师,由任课教师批阅。2、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缺失问题,我们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为基本准绳,以英语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借

12、助课例研究,从英语教学过程入手来探索改进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相应策略。(1)坚持以生为本,确立有效教学理念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教师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与家长的巨大压力,以至于许多教师仍沿袭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教学,把上课作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把学生看作被灌输知识的对象,用传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知识,用讲解教学让学生理解知识,用教学示范让学生模仿知识,把教学作为应对中考的训练过程。为此,我们将教师集体学习新课程改革及有效教学理念,增强教师的有效教学意识,树立起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教师明确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提高教师“教”的有效性,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让学

13、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发展。(2)加强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结构的有效手段是加强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设计是制定教学活动的过程。我们通过预观察发现许多教师将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对内容的深化理解上,忽视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需要和知识基础,导致学生课堂有效知识量少,问题解决度低。因此,我们将从优化教学纵、横结构;促进课堂有效动态生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三个方面来尝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3)及时反馈矫正,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果的统一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不可只告诉学生“是什么”,还要教给学生“为什

14、么”,帮助学生获得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教学结果。在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没有及时有效地得到教师的反馈,造成只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导致学习效果低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馈矫正的过程。学习的有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矫正的有效程度。为此,我们认真探索反馈矫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将通过课前及时收集信息,课中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课中提问获取反馈信息,课后借助练习有效反馈四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教学反馈,促进学生认知过程与认知结果的统一。(4)实施差异教学,提高个体学习有效性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能力强弱不一,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为改善这种低效教学现象

15、,我们借鉴异步分层教学方法从分层设标,分层施教,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和作业四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差异性学习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使全体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发展,减轻课堂教学中两级分化现象,使优生、中上生数量上升,差生人数下降。(5)加强学习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期以来,中学生已经习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既定知识,特别是在中考的影响下,教师几乎把考试可能涉及到的所有问题都讲到、练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间少,自我消化的时间则更少,学习缺乏自主性。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因此,我们会加强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单词和课文,课堂怎么样记

16、笔记,怎样练习听力和口语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帮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6)开展课例研究,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与自己、与他人更深层的交流。课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相互评论、反馈教学的平台,有了将他人和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进行比较的机会,在不断地反思中找出存在的差距,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的实践智慧。六、进度安排第一期时间具体安排研究内容形式主要负责人2010年1112月准备阶段2010年11月搜集有效教学、英语有效教学、初中英语等相关图书和文献资料。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