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336477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3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南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南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南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南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公害南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31.1项目摘要3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1.3编制依据和原则41.3.1编制依据41.3.2编制原则51.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51.4.1建设规模51.4.2产品方案5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和可行性72.1项目建设背景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2.1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深加工产品72.2.2有利于适应市场发展82.2.3有利于提高蔬菜产业效益8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93.1项目区概况93.1.1项目选址93.1.2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93.1.3自然条件93.2、项目建设基本现有条件103.2.1社会经济条件103.

2、3 项目建设有利条件133.3.1政策环境133.3.2技术优势143.3.3资源优势143.3.4市场广阔143.4技术依托情况15第四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64.1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164.2营销策略、模式174.3市场需求与预测17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195.1指导思想195.2建设原则195.3技术方案205.3.1项目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205.3.2主要技术工艺流程与技术参数205.4技术参数23第六章 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256.1项目建设规模256.2项目建设内容256.2.1建安工程256.2.2田间工程256.2.3农用设备256.2.3育苗及生产25第七章 投资估算

3、和资金筹措277.1投资估算277.2运行费用287.3资金筹措28第八章 项目财务评价与风险分析308.1评价依据308.2财务评价308.2.1其它费用,包括其他种植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318.2.2评价依据及指标计算318.2.3财务评价318.2社会效益评价328.3生态效益评价33第九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展安排349.1项目建设期限349.2实施进度安排34第十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3510.1组织措施3510.1.1成立项目建设法人组织3510.1.2加强部门联系3510.1.3劳动组织3510.2管理措施3610.2.1强化技术服务3610.2.2搞好项目管理36第十一章

4、项目结论与建议3811.1结论3811.2建议39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摘要1.1.1项目名称:信阳市平桥区无公害南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1.1.2项目申报单位:平桥区龙井乡翔云土地专业合作社1.1.3项目实施单位:平桥区龙井乡翔云土地专业合作社1.1.4项目实施地点:平桥区洋河镇小洋河村1.1.5项目负责人:屈 莉1.1.6项目主管部门:1.1.7项目总投资:420万元1.1.8建设期限:1年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平桥区龙井乡翔云土地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7月年,主要从事土地流转、种植、养殖。法人代表:屈莉,社长,现年 30岁,负责合作社日常管理和运营。合作社现有管理人员15 名,其

5、中具有种植专业技术人员5人,有常期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工人10名,在名特优经济作物种植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是合作社主要的业务增长模式。平桥区龙井乡翔云土地专业合作社现有流转土地面积2000亩。平桥区龙井乡翔云土地专业合作社拟开展的无公害南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将填补了信阳无公害加工南瓜种植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的空白。合作社以建设实行“合作社基地公司”的运营模式,以绿色家园为宗旨,实施无公害种植发展模式,产品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进行种植管理,立志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的无公害产品。为顾客、员工、社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是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和使命,为了

6、保障社员权益,降低投资风险和实现合作社永续发展的目标,合作社采取“稳健经营、滚动发展”的经营策略。1.3编制依据和原则1.3.1编制依据本项目属经济作物种植项目,结合国家和省、市经济(蔬菜加工)作物种植发展的有关规划、规范和相关政策、法规为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信阳市平桥区农业现代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信阳市平桥区2011-2015年沿淮蔬菜产业带发展规划1.3.2编制原则1、突出区位优势,有所创新;坚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农业,高起点的原则;2、引种优良,管理科学;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坚持无公害、高品质的原则;3、依靠科技

7、,注重效益的原则;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种植适销对路产品的原则;5、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建设项目合理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环境污染。1.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4.1建设规模标准化种植无公害南瓜2000亩。购进优质南瓜种子500公斤;新建办公、管理房300平方米,晒场800平方米,仓库200平方米;旋耕机4台套,拖拉机3台套,农用运输车2台;机耕路5000米,新建机井30口,土壤改良2000亩。1.4.2产品方案合作社流转土地,通过改良土壤,整修路、渠,修建机井等农田基本建设;通过深耕深松土壤,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完善测配体系,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地力等级,开展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生产

8、;合作社与南瓜深加工公司签订销售协议,产品销售给南瓜深加工公司,最终提高合作社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背景蔬菜是我区传统产业,淮河沿岸的农民素有种植南瓜习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蔬菜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当前,省、市、区把发展蔬菜生产,发展精品作为提升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来抓,它是一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市场均衡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充分挖掘我区蔬菜生产潜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

9、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真正把蔬菜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把平桥建成信阳城市居民的大菜园,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合作社实际,特制定此报告。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深加工产品项目建设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深加工产品,对调整经济作物种植结构,促进蔬菜产业发展,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2有利于适应市场发展项目建设不仅扩大名特优蔬菜产生产能力,适应市场发展,而且有利于改良蔬菜种植结构,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大力发展无公害名特优蔬菜产品种植具有推动作用。2.2.3有利于提高蔬菜产业效益项目建设既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又可调动农民发

10、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蔬菜产业,可使300户农民提前走上共同致富道路,2000户发展高效蔬菜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蔬菜产业效益,振兴农村经济具有现实意义。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项目选址项目地点确定在平桥区洋河镇小洋河村,项目点处于京珠高速旁,有耕地面积3400亩,1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100人。项目区紧邻沪陕高速、京珠高速、107国道、京广铁路和省道信正路,项目区内城乡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区远离企业、厂矿等污染区,空气洁净,环境优良,可依靠地形优势形成自排自灌,有效节约动力和其他费用。3.1.2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信阳市平桥区位于

11、河南省南部,豫鄂交界的大别山腹地,淮河之滨,北与驻马店市相邻,西与南阳市交界。全区总面积1884平方公里,辖9个乡、5个镇、3个办事处、5个管理区,含238个行政村和49个居委会。全区总人口81万,其中农业人口63万。耕地面积123万亩。3.1.3自然条件3.1.3.1气候特征平桥区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这里气温温暖,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四季分明,适宜多种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动植物生长繁衍。多年平均降雨量1109mm,平均气温16.1C,全年无霜期221天,多年平均月照时间2180小时,日照率49.1%。3.1.3.2蔬菜产业现状全区蔬菜生产总

12、面积发展到21万亩。其中,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7.5万亩,蔬菜总产量4亿公斤,总产值5亿元。日光温室、大棚、地膜覆盖和营养钵育苗等一批新技术得到应用。全区日光温室已经发展20座,塑料大棚5000个,各种中小拱棚发展到6.8万个,杀虫灯等生物技术应用2万亩次,营养钵育苗推广应用10万亩次,遮阳网应用面积达20万平方米。甘岸蔬菜批发市场已具雏形,“淮河翠”牌蔬菜已于2003年成功注册,甘岸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明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同年得到认证,并且由省农业厅颁发了牌匾和证书;平昌关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产地认证工作和甘岸镇无公害蔬菜基地产品认证工作已经完成,以甘岸、平昌、明港、洋河、肖店、五里镇

13、办事处等6个乡镇为主,建成了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生产融入市场,发展速度加快。3.2、项目建设基本现有条件3.2.1社会经济条件平桥区是一个农业大区,蔬菜大区。2006年以来,被省定为“河南省蔬菜重点县区”,2008年被信阳市政府确定为城市蔬菜供应主要生产地。2010年,平桥区GDP达147.8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98元。3.2.2自然气候条件3.2.1.1 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其显著特点是:夏季湿热,冬季干寒,春秋凉爽,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降水量1109mm左右,降

14、水适中,有利于多种作物生长。但降水年际、月际变幅较大,时空分布不均,丰水年(p=20%)降水量1196毫米,总量26.31亿立方米;平水年(p=50%)降水量1019.1毫米,总量22.66亿立方米;偏旱年(p=75%)降水量762毫米,总量16.92亿立方米;特旱年(p=95%)降水量538毫米,总量11.94亿立方米;全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1.1亿立方米,特旱年份径流量2.89亿立方米,偏旱年份6.22亿立方米,平水年份11.1亿立方米;丰水年份15.9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气温15.1,多年平均风速1.9米/秒;多年平均无霜期224天,相对湿度74%。3.2.1.2 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位于河南省南部,本区地表岩石性属第四导松散或半胶结沉积物覆盖,表面覆盖层厚30-50米。平桥区属大别山、桐柏山向东北部平原过渡区,淮河穿境而过,将全区划分为平原和丘陵、垄岗两大区域。项目实施地点位于平桥区中部,淮河南岸,为平原垄岗区,地势较为平坦,排灌有一定基础,适于蔬菜生产。3.2.1.3 土壤及养分项目区土壤质地主要以水稻土、黄褐土、潮土三大类,以水稻土为主,母质为第四季下蜀黄土,其中水稻土土壤结构大致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耕层,厚度大约20厘米;第二层为犁底层,厚度约10厘米左右;第三层为淹育层,厚度约为25厘米以上;第四层为母质层。土壤有机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