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335788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3年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3年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3年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致辞.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同志们: 为使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和措施早落实,确保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在2023年的根底上再上新的台阶,市农业局研究并报经市政府张平副市长同意,决定在国庆节前召开这次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对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市农业局已将安排意见以文件发给了各县(区),提出了目标、任务和措施,请全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午,各县(区)农业局和市农业局机关相关科室、相关单位,就做好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

2、作,讲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就落实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措施、确保目标实现和当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目标,狠抓落实,推进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再上新台阶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抓好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国家权威部门和专家认为,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仅仅是初步小康型下限标准。2023年,我市人均占有粮食仅304公斤,低于小康型下限标准96公斤。据市粮食部门统计,我市每年调进粮食在5万吨左右,这与农业市及不相称。因此,对农业部门来讲,抓粮食生产的思想始终不能松,措施始终不能减。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

3、是确保粮食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抓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规模逐年扩大,质量逐年提高,产量逐年增加,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粮食平安,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大力开展核桃、甘蔗、茶叶、烤烟、香蕉、蚕桑、木薯等特色产业,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大春粮食播种面积拓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增加大春粮食播种面积的难度越来越大。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确保粮食平安,可挖的潜力只有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提高农作物间套种,最大的空间和潜力在于抓好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我市秋冬季可利用的农业资源丰富,温光水

4、资源充分,还有大量的冬闲田地没有开发利用,开展冬季农业的潜力还很大,全市仍有80万亩左右可开发利用。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抓好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性,把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作为秋末冬初农业部门的重要任务来抓,切实落实措施,抓出成效,确保我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二)要明确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目标和任务 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总的要坚持市场导向原那么,突出订单农业开发重点,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依靠科技,调优结构,全面提升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1.总体思路。逐步压缩传统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优质小麦、饲料大麦种植面积,着力提

5、升油菜科技水平,加快开展冬马铃薯、冬玉米、特色冬早反季果蔬菜、冬大豆、冬亚麻和冬水田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业,大力开展冬季饲草饲料、冬绿肥,积极探索推广小春和冬季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栽培技术。力争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在2023年的根底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2.主要方案目标:2023年,全市小春作物播种面积方案160万亩,比2023年增加8.94万亩,增长6.1%。其中:小春粮豆播种面积方案125万亩,比上年增加5.58万亩,力争实现小春粮豆总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加0.81万吨。全市冬季农业开发面积方案90万亩,比上年增加6.6万亩;冬季农业开发总产值达5亿元,比上年增加0.58亿元。力争小

6、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0元。各县(区)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和产业开展根底,按照突出特色调结构,发挥优势抓产业的要求,突出各自的重点,发挥各自的优势,选择重点产业,集中资金、技术力量,抓好重点优势产业开展。 (三)要切实落实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措施 确保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完成,要着力落实8项措施: 1.要抓紧做好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各县(区)在交流发言中,提出了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思路、目标和措施,对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已有很好的设想。要结合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规划,落实措施。总的要求是市农业局下达的目标和任务,产

7、业布局上可结合实际进行调整,但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方案任务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县(区)对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要尽早安排部署,尽早下达方案,尽早落实措施,努力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方案目标和任务。 2.要坚持突出特色调结构,发挥优势抓产业。近几年来,各县(区)都结合各自的气候资源特点,在特色产业开发上探索出了许多新的路子,总结出了许多好的经验。优质小在全市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2页 麦和饲料大麦的开发,XX县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和临翔区,种植已到达全省较好水平,其它县也在加快开展。各县(区)要按照逐步压缩常规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优质小麦、饲料大麦种植面积的思

8、路,进一步加大良种推广特别是广适性、优质、抗病性较好的优质小麦推广力度,加快优质小麦、饲料大麦向适宜区扩展;临翔区油菜种植已到达全省较好水平,平均单产已达22023公斤,好的已达250公斤,其它各县也广泛种植油菜,但种植水平较低,单产普遍达不到20230公斤。较适宜的县(区)要加大良种和科技推广力度,积极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技术,加快推广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性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努力扩大油料基地建设规模;临翔、XX县区、镇康、永德等,冬玉米开发势头较好,但面积仍较小。由于冬玉米价格比大春玉米价格高,在目前粮价上涨的情况下,农民的积极性较高。同时,冬玉米根本上都是条塘点播,有的是育苗移栽,全地膜覆

9、盖,种植的科技水平较高,加大冬玉米推广,可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加大冬玉米种植推广力度,在2023年冬季农业开发中,要力求取得新的突破;8县(区)都要高度重视抓冬马铃薯、冬早果蔬菜的种植和开发,尤其是双江县、临翔区、XX县区、XX县区、耿马县,规模化水平逐年提高,其它县也在逐年开展。冬马铃薯只适宜于南方热带区域种植,xx是XX省种植冬马铃薯较具优势的地区之一,全省种植面积已达300多万亩,而我市还不到2023万亩,这与优势的资源极不相称。各县(区)要认真研究,加大种植力度,力求2023年冬季农业开发中取得新的突破。同时,对冬亚麻、冬大豆、冬闲田种草、优质绿肥(青饲料)和冬水

10、田养殖等,也要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扩大种植面积。特别是冬亚麻和冬水田养殖,开展的步伐和效果仍不明显。耿马县、沧源县要围绕耿马麻业原料需求,认真研究冬亚麻的种植,力求完成1万亩的目标任务,临翔区、双江县、XX县区对亚麻的种植已作了探索,去年临翔区种植效果还较好,要因地制宜地抓好推广工作。各县(区)和水产部门要认真研究冬水田养殖问题,找准突破点,在双江、镇康等条件较好的县,抓好示范,努力扩大养殖面积;凤庆、永德等县,对红花等生物药材种植也作了很好的探索,要认真总结经验,适宜种植且能带动农民增收的,要加快推广。在xx这块土地上,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充分的温、光、水资源,冬季让大量的田块闲置,势必十分可惜

11、。希望各县(区)认真研究,切实把资源用好,切实作好冬季农业开发这篇大文章。 3.要着力于抓示范、促进推广,加快提升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水平。市农业局下发的2023年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工作安排意见中,提出要着力办好“1万亩优质小麦示范样板、1万亩啤饲大麦示范样板、1万亩冬玉米示范样板、1万亩脱毒马铃薯订单示范样板、1万亩冬早蔬菜示范样板、1万亩亚麻示范样板、1万亩优质油菜示范样板、1万亩优质绿肥及冬季饲草示范样板8块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示范样板。各县(区)要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农作物高产创立活动的有关要求,按照“市级万亩、县级千亩、乡(镇)级百亩示范样板的思路,结合小春生产和冬季

12、农业开发重点,切实组织办好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科技示范样板,力求做到重点产业都有示范样板。沧源县要结合旅游产业的开展,在勐来大峡谷选择优势区域,开展油菜育苗移栽千亩样板示范,以带动沧源油菜产业的提升,以油菜产业的开展带动旅游业开展。双江、永德等县,在发言中对提升油菜产业也提出了很好的设想,也可开展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示范。要力求通过样板的带动,提高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4.要强化科技、加强培训,狠抓关键性技术措施的落实。在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中,市、县(区)农业部门要派出技术力量,深入乡村、深入田间地头,采取召开科技培训会、现场会、田间技术指导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

13、导,组织抓好以节令为前提、良种为中心、标准化栽培为保证的科技措施落实,切实把任务落实到村、到户,技术指导到田块,责任分解到个人。要着力推进品种品质结构的优化,选择主要农作物的主推品种,着力抓好、抓出规模,抓出成效;要切实组织抓好各种农作物的适时播种、中耕管理、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积极开展轮作、间作、套作,减少病虫灾害,提高复种指数,确保增产增收;要积极组织农机下田作业效劳。在目前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市、县(区)农业(农机)部门,要更加重视组织发挥好农业机械作业质量好、效率高的作用,积极组织农机开展农业生产资料运输、下田作业、中耕管理等效劳,不断扩大

14、农机下田作业面积,为确保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任务的完成提供优质、高效效劳;要重视加强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试验研究工作。市、县(区)农业部门特别是农技推广部门,要积极与省内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等科研及示范工程,努力提高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后劲。 5.要着力抓订单,促增收。全市农业部门要把开展订单农业作为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切实加强与省内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联系,采取邀请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销商参与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现场会等形式,广泛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经销商洽谈,签订农产品订单,努力扩大订单农业面积。市农业局

15、机关相关科室、局属相关单位和各县(区)农业局主要领导,要重视研究市场供求、产销特点及价格形成机制,随时注重市场走势分析,积极“跑市场,抓订单;要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数字乡村网和“农信通等作用,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等效劳;要围绕龙头企业和经销商产品原料需求,组织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原料基地。全市要在加工型冬马铃薯、冬早果蔬菜、优质油菜、冬玉米、冬亚麻等订单农业开发上取得新的突破。各县(区)要结合订单农业,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增强中介效劳机构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使之成为连接企业、市场和农户的桥梁。通过龙头企业创品牌,提高我市冬季农

16、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努力提高冬季农业开发的产业化水平,提高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6.要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冬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平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县(区)要结合实际,采取企业与农民联动、样板示范的措施,加快推进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要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用种、用肥、用药的监管,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平安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工作,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快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7.要切实抓好种子、农资等调供措施落实,确保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农用物资的保障供给。各县(区)农业部门,要把保证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作为小春生产和冬季农业开发的重要措施来抓,层层建立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市、县(区)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