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物理知识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232748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物理知识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物理知识点必修三物理知识点大全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 “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 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必修三物理知识点,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电路的组成: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 径。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 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 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 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1、定义:(1)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 开路:断开的电路;(

2、3) 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1、导体(1)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1)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六、电流的形成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 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七. 电流的方向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在电源外

3、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九、电流的大小:I=Q/t十、电流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A)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 电流表;(2) 量程;(3) 读数方法(4)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十一、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1=口+12 ;(2)并联电路:1=口+12方法提示: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1) 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2) 两确认:确认所选量程。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二要让电流从 +接线柱流 入,从-接线柱

4、流出;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 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 求的电流。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 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 (即向着一个 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除此 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在竖直上 抛运动中,物体上升时,速度方向 (向上)与位移方向(向上

5、)相同,下落 过程中在落回抛出点前速度方向(向下)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反,若过抛 出点后还可以继续下落,则此后速度方向 (向下)又与位移方向(向下)相 同。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大都不同。因为速度方向为 轨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位移)方向多数成不为零的 角。位移方向由运动的起点(你所选择的运动的开始点)指向运动的终点 (即末时刻物体所在的点,起点只有一个,而末时刻则可以由问题确定, 对应不同的时间段)。例如上述竖直上抛运动,起点是物体的抛出点, 而终点则要看问题所给时间的长短,因为可以将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 段。电流公式1电流强度:I二Q电量/t

6、2、电阻:R二p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 Q=I2Rt(2) Q二Ult二Pt二UQ 电量二U2t/R (纯电阻公式)必修三物理知识点 21. 功(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 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定义式:W二FscosB,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0 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2) 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恒力的功可根据W二FScos0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 做功根据W二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利用动能定理计算 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 功.(3) 摩擦力、空气阻力做

7、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2. 功率(1)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求功率时 一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2) 功率的计算平均功率:P=W/t(定义式)表示时间t内的平均功 率,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都适用. 瞬时功 率P二Fvcosa P和v分别表示t时刻的功率和速度,a为两者间的夹 角.(3)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 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额定功率

8、,但不能长 时间超过额定功率.必修三物理知识点 3电流知识大放送: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简称 伏,用符号V表示。单位1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 V = 1 J/C强电压常用千伏(KV)为单位,弱小电压的单位可以用毫伏(mV)微伏 (pv)o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1000V=10人3V1V=1000mV=10人3mV1mV=1000pv=10A3pv电路中的电压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 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 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 位差称为

9、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U代表电压。电源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 (符号:V)测量。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 压和。公式:工U二U1+U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 电压。公式:ZU = U1=U2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 阻电路温馨提示: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或u(t)表示。在电 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一、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光线:表示光传播路线的直线;2、光束: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c=3.0108m/s;3、光的折射定律:光从一介质进

10、入另一介质时,传播路线要发生 改变,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时,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1)入射角:图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加角;( 2)折射角:折射光 线和法线间的夹角;(2 )折射率n二c/v二sini/sinr(大的除以小的);4、光密质:折射率大的介质;5、光疏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二、全反射:光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时,当入射角大于零界角时, 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的现象;1、发生全反射的条件:(1)光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2)入射 角大于临界角;2、临界角:当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sinaC=1/n;3、特例:海市蜃楼、光导纤维;三、光的色散:当白光经过三棱镜

11、后能形成彩色个光带,这个现 象叫色散;1、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从上至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 靛、紫;2、从红到紫光的频率由小到大;波长由大到小;3、在同种介质中,折射率由小到大;传播速度由大到小;4、从红光到紫光衍射现象逐渐减弱;必修三物理知识点 5一、磁场 磁极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小磁针在该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磁 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产生的磁场是存在于磁 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磁极或电流在 自己的周围空间产生磁场,而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极 或电流有

12、力的作用。二、磁现象的电本质1. 罗兰实验正电荷随绝缘橡胶圆盘高速旋转,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运 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2.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法国学者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一种环 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 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安培是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一根未被磁化的铁棒,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 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被磁化后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 相同,两端对外显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 ;注意,当磁体受到高温或 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3. 磁现象的电本质运动的电荷(电流)产生

13、磁场,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磁场力的作 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电流)通过磁场而发生相互作用。三、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亦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必修三物理知识点 6动量与动能的比较: 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 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可以 用动量守恒,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内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去计算了。所以动量和动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和描述机械运动的物 理量。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

14、能守恒定律比较:前者是矢量式,有广泛的 适用范围,而后者是标量式其适用范围则要窄得多。这些区别在使用 中一定要注意。碰撞: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间极短,作用力又很大,其他作用相 对很小,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化的现象叫做碰撞。以物体间碰撞形式区分,可以分为“对心碰撞”(正碰 ),而物体碰 前速度沿它们质心的连线;“非对心碰撞”中学阶段不研究。以物体碰撞前后两物体总动能是否变化区分,可以分为:“弹性 碰撞”。碰撞前后物体系总动能守恒;“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 撞是非弹性碰撞的特例,这种碰撞,物体在相碰后粘合在一起,动能 损失最大。各类碰撞都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不过在非弹性碰 撞中,有一部分

15、动能转变成了其他形式能量,因此动能不守恒了。 必修三物理知识点 71. 固体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 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2. 增大压强方法:(1) S 不变,Ft;(2) F不变,S(3 )同时把Ft,So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3.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4. 液体压强特点:(1) 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 向的压强相等;(4)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5.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gh,(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 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6.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沸 点降低。7.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8.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