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脏腑兼证辨证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326912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脏腑兼证辨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诊断:脏腑兼证辨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诊断:脏腑兼证辨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诊断:脏腑兼证辨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诊断:脏腑兼证辨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诊断:脏腑兼证辨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脏腑兼证辨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诊断:脏腑兼证辨证(一)心肾不交证指心与肾的阴液亏虚,阳气偏亢,以心烦、失眠、梦遗、耳鸣、腰酸等 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心肾阴虚阳亢(火旺)证。临床表现:心烦失眠,惊悸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梦遗,口咽 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便结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二)心肾阳虚证指心与肾的阳气虚衰,失于温煦,以心悸、水肿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 候。又名心肾虚寒证。水肿明显者,可称水气凌心证。临床表现:畏寒肢冷,心悸怔忡,胸闷气喘,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神 疲乏力,腰膝酸冷,唇甲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脉弱。(三)心肺气虚证指心肺两脏气虚,以咳喘、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胸闷

2、,咳嗽,气短而喘,心悸,动而尤甚,吐痰清稀,神疲 乏力,声低懒言,自汗,面色淡白,舌淡苔白,或唇舌淡紫,脉弱或结或代。指脾气亏虚,心血不足,以心悸、神疲、头晕、食少、腹胀、便澹等为 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简称心脾两虚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头晕,多梦,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澹,神 疲乏力,或见皮下紫斑,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面色萎黄,舌淡嫩, 脉弱。(五)心肝血虚证指血液亏少,心肝失养,以心悸、多梦、眩晕、肢麻、经少与血虚症状 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心悸心慌,多梦健忘,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震 颤,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舌质淡白,脉细。(六)脾肺气

3、虚证指脾肺两脏气虚,以咳嗽、气喘、咯痰、食少、腹胀、便澹等为主要表 现的虚弱证候。又名脾肺两虚证。临床表现:食欲不振,食少,腹胀,便澹,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咯痰 清稀,面部虚浮,下肢微肿,声低懒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舌淡,苔白 滑,脉弱。(七)肺肾气虚证指肺肾气虚,摄纳无权,以久病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为主要表 现的虚弱证候。又名肾不纳气证。临床表现:咳嗽无力,呼多吸少,气短而喘,动则尤甚,吐痰清稀,声 低,乏力,自汗,耳鸣,腰膝酸软,或尿随咳出,舌淡紫,脉弱。(八)肺肾阴虚证指肺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以干咳、少痰、腰酸、遗精等为主要表现 的虚热证候。临床表现: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或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形体消瘦, 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 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