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320914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科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放射科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放射科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放射科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放射科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科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硕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和硕县人民医院放射科科2013年1月1日前 言放射科包括CT、DR及透视三台机器,重视防护工作是进行正常的放射诊断工作,保障病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的前提。放射科在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有关放射防护、放射防护法规和原则的文件基础上,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认真讨论并制订了放射防护管理条例。本条例将做为本科室今后日常工作中进行放射防护的指导文件,同时也是进行放射防护检查管理的重要依据。条例为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了环境保护、病患者保护和工作者的防护。放射科已经设立放射安全管理小组,从组织上重视和健全管理体系,并指定专人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主要的工作是:配合自治州

2、级管理部门,定期进行放射防护设备的检测,保证使各放射设备在达到有关安全管理标准的前提下使用。监督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健全工作人员工作时的防护制度和防护措施。实行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并且要结合新技术的开发不断优化检查流程,尽可能地减少对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射线辐射。另一方面,放射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我们希望在医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关心下,今后能切实落实放射从业人员的每年体检、放射休假制度,落实放射人员的岗位津贴不低于国家标准。此条例做为目前的方案肯定有不完善之处,我们将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修正,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医院安全管理、符

3、合放射防护原则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条例。目 录一、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小组人员名单1二、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2三、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细则4四、放射防护文件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12-1)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1997-6-5)3电离辐射的剂量限值124医用X射线诊断的合理应用原则(WS/T751996)155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CB163501996)216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237辐射防护规定268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GB82791987)32和硕县人民医院医院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组成人员一、 放射安全质量管理小组:组长

4、:许庆森组员:刘光睿、苏克巴特、张磊、胥文浩 二、放射安全检查管理小组:组长:许庆森组员:刘光睿、苏克巴特、张磊、胥文浩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放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防护、患者防护、放射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防护的相关保障四个部分的制度。1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1)屏蔽防护:通常采用X 线管壳、遮光筒、光圈滤过板、铅屏蔽、铅玻璃、铅围裙和铅手套,墙壁应用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2)距离防护:根据国家要求机房面积大于25m2(100mA),200mA以上应大于36m2,机房高度不低于3.5m。(3)X线设备:所购置的CT设备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技术监督局定期监测是否合格。2患者的安全管理

5、制度:(1)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2)每次检查的照射次数不宜过多,应当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设计正确的检查程序,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照剂量。(3)投照时注意控制投照范围及照射条件。(4)对照射野相邻的性腺应用铅皮加以遮盖。3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1)对准备参加X 线工作的人员必须进行体格检查,有不适应症者,不得从事X 线工作;工作后,至少没半年就地进行一次血象检查,每一至二年应当由当地有关部门负责组织一次较全面的体格检查。(2)在国家规定的其他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对从事放射工作满20年的在岗人员,可由所在单位利用休假时间安排2-4周的健康疗养。(3)确诊已

6、妊娠的工作人员,不应参与事先计划的照射和有可能造成内照射的工作,受乳妇女在其哺乳期间应避免接受内照射。(4)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营养补助发放应在一般医务人员营养补助的基础上体现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的危险性(放射营养费)。4医务人员的安全管理制度:(1)按照放射防护规定正确进行X 线检查操作。(2)定期检测放射从业人员接受的剂量,根据国家规定应每月测量一次,定期到防疫站进行体格检查。周围的居民和工作人员限制的剂量为0.5雷姆/年,放射从业人员每年的X 线接受剂量都应分别计算,高于年限值的3/10时应查明原因。(3)根据1984年中国放射防护规定(GB4792-84),医务人员的重要器官受辐射的剂量当量

7、应低于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4)近台操作时要戴铅围裙、铅手套、铅眼镜、铅围脖等。(5)运用距离防护,加强自我防护,减少不必要的透视和摄片。(6)从事MRI检查和诊断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知相关的磁场工作防护条例。附:制订本制度的参考文献:(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12-1)(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1997-6-5)(3)电离辐射的剂量限值(4)医用X射线诊断的合理应用原则(WS/T751996)(5)儿童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CB163501996)(6)辐射防护规定(7)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GB82791)放射科放射安全管理制度细则一 X线放射安全管理

8、细则1环境安全管理:为防止射线外泻,作好环境防护,X线机房设计、建造时必须作到: (1)机房面积24平方米;(2)机房高度3米;(3)地面及屋顶混凝土浇筑厚度20厘米(0.3铅当量);(4)四面墙壁防护0.3铅当量(混凝土浇筑厚度18厘米或砖混结 构厚度40厘米);(5)观察窗铅玻璃0.25铅当量;(6)工作人员通道、病员通道必须安装防护门(防护效能0.3铅当量);(7)观察窗、防护门边缝必须安装3毫米铅皮压缝;(8)机房外必须安装警示标志及警示门灯;(9)环境监测必须由国家认可的环保部门进行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并出据合格证方可启用;(10)新安装X线设备,必须由国家认可的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检测,

9、符合国家标准并出据合格证方可启用;(11)已经使用的 X线设备,每年必须由国家认可的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符合国家标准并出据合格证方可继续用;(12)每间隔3年,进行一次由国家认可的环保部门进行环境监测,符合国家标准并出据合格证方可使用。2放射人员安全管理:应对工作人员及所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并应遵循对辐射防护最优化的有关要求。(1)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必须切断X线源发生,减少不必要X线辐射;(2)因检查需要,工作人员在机房内进行操作,必须穿戴防护铅衣、脖套、防护目镜;(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合理进行检查;(4)优化检查程序,减少受照时间;3患者、陪送

10、人员安全管理对患者所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防护,遵循对辐射防护有关要求。(1)检查时必须使用铅防护设备遮挡受检区域以外部分,特别是腺体部位;(2)使用遮线系统,严格控制照射区域;(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用最优曝光条件,减少患者正常照射计量;(4)严格审核会诊单,取消不必要检查;(5)加强质控管理,减少复照率;(6)检查时,其他患者不得进入机房,避免不必要X线辐射;(7)陪送人员在患者病情许可下,曝光时离开机房;(7)当陪送人员不能离开,要求陪送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衣。二 CT介入放射安全管理细则1设备的安全管理:(1)新建、扩建、改建放射介入机房必须按规定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县以上)的监管,审查合格后

11、方可使用;(2)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县以上)申办、领取放射装置工作许可证方可使用;(3)机房设计应有足够的面积(40-60m2/1000mA);(4)机房的防护:墙壁应大于2mm铅当量;机房窗户及门应大于5mm铅当量;(5)配备工作人员辅助防护用品:铅眼镜、铅脖套、铅手套、铅衣等;(6)适当配备患者辅助防护用品;(7)定期进行设备检测,计量监测。根据设备情况进行适当计量校准;(8)机房内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其他物品;2医/患人员安全管理:(1)放射介入工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建立健康档案;(2)放射介入工作人员必须持有从事放射专业的有效证书;(3)必须经过专业防护培训;(4)必须具有专

12、业技术知识和相应文化水平;(5)必须正确使用放射设备,保证质量减少重复照射;(6)在不影响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合理使用照射野,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及患者的放射剂量,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7)患者非投照部位进行合理防护,腺体进行必要防护;(8)教学中,严禁对示教病人随意增加照射量,必须对学员进行防护教育,使其具备初步的防护意识。三 CT室放射安全管理细则1环境保护(1)CT室机房应较大,外墙应保证射线不能穿透,并有通风设备,防止射线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CT室机房的门、窗必须设置合理,要有合适的铅当量的玻璃做观察窗口。(3)CT室机房门外有工作指示灯,告知CT机正在工作中。(4)机房内不得堆放

13、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5)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对CT室机房防护设施、机房周围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测试,确保放射本底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2病患者保护(1)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应当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设计正确的检查程序,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照剂量。(2)对接受CT检查的患者(受检者),应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并尽可能缩短照射时间,缩小照射范围。(3)对儿童进行检查时,应当告知对健康的影响。(4)对婴幼儿、孕妇需慎用,孕妇尽量避免CT检查。(5)CT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检查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此时要严禁候诊者及其他人员随意开门入室。(6)在他人接收检查时,候诊者应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 (7)没有特

14、别需要陪护的患者,家属不允许在检查过程中一同进入机房。3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1)工作人员对患者检查中,启动CT机开关电钮前,应确保机房门关闭,机房内无工作人员和不必要的陪护,并避免其它人随意开门。(2)医技人员在摆放病人体位或护士进行静脉注射时,确保CT机处于不曝光状态。(3)遵照国家有关放射护卫生标准的规定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认真执行相关保健条例。定期监测射线工作者所接受的射线剂量。(4)必须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射线剂量监测。(5)保证科室工作人员,能享受国家规定的放射休假。(6)放射工作人员的工龄,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四 DR室安全管理细则1环境保护(1)DR室机房应较大,外墙应保证射线不能穿透,并有通风设备,防止射线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DR室机房的门、窗必须设置合理,要有合适的铅当量的玻璃做观察窗口。(3)DR室机房门外有工作指示灯,告知DR机正在工作中。(4)机房内不得堆放与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5)督促有关部门定期对CT室机房防护设施、机房周围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测试,确保放射本底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2病患者保护(1)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