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笔记.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32009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笔记.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一、组织学和胚胎学的研究内容;组织学定义组织定义二、组织学常用研究技术:1、光镜技术:LM技术(0.2m)(1)石蜡切片术(最常用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封片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定义嗜碱性:嗜酸性:在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均为嗜碱性,故当这些细胞器丰富时,细胞嗜碱性;而溶酶体和线粒体为嗜酸性,故他们丰富时细胞嗜酸性。硝酸银染色:异染性:有些组织成分用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不显蓝色而成紫红色,这种现象称异染性。(2)其它常用的制片方法:冰冻切片:用恒冷切片机,将组织迅速冻结之即切片,他能保留组织细胞内的脂类成分和某些酶活

2、性,可做细胞酶化学染色观察。涂片:将体液成分或器官组织的刮取物涂在载玻片上,制成薄膜,经过固定染色后进行观察,如:血涂片、骨髓涂片等。2、电镜技术:EM技术(0.2nm)(1)透射电镜术:用来观察组织细胞内部结构;被重金属盐染色的部位,在电镜照片上呈黑色或深灰色,称该结构为高电子密度,反之呈浅灰色,为低电子密度。(2)扫描电镜术:观察组织表面形态结构3、组织化学技术:(1)一般组织化学术 原理:在切片上加某种试剂,和组织中的待检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最终产物为有色沉淀物或重金属沉淀,以便用显微镜观察。PAS反应:过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和糖蛋白的糖链,紫红色反应产物为阳性。(2)免疫组织化学术

3、原理: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使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特异性结合,检测标本中的抗原。(3)原位杂交术 原理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4、细胞培养与组织工程1、组织学 是研究人体细微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科学,主要手段是用显微镜观察器官,组织和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结构2、组织:有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以及多少不等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结构是组织。人体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3、HE染色 组织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主要使用苏木精和伊红为染料,称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为H-E染色法,其中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细胞和等酸性物质染成蓝紫色4、 嗜酸性 能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被染成红色,

4、这种现象为嗜碱性5、 嗜碱性 能与碱性染料苏木精结合,被染成蓝紫色,这种现象为嗜碱性6、 中性 什么叫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内那些结构呈嗜酸性和嗜碱性?细胞核、RER、游离核糖体:嗜碱性;其余大部分细胞器、细胞质和细胞膜:嗜酸性第二章 上皮组织概述1、一般特点:(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规则(2)有极性:游离面。基底面 (3)大都无血管 (4)神经末梢丰富(5)被覆于体表或有腔器官的表面2、分类根据功能分为:(1)被覆上皮 覆盖于体表或衬于体内腔、管及囊的内面(2)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3)感觉上皮 (4)肌上皮第一节 被覆上皮分类依据:细胞层数和浅层细胞的形态单层上皮单层

5、扁平上皮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其它:肺泡和肾小囊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血液、淋巴流动以及物质通透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吸收、分泌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胆囊、子宫吸收、分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保护、分泌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角化的:皮肤表皮耐摩擦和阻止异物侵入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润滑、保护变移上皮肾盂、输尿管、膀胱保护一、单层上皮(一) 单层扁平上皮1、 形态表面观:不规则形或多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垂直面观:细胞扁薄,含核面厚,胞质少2、 分布:内皮:衬贴在心、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

6、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它:肺泡和肾小囊3、功能: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摩擦,有利于血液、淋巴流动以及物质通透(二) 单层立方上皮1、 形态表面观:六角形或多角形垂直面观立方形,核圆,居中2、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3、 功能:吸收或分泌(三) 单层柱状上皮1、 形态:表面观:六角形或多角形垂直面观:柱状,核长椭圆形,常位于细胞近基底部2、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输卵管3、 功能:吸收和分泌。在肠管的单层柱状上皮之间,夹有杯状细胞,形似高脚酒杯,底部狭窄,顶部膨大,充满黏原颗粒。颗粒中含有黏蛋白(一种糖蛋白,PAS反应呈阳性)杯状细胞能分泌黏蛋白,与水结合成黏液,有润滑和保护上皮的

7、作用。(四)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1、 结构: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最多。这些细胞形态不同,高矮不一,但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因此貌似复层实为单层。到达油里面的柱状细胞表面有纤毛。2、 分布:主要分布在呼吸管道3、 功能:保护分泌二、复层上皮(一)复层扁平上皮1、形态:表面层:几层扁平细胞,最表层的已退化,逐渐脱落中间层:多边形细胞、梭形细胞基底层:单层立方形或矮柱状,为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干细胞;上皮的基底层与深部结缔组织呈凹凸不平的连接,增加了二者的连接面积,有利于营养供应,并更加牢靠2、分布:角化的:表皮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阴道3、功能:耐摩擦和阻止异物侵入

8、(二)复层柱状上皮形态结构: 浅部:一层柱状细胞深部:一层或几层多边形细胞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功能:润滑、保护(三)变移上皮结构特点:细胞形状和层数可随器官的空虚与扩张状态而变化表层:盖细胞,细胞体积大,可有双核中间层:多边形 基底层:立方形分布:肾盂、输尿管、膀胱第二节 腺上皮和腺(了解腺的分类和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腺上皮:由腺细胞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根据有无导管:(1)外分泌腺:形成的腺具有导管通道器官的腔内或身体的表面,分泌物经导管排出。汗腺、胃腺。(2)内分泌腺:形成的腺无导管,分泌物经血液或淋巴输送至靶器官,甲状腺、肾上腺根据成腺的细胞数(1

9、)单细胞腺(2)多细胞腺根据腺细胞:(1)浆液腺 (2)黏液腺 (3)混合腺腺细胞1、浆液性细胞(蛋白分泌细胞)2、 黏液性细胞(糖蛋白分泌细胞)3、类固醇分泌细胞第三节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1、细胞衣:细胞膜表面的糖脂和糖蛋白伸出的糖链。功能:粘着、识别、蛋白转运2、 微绒毛:细胞膜和细胞质向游离面伸展形成的细小指状突起。结构:LM:纹状缘: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刷状缘: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微绒毛。EM:微绒毛的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上端附着于微绒毛顶部,下端插入细胞顶部胞质中,附着于终末网。微丝为肌动蛋白丝,终末网中还有肌球蛋白,其收缩可使微绒毛伸长或变短。功能:扩

10、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物质吸收3、纤毛:细胞膜和细胞质向游离面伸展形成的较长的能摆动的突起。EM:纤毛中央有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二连微管(即9+2结构),(二)上皮细胞的侧面:细胞连接(结构特点了解)(1)紧密连接带状,相邻细胞膜外层成间断性融合功能:屏障,封闭细胞间隙。(2)中间连接位于紧密连接的下方,带状结构:细胞之间有15-20nm的间隙,内有丝状物连接两侧细胞膜;在胞质侧,附有薄层致密物质,有微丝附着,向两侧延伸形成终末网(3)桥粒形态:斑状结构:20-30nm的间隙,内有低密度丝状物,交织成一条中间线,胞质侧有厚的致密物构成附着版,上有张力丝附着。功能:最牢固的连接,表皮等部位发

11、达。(4)缝隙连接:又叫通讯连接 EM:斑状,2-3nm间隙,内有许多间隔大致相等的连接点。 冷冻蚀刻:由六个亚单位组成的连接单位,中间有约2nm宽的通道 功能:传递化学信息、电冲动。(三)上皮细胞基底面1、基膜:位置:位于上皮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LM:不同部位厚度不同,一般难辨认,PAS和镀银染色可以显示EM:(1)基板:透明板和致密板,由上皮分泌细胞分泌而来(2)网板:由成纤维细胞分泌产生,较厚,由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化学成分:糖蛋白和蛋白多糖功能:1、支持、连接 2、诱导上皮细胞增殖分化 3、半透膜,有利于上皮与结缔组织的物质交换2、质膜内褶:是上皮细胞基底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内褶,含有大量的线

12、粒体,扩大了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质膜内褶主要见于肾小管。3、半桥粒:(了解结构特点)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为桥粒结构的一半,主要作用是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第三章 结缔组织概述一、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1、 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2、 细胞间质多:纤维和基质3、 含有丰富血管4、 起源于间充质二、功能:支持、连接、保护、营养一、疏松结缔组织(一)细胞1、成纤维细胞:疏松结缔组织的最主要的细胞,是持续性蛋白质分泌细胞(浆细胞、成骨细胞)(1)活跃的成纤维细胞:LM:有突起,成星形;核大而圆,染色浅,核仁明显;HE染色呈弱碱性EM:丰富的RER、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2)静

13、止状态:纤维细胞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1、胶原蛋白(合成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弹性蛋白(合成弹性纤维) 2、蛋白多糖、糖蛋白基质参与机体的修复:炎症创伤情况下,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2、巨噬细胞LM;形态不规则,短而钝的突起核小而圆胞质中充满了粗大的颗粒嗜酸性EM:表面不规则,有突起,可伸出伪足功能:1、趋化性:巨噬细胞受趋化因子的吸引,做定向运动。 2、吞噬作用: 3、抗原呈递作用3、浆细胞4、肥大细胞5、脂肪细胞(了解分布、结构与功能)核被脂滴挤成弯月形,位于细胞一侧。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熟悉)是成体结缔组织中的干细胞,保留着间充质细胞多向分化的潜能,炎症及创伤修复时大量增殖,分化为各种结

14、缔组织细胞。7、白细胞(了解来源于功能)(二)纤维(熟悉)1、胶原纤维 胶原蛋白 白纤维 HE嗜酸性 粉红色,电镜下有明暗交替的横纹。2、弹性纤维 弹性蛋白 黄纤维 形如发丝,被地衣红染为紫色3、网状纤维 胶原蛋白被覆糖蛋白,HE染色淡红色,镀银染色切片黑色,PAS阳性,存在于网状组织(三)基质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型胶状物,具有一定黏性,孔隙中有组织液。填充于结缔组织细胞和纤维之间。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多糖和糖蛋白。1、蛋白多糖(黏多糖) 蛋白多糖是基质的主要成分。是由糖胺多糖与蛋白质共价结合而成的聚合体。糖胺多糖:(1)硫酸化: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硫酸肝素 (2)非硫酸化:透明质酸分子筛结构:透明质酸为长链大分子,它是蛋白多糖复合物的主干。糖胺多糖与核心蛋白结合,形成以核心蛋白为中心的蛋白多糖亚单位。再通过结合蛋白结合于透明质酸主干,形成蛋白多糖聚合体。大量的蛋白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孔的分子筛。分子筛的功能: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的防御屏障储存水分溶血性链球菌和癌细胞等因能产生透明质酸酶破坏基质结构,故得以扩散。2、糖蛋白:纤维黏连蛋白、层黏连蛋白和软骨黏连蛋白。纤维黏连蛋白是最主要的黏连性糖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