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常用的N类名言名句.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318790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考面试常用的N类名言名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考面试常用的N类名言名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考面试常用的N类名言名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考面试常用的N类名言名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考面试常用的N类名言名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考面试常用的N类名言名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考面试常用的N类名言名句.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公务员面试答题中,如果能够适当用上一些名言警句、传统俗语、名人典故,作为开头或者结束语,可以给答题增色,同时也会给考官留下你文化知识丰富的良好印象,从而提高分数。在本篇中,将一些面试常用到的名言名句归类总结,考生朋友们要多加练习,灵活运用。一、团结集体类:1、团结就是力量;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3、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众人拾柴火焰高;6、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7、人心齐,泰山移;8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9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毛*10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

2、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二、奉献精神类:1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2周总理鞠躬尽瘁;3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奉献了多少,而不是索取了多少。爱因斯坦三、金钱名利类:1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3时间就是金钱;4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四、群众基础类: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嘉奖;五、学习类: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6谦虚使

3、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7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8处处留心皆学问;六、勤俭节约类: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七、改革方面:1胜败乃兵家常事;2失败是成功之母;3有志者事竟成;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坚持就是胜利;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八、优缺点类: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九、目标希望类:1困难是弹簧,你若它就强;2船到桥头自然直;3坚持就是胜利;十、人际关系类:1身正不怕影子斜;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6三人行,必有我师;7水

4、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名言警句之廉洁、为政、执法篇 廉洁清正篇 1、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汉桓宽) 2、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 3、 大臣法,小臣廉。(明黄绾) 4、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5、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 6、 俭节则昌、淫夫则亡。(墨子) 7、 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 8、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 9、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

5、,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唐陆贽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汉书)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劝戒全书)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唐柳宗元) 16、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 17、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8、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朱舜水) 19、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唐杜荀鹤) 20、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6、(宋林逋) 21、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孔子) 2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唐陈子昂) 23、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汉陆贾) 24、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末黄宗羲) 25、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清郑燮) 26、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重订增广) 27、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重订增广)为政

7、篇 1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2、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3、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4、 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5、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 6、 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 7、 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 . 刘昼 ) 8、 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 9、 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

8、)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清.程祖洛)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 (唐.陆龟蒙)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

9、)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清.梁佩兰)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宋.吕祖谦)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宋.林逋)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明.方孝儒)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

10、巩) 31、政贵有恒。(尚书毕命) 32、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 33、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34、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 3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 1、 出政施教,赏善罚暴。 (墨子) 2、 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 3、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明张居正) 4、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 5、 杀人者死,然后人莫敢杀;伤人者刑,然后人莫敢伤。(宋李觏) 6、 无

11、功不赏,无罪不罚。 (荀子) 7、 巨壑虽深,兽知所避;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宋苏舜钦) 8、 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 9、 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唐元结) 10、 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 (孙武) 11、 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清唐甄) 12、 鞭朴不可驰于家,刑罚不可废于国。 13、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14、 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管仲) 15、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诸葛

12、亮) 16、 罚必施于有过,赏必加于有功。 (北齐刘昼) 17、 赏不当功,则不如无赏;罚不当罪,则不如无罚。 (宋张孝祥) 18、 奖赏如果不能与所立的功劳相当,就不如不进行奖赏;惩罚如果不与所犯的罪过相当,就不如不进行惩罚。 19、 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宋欧阳修) 20、 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 (唐周昙) 21、 赏不足劝善,赏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 22、 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明张居正) 23、 上下不合,令乃不行。 (管仲) 24、 不以喜以加赏,不以怒以加罚。 (晏婴) 25、 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汉司马迁)26

13、、 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清唐甄) 27、 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汉荀悦) 28、 治国之法,为民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便于民。乱国之法,为上而立者也,故其行也求利于上,而不求便于民,斯法因人立,不悖于天理人性者寡矣。虽然,即不便民矣,其法虽立,而其国必不安。 ( 清严复) 29、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具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淮南子主术训) 30、 一政之举,一令之施,合乎其德智力者存,违于其德智力者废。(清严复) 31、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

14、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永在。(战国慎到) 释:当君王的人不过多地听那些空泛无益的议论,而应根据法律制度来评判时政的得失。不合乎法律的话不要听,不合乎法律的辛劳不给以赏赐,没有功劳的亲属不能任用他们作官。当官的人不能因亲徇私,法律对所爱者也不应有特殊的施舍。因此,上下级之间没有别的,只有法律是永存的。 创新与实践篇创新与实践篇创新与实践篇创新与实践篇 1、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 4、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5、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6、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