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检测题.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318188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单元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单元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单元检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检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检测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绰约chu 罂粟yng 猿啸xio 孤鹜wB、憧憬tng 谷穗su 浊酒zhu 飞鸿hngC、婀娜nu 藤蔓wn 寥廓lio 燕然ynD、榛子zhn 枫林fng 翩然pin 韵味yn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小桥流水 秋高气爽 流水潺潺 气候宜人孤骛残霞 落燕平沙 战地黄花 风急天高万里悲秋 相间而生 晴空一鹤 老树寒鸭古

2、道西风 常烟落日 老气横秋 春花秋月4、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A、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坐着,坐在。B、一点飞鸿影下。鸿:大雁。 C、晴空一鹤排云上。 排:有冲破的意思。D、苔藓斑驳的树枝压得弯弯。斑驳:指一种颜色与别种颜色错杂在一起。5、下列作者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 )(2分)A、刘禹锡唐代秋词(其一)B、马致远元代越调天净沙 秋思C、杜牧宋代山行D、杜甫唐代登高6、对本单元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杜牧的山行一诗向来以画面鲜明、词采清丽、思情悠远、风格俊爽为人所称道。B、越调天净沙 秋思的题目是天净沙,是一篇悲秋作品。C、秋词(其一)诗人开篇以议论起笔,否

3、定前人悲秋观念,表现出激越向上的诗情。D、秋颂触目皆是喜气洋洋的秋熟图景,句句洋溢心满意足的欢乐之情,写出了不同于东方的秋之歌。7、请你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写出相应的内容。(3分)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 8、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 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_(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与理由。(3分)看法: 理由: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课内文章,完成9-12题。(11分)越调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_。9、

4、在横线处把文章补充完整。(2分)10、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两句话的意思。(3分)11、越调天净沙 秋思中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3分)12、用自己的语言赏析文中划线句子。(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2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3、词人精心选择了_、_、_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年华易逝要珍惜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文融的表现手法。(3分)14、“无可奈何花落去、

5、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3分)15、这首诗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16、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首词是怀人之作?(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2题。(17分)秋天的怀念 G=9N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

6、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koq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cq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7、!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丘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4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yq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o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

8、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Yb/v17、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3分)18、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内容?(2分)19、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3分)2?*S20、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3分)VVjq21、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3分)j_22、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3分)x5三、写作(40分

9、)23、请以“秋天思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抓住秋天带给你的某一突出的感觉。抓住秋天的季节特征,写出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内容上,既可以描绘眼前的秋景,也可以回忆秋景;既可以描摹秋天景色,也可以描写秋景中人的活动;还可以观秋思理,悟出些许人生哲理。不少于600字。【第二单元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1、略2、B点拨:“憧”的读音应该为“chng”。3、鹜 雁 鸦 长4、A点拨:诗句中“坐”的意思是“因为”。5、C点拨:杜牧是唐代诗人。6、B点拨:越调天净沙 秋思的题目是秋思,“天净沙”是词牌名。7、示例:读名人传,我了解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把苦难铸成了一支支欢快的

10、乐曲,奉献给了世人。8、成语:绘声绘色 看法:略点拨: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理由:不设标准答案。点拨:能与看法一致,言之成理即可。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二、阅读理解(一)9、断肠人在天涯10、枯萎的藤条缠绕着老树,一群群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空盘旋,发出呀呀的鸣叫声,溪流上有座小桥,桥边座落着稀稀疏疏的几户人家。11、越调天净沙 秋思中描绘出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飘泊异乡的人的惆怅之情。12、古道西风瘦马,意思是荒凉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

11、这一句接着并列出三种景物,有伸向远方的“古道”,有吹来寒意“西风”,还有行进迟缓的“瘦马”。瘦马上的人呢?自然引出下文内容。(二)13、西坠的夕阳 飘落的花瓣 重归的燕子14、对偶;这一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15、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16、从“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等句可以看出。(三)17、“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12、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18、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19、第一处:“母亲喜欢花”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20、“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21、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22、“秋天”是背景,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N三、写作2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