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重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231439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政策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重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神和毛毛出品第一章绪论(P6)公共政策的含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确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个人的行动。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吩咐、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指示、政府大型规划、详细行动支配及相关策略等。(P9)公共政策的功能:1、 安排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安排(本质特征)2、导向功能-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3、管制功能-对目标群体的约束管制4、调控功能-对社会各个集团利益冲突的调整与限制(P25) 公共政策的分类一、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二、安排性政策、再安排性政策三、管制性政策、自我管制性政策四、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五、涉公政策

2、和涉私政策其次章政策分析政策分析的含义:依据确定的政策理论,学问,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帮助决策者制定和优化详细政策的过程第三章 政策主体(P82)政策主体:干脆或间接的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非官方决策者是指并不拥有合法权威去做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确定的人们,包括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1)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行政决策机关:作用越来越突出行政执行机关:不仅能够参与一些法律法

3、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而且能够通过行政拖拉和无所作为使其他机构制定的法律或政策徒有虚壳。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权和法令说明权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司法审查权是指法院有权审查立法和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违宪。法令说明权是指法院有权说明和确定那些只有抽象的表述且简单引起分歧的法规的含义。(2)非官方决策者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达的功能。其方式包括:院外活动、舆论宣扬、政治捐款、抗议示威等。我们须要留意的是,政策制定不应受个别或少数利益集团的操纵。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由以下因素确定:A成员数量B财力状况C团体实力D领

4、导者实力E群体凝合力F与政府决策层的关系政党现代国家的政治统治大都通过政党政治的途径加以实现,政党常常履行着一种利益聚合的功能,即政党努力将不同利益集团的特定需求转变为一般性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公民个人公民个人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主权者的身份投票、通过代议的形式推举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通过威逼手段如示威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通过参与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多方游说、以个人的学问活动为政策制定供应理论指导。大众传媒指广播、电视、报纸、报刊、杂志等人们借以表达思想和意愿、传播各种信息的舆论工具,有“第四种权力”之称。大众传媒通过以下特点使其成为现代社会政策主体A传媒是传播政府政

5、策意图的有效工具。B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有效向政府反映公民所需。C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舵,引导公民的价值取向。D传媒是社会信息安排的中枢,公众和利益集团借用传媒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传媒利用自己抢先获得信息的优势影响人们驾驭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思想库思想库,或脑库,是现代政策探讨组织的别称,它是政策主体的一个特别独特而又特别重要的构成因素,被认为是现代决策链条中不行缺少的一环。例如布鲁金斯协会,胡佛探讨所,兰德公司,野村探讨所等等思想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探讨组织,它的出现对改善政策系统和环境、促进决策质量的提高有着主动的影响。第四章 政策模型()一、 传统理性模型:决

6、策追求最优解(P108)理性概念往往是以共识性标准为前提的。理性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理论: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自利行为导致利他的结果。理性行为的概念有着很多人类行为的阅历依据:“我想达到X这样一种目的,所以我选择了Y这样一种方式。”传统的政策理论有着理性主义前期发展的深刻烙印。它认为,任何决策都是目标性的行为,达到目标当然会有很多种途径和手段。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做出最大价值的选择,即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优方案。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最优选择应具备如下条件: (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2)决策者具有确定理性。 (3)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确定。 (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

7、的价值偏好。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最优选择的详细步骤是: (1)确定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优点:人们总是在追求尽善尽美中得到较善较美的 缺点:理性模型的缺陷:第一,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确定的,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其次,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受到个人偏好、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第三,人处理信息的实力是有限的;人对信息的感知实力有限。人的记忆实力有限第四,决策所面临的状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样。同一张桌子;第五,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

8、制。二、 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足解(P113)西蒙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一)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1)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同阅历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相识会有不同的说明。(2)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全部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找寻能够满足的决策方案。(3)在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出依次有关,假如A是先于B提出来的,A又是满足方案,那么就不会再花时间去考虑B,哪怕B比A更好。(二)次优决策涉及的基本问题1.有限目标2.期望水平3.搜寻方法(1)摸索方法 (2)随机方

9、法 (3)折中方法 (4)效益方法优点:对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做了比较真实的说明,为决策理论及其实践的发绽开拓了一个新的放向。 三、渐进主义:新政策是对旧政策的补充和修正(P115)林德布罗姆 政策制定的过程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积小变为大变” 渐进模型有以下一些特点: (1)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需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2)渐进模型留意探讨现行政策的缺陷。 (3)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3)优点:有利于避开决策严峻失误带来的长久性结果。有利于避开迈大步伐带来的决策层内部的惊慌和冲突,减小政治风险。也可以避开迈大步伐造成在制度支配和公众心理方面遇到很大阻力,促

10、进社会稳定渐近模型的出现有其理论和实践基础,当前各国的政治几乎都呈现出一种渐进的趋势。(4)缺点:多适用于稳定发展的社会形势,有着很大的局限,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须要。特殊是在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这些突变的形势下,渐进模型显得无能为力。第五章社会问题与政策议程社会问题的类型(P153)(一)过失性社会问题 过失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 。 (二)结构性社会问题 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政策问题的确认一、问题察觉 问题察觉是指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觉并扩散,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

11、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普遍感到应当行动起来做点什么,以变更目前这种状态。但原委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人们并没有仔细去考虑。 二、问题界定首先,须要通过确定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归类。其次,须要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诊断,诊断问题应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差距何在;二是缘由何在。 最终,须要把问题情境转变为实质问题。 问题界定阶段所涉及的主要方法有类别分析法、类比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类别分析法:是为了澄清、界定、甄别和区分问题情景而对问题情境进行类别划分的一种方法。类比分析法:建立若干类比的标准和模型,对已出现的问题成因、表现形式、详细特征等与其他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发觉此

12、问题与彼问题的相像性、相关性和差异性,并以类比的结果为基础,对问题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确认。假设分析法:通过假设确定的前提,推到相关的结论,供应有效的方法。假设的焦点在于问题主要因素尤其是相互冲突的因素。层次分析法:主要用于帮助认定问题的三种缘由,即可能的缘由、合理的缘由和可行的缘由。三问题描述问题描述是指运用可操作性语言(如运用数字、文字、符号、图表等表达方式)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对于政策问题的描述,要尽量做到以客观代替主观,以干脆代替间接,以精确的事实代替加工过的材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当然,有效的制度支配是不行或缺的要素。 附一个案例分析。这个很经典。比如在我国

13、大中城市存在的公交车拥堵问题每天乘公交车上班的人们,一提到公交车秩序就满是埋怨,拥挤不堪,气味难闻,时常丢东西,而且公交车的供应少,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 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种状况已经无法忍受,须要变更这种状态,此时大众媒体也常常关注公交秩序问题,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状况严峻影响人们的生活,于是说明问题察觉阶段已经形成。接着就是进行问题界定了,依据政策问题的性质可以把其界定为经济的。依据其作用的范围又可以界定为局部的等等。然后通过分析探讨,发觉是公交车的数量不足和公交线路的设计问题。其中公交车数量不足成为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缘由。于是进入问题描述阶段,须要精确记载一些相关的指标,如现有公交车数量

14、,发车的时间间隔,上班族的人口数量等。从而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并将分析报告上报给政府有关部门,此时政策问题的确认过程完成。政策议程的建立(P168)一、公众议程与政府议程1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实行措施加以解决的一种政策议程。 2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实行确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作为政策议程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分。 政策议程的基本类型(P170) (一)外在创始型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经阐释

15、和扩散进入公众议程,然后通过对政府施压的手段使之进入政府议程。(二)政策动员型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三)内在创始型政策诉求源于政府机构内部的人员或部门,其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扩散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足够的压力以使决策者将问题列入政府议程。 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P171)(一)公民个人的作用 公民个人对某些问题通过宣扬和组织,形成多人探讨的局面,就简单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政策决策者的留意 (二) 利益团体的作用 假如社会中出现的某种状况威逼到自己利益时,他们确定会做出必要的反应 (三) 政治领袖的作用 政治领袖是决策系统的核心,在政策议程中常常起关键性和确定性的作用 (四) 政府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