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一节.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31162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第一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八章第一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八章第一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章第一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第一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中国旅游地理授课教师执教班级授课时间执教课题第八章 中国旅游区划第一节 旅游区与旅游区划教学目标知识1了解旅游区划分的目的、意义和任务2理解旅游区的概念与特性3掌握旅游区划的原则能力灵活运用旅游区划的原则情感使学生形成大旅游的概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旅游区的概念与特性难点: 旅游区划的原则教学用具与器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 图示教学法2. 对比分析教学法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立疑激趣出示几组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的图片,学生欣赏。小组讨论,按照所处地区将图片分组。导入新课二、新授第八章 中国旅游区划 第一节 旅游区与旅游区划一、旅游区的概念与特性(一)旅游区的概念针对导入部分图片

2、的分组,教师明确指出旅游资源相似的就是本节所讲的旅游区。结合图片的相似之处,教师引导,总结归纳概念。是专门指根据区域发展的各方面条件,为了有利于开发区域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旅游点与旅游地,统筹交通运输与接待服务设施,组织协调与管理旅游活动,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而划分的旅游区域;也是以旅游资源特征为基础,即自然风景发生的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景观形成的人文地理基础具有相对一致性和共同联系,并以某些城市为旅游经济中心而形成相对独立的旅游网络。(二)旅游区的特性1、系统性根据旅游区的概念,结合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2、地域性几组图片体现的风光特色不同,师生共同总结地域差异性3、优化性回顾前面旅游资源的知识

3、,明确需要人文开发,体现该特点4、客观性不同旅游区的存在,是以旅游资源的存在为基础的,总结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为什么要把相似的旅游资源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呢?引导学生思考二、旅游区划分的目的、意义和任务(一)旅游区划分的目的和意义1、旅游区划的定义结合字面意思,学生讨论总结旅游区划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旅游地域所进行的区域划分。2、旅游区划分的目的根据旅游区的概念,教师提示,学生探究旅游区划的目的在于为客观地了解各个旅游区的不同性质和特征,提示旅游区的内在规律,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区域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地在全国形成合理的旅游地域分工体系,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制定旅游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及其合

4、理发展提供科学依据。3、旅游区划的意义再次展示旅游区的图片,小组谈论,代表总结(1)有利于形成和强化各地的旅游活动特色,组合设计与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统一开展促销活动和组织客源,增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2)旅游区划能够反映旅游资源形成的区域地理背景和地域分异规律,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3)便于统一安排区域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系统的建设,进行旅游点与旅游地的系统建设,有利于全面系统组织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区域旅游活动,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4)有利于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制定与实施中长期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

5、续发展。(5)中国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区的合理划分,可展示不同地域多姿多彩的景观特色,有利于其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二)旅游区划的任务学生阅读,教师讲解(1)确定各个旅游区合理的范围和界线,以及区内各旅游经济中心。(2)明确各旅游区的性质、特征、功能、地位和优势,提出区域发展方向和规划建设重点,为研究各地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指导和依据。(3)阐明不同区域的主要旅游路线、旅游地理环境状况,明确各区域的代表性旅游点及其主要功能特征,以便发挥旅游“热点”的优势,促进旅游“冷点”的开发,提高旅游区整体功能效益。三、旅游区划的原则(一)差异性与相似性原则对照旅游区与旅游区图片,对照旅游区内图片,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二)综合性与层次性原则阅读内容,学生讲解(三)主导性与多样性原则以其中一个旅游区图片为例,找出代表性的旅游资源,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旅游资源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四)地域完整性及旅游中心地原则是不是在旅游区里面所有的城市都是出色的旅游资源所在地?旅游区划是不是将一个城市分为两部分呢?结合图片,小组讨论(五)与行政区相协调原则教师讲解,学生理解四、小结学生归纳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板书本节所讲知识点,检测掌握情况课后作业P80/1、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