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3篇 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311130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3篇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3篇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3篇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3篇 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3篇 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3篇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3篇 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3篇范例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则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列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1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

2、性格。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答复:“唱给可爱的小学生,伴着他们高兴地游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打消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辛勤的园丁们,向他们表示感激学生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这节课,学生在朗读上得到了落实,但我总感觉还不够,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手法、意图还不是很能理解,认为大叶杨唱歌是风吹的缘故。不理解大叶杨的为什么要牵着手唱歌?为什么要感激太阳?因此对这层的解释,最后还是由老师解

3、释:写大叶杨爱唱歌,是一种拟人的写法,作者借大叶杨的精神来比喻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大叶杨一样默默贡献的人们,他们在带给别人高兴的同时自己也在高兴的生活着!最后孩子们似懂非懂地带领对他们的赞美再次深情诵读诗歌。上完这节课,我感觉很困惑:孩子们是天真的,很多课文的中心意思,不是他们所能理解,老师这样强硬的给予,对吗?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2?树之歌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儿歌。这一单元是本册的一个识字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本课要求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怎么才能在一节课内教会孩子们识记这么多生字呢?我仔细地研读了教材,发现本课的生字是有规律可循的,会认的

4、生字中有8个都是与树木名称有关,而且都是形声字。会写的10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都要写得左窄右宽。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以发现形声字的规律为突破口,运用多种识字办法识记生字。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语文课程规范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识字教学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识字办法和途径,把高兴引进课堂,引进识字教学,充沛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意识和愿望。在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儿歌后,为了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请同学们为树木点点名。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课堂上能自己为树木点名,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他们很认

5、真地读着每一种树木的名称。他们识字的兴趣浓,主动性高,识字效果好。2、创新识字教学的办法。游戏活动识字。低年级教学主要任务是识字,识字的“机械化干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新教材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学中宜采用生动活跃的游戏教学形式。当学生借助拼音认识了各种树木的名称后,我奖励同学们玩一个小游戏,我读树木名称,同学们快速从生字卡片中找到对应的生字。学生在游戏中享受“玩的乐趣,在有意识的玩耍过程中调动了记忆的热情,识字教学充斥趣味,教学效果好。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有人说汉字最难学,是因为汉字是方块字,构件比拟复杂,其实学

6、汉字有诀窍,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学起来并不难,识字教学主要就是要教给学生一种识字规律,让学生通过察看发现汉字的规律,感知汉字文化,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本课会认的生字中有8个与树木名称有关,我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同学们发现它们字形的秘密都是木字旁的字,我又引导他们读一读这些生字,他们又有新发现,这些字的读音就是木字旁旁边的字。于是我们发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教会他们运用这种规律自主识字。在教学第二组生字时,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识字办法认识新字。有的同学运用生活实际识记“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这些动作进行识记。还有的同学列举相关联的词语“银行“服装来识记“

7、银和“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增加学生的获得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机。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3?树之歌是一首关于树木的儿歌,儿歌中介绍了各种树木及其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低段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所以教学时为了使整个识字过程以及读书环节有趣,本节课采用抓关键词语整体认读办法,引导学生在读背儿歌中学句学词学字,在学句学词中认字。在研讨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分析儿歌及儿歌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因为本单元都是识字,这是本册唯一的一个集中识字单元,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低段的学习重点。而本单元出现的生字

8、大局部是形声字,学生之前也初步接触过形声字。商讨之后,我们决定怎样在学生初步了解的情况下,逐渐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会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拟识字,字源识字等办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而目标的制定,那么是参考学习卢老师的基于规范的教学设计中,目标制定要含有学习后的知识名词、学习后的技能动词、运用知识能做什么事。于是,经过几次讨论,我们把根底目标、撑持目标和核心目标制定为:1.通过读文、看图,划出11种树的名称,说出特点。根底目标2.多种办法,读准“梧、桐等15个新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生字。归纳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撑持目标3.借助填空、图

9、片等,背诵儿歌。核心目标但是在上完课的时候,经过校长的讲解,意识到我们在制定目标时有所偏差,只关注到制定目标中的名词、能力动词和技能动词要匹配。忽略了三个目标的一致性以及相互关联性。导致三个目标没有很好的贯连在一起,所以本节课目标也未全部达成。之前狭隘的认为语文教学对于低段来说除了常规习惯,就是语文书本上的知识,但是随着评课、培训学习及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不单单是教学生一些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出办法,运用办法。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注语文素养,有大局意识。从长远考虑,低段良好的常规习惯很重要,思维能力和掌握学习办法更重要。就像我在讲授识

10、字时,学生辨别不分明“桂和挂时,我的应变能力不够,导致错过了很好的课堂生成,对课堂的把控性和知识的生成预测性存在很大的缺乏,我应该及时比照并讲解两个部件一样,部首不同的字,提手旁和木字旁,而木字旁的形声字又是本节课的重点。识字教学不扎实,直接影响孩子的识字。“疆字设计通过字源演变讲解时,又过快,没有很好的过渡。学生不理解意思,所以在组词时出现了“江南、江西这样的同音字。应通过字典中的释义,让学生能够明白这个字的意思,这样在组词时,孩子就能通过字义理解并组词。“专题识字是低年级识字课的一个学习内容,因此,设计要充沛发挥按“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优势,多种形式、在自主学习中,自我获取知识,教师充当引导

11、的角色,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办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知道识字方面重难点,做到讲解透彻。在诵读儿歌、韵文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能够展开丰盛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讨论,及多种形式的背诵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怎样把识字课上的有趣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大家共同探讨的一节课,给我们一些启发,课堂有趣,不仅仅是语言上生动有趣,更要把自己当做孩子一样,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我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引导?这样的课堂形式及环节我能学到知识吗?因为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格调,或生

12、动活跃、或有趣好玩、或沉稳内敛而又不失活跃。我希望我的课堂能够严肃又不失活跃,现下能力各方面还有很多缺乏。学无止境,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跟着同组优秀的同事学习。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4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一、以读代讲,激发想象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在教学第二节诗

13、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答复:“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打消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激我适时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二、拓展课堂,披文入情为了加深对诗歌意境地体会,在课前我组织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树。课上通过课件让学生倾听杨树唱歌,察看大叶杨的样子。了解他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再次让学生品读,从而

14、很自然的引出诗歌的中心: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大叶杨一样默默贡献的人们,他们在带给别人高兴的同时自己也在高兴的生活着!让孩子们带领对他们的赞美再次深情诵读诗歌。?杨树之歌这首诗歌意境美,韵律强,适于朗诵,而且要求背诵。一局部学生在学习之后,在熟读的根底上,课后马上就能将诗歌背诵下来,在背诵过程中还能将诗的韵味读出;绝大局部的学生在第二天早读时都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可有少局部的学生只能背出一句半句,或者结结巴巴的半天才背完。这么大的差别,该怎么办呢?对那些掌握得快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褒扬,可对那些没能背出的学生就该指责吗?指责他们就能背出了吗?不,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15、,有可能他们尽力了,可给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背不下。所以,我告诉他们:你朗读这首诗歌时很有感情,只要你花心思,多读几遍,你一定能将它背下来的,老师相信你能行,你什么时候会背了,自己来找老师背诵,好吗?在接下去的几天里,那少局部学生陆续来找我背诵,有些学生的表现甚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所以,不妨根据学生的差别,设计不同层次的要求,让他们跳跳、伸伸手就能触摸到各自的胜利果实。在识字教学中也一样,要求识的字,有些学生写一遍就会了,就没有必要让他们抄写好多遍;有些学生写二遍、三遍还不会,就应要求他们多写几遍,直到掌握了为止。每位学生都有一件适合自己的“衣裳,教师应当好“裁缝,为他们“量体裁衣,客观地

16、量体裁衣对待每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共同进步、健康成长。二年级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5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裁缝非常有名气,专门为当官的裁衣服,而且裁的衣服有个特色:都是前襟长后襟短,官当得越大,前襟越长。一位师爷慕名而来,可裁缝给他裁的衣服却是前短后长。刚来的徒弟奇怪地问:“为什么裁的衣服不一样呢?裁缝笑答:“官越大,派头越大,越趾高气扬,前襟不长些岂不衣不遮体,后襟不短些,岂不垂地;而师爷就不同了,整天鞍前马后,点头哈腰,前襟过长岂不垂地?这就是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啊!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开展。?语文课程规范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开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沛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