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31038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画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画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画风》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画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风》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画风教学设计铜仁市第六小学 万春元学习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学习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情要勤于思考,善于合作,敢于创新。教法、学法设计1、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理解课文内容。2、以读为主,朗读感悟,联系分角色朗读课文。3、适时根据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4、作业设计体现自主性、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课文插图,词语卡片,小黑

2、板。教学课时 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读、议、说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情要勤于思考,善于合作,敢于创新。2、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关于风,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3、小结导入: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风可以听到、感受到,但它看不见,摸不着,那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画风。(学生齐读课题)4、小黑板出示文中词语,小组内对子互读,全班齐读。二、质疑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

3、后,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呢?生:谁在画风?他们在哪儿画风?风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样画风的?他们画得好吗?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问题提得真好!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来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1谁在画风?2. 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三、学习课文。(一)小黑板出示问题,自由读文,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问题: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读一读,小组内互相说说。(二)小组自学后交流反馈,在反馈的过程中引导深入文本进行朗读,并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照着句式交流:通过我们小组交流,我们从 这句话中 词语知道了 。)1.交流学习赵小艺

4、画风的部分:(1)指名反馈赵小艺画风的句子。(按句式作答)(2)通过阅读了解赵小艺是通过什么画出风来的?引导归纳出:旗子飘、风车转。比较“风车在呼呼地转”和“风车在转”的区别,知道“呼呼地”表明的风大的程度,不是可有可无的。(3)看图加深印象。(师出示图片)(4)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用“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里。”的句式练习说话。引导学生说: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动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转动的风车里。 2、交流学习宋涛画风的部分:(方法同上)(1)指名反馈宋涛画风的句子。(2)通过阅读宋涛画风的句子,让学生明白宋涛是通过画斜斜的雨丝来画风的

5、,引导归纳:雨丝斜。(3)通过看图加深印象。(师出示图片)(4)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3、交流学习陈丹画风的部分:(方法同上)(1)指名反馈陈丹画风的句子。(2)通过阅读陈丹画风的句子,让学生明白陈丹是通过画弯弯的小树来画风的,引导归纳:小树弯。(3)通过看图加深印象,并让学生做动作来帮助记忆。(师出示图片)(4)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4、同学们真棒啊,不仅知道了赵小艺、陈丹、宋涛他们三个人是怎么画风的,还做成了一首小诗呢,出示,请大家给这首小诗加上题目,就更好了。齐读“风来了”这首小诗,巩固课文内容。(三)师:这

6、三个小朋友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却轻而易举地给解决了,那么他们到底是怎样想到画风的办法的呢?小组交流作答。(师适时引导小结: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想出了画风的方法。因此,对于任何问题只要我们动脑筋,勤思考,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就一定能解决它。)(师借机板书:动脑筋、想办法)(四)分角色朗读28自然段对话部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先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接着再以小组为单位扮角色朗读(三个小组分别读赵小艺、陈丹、宋涛说的话,其余小组读旁白。可加动作、神态进行表演朗读。)(五)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们觉得他们画的画美吗?作者也觉得他们的画很美丽。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写了这种美呢?(9)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点拨:作者写画美,其实是在称赞三个小朋友,赞扬他们遇事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四、拓展学习。我还会画风。(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画风的方法。(2)展示作品,从图中拓展更多画风的方法。五、师总结。(结合板书总结)六、作业自助餐(任选一题)1、写一写,你是怎样画风的。2、声音、气味跟风一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聪明的你,开动脑筋把它们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赵小艺旗子飘风车转画风 勤于动脑、思考陈丹 小树弯 宋涛 雨丝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