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306945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石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石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石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化石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化石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石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石吟》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石吟公开课教案万城镇中学 符克红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美、韵律美,感知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读语言,理解诗歌内容。 3、激活联想想像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美、韵律美;感知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2、品读语言,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难点:激活联想想像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走进一个奇幻的世界。这个奇幻的世界,实际上,是我们平时不易见到的化石。同学们想不想见见化石。老师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有关化石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看。(多媒体展示一些化石图片)师:什么是

2、化石呢?化石,就是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师: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可以窥见到亿万年前奇幻的那个世界。这么神奇的化石,相信同学们也觉得值得去歌咏它,赞颂它。面对奇幻的化石,诗人张锋不仅为我们起舍笔,并饱含深情的为我们表达了对化石的赞颂。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化石吟。这是一首科学抒情诗。所谓的科学诗就是把诗与科学结合起来,用优美的诗语言和意象去描绘科学世界,去传播科学知识,去表现科学精神,去启迪科学思维的诗。二、学习目标(屏幕显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

3、美、韵律美;感知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读语言,理解诗歌内容。 3、激活联想想像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奇幻( hun ) 裹( gu )藏 葱茏( cng lng ) 引颈jng 卓越( zhu yu) 骸( hi )骨 潜( qin )行 档( dng)案 猛犸(m ) 悄( qio )然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幽雅 ) 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悄然 ) 称赞而且佩服。( 叹服 ) 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海枯石烂 ) (草木)青翠茂盛。( 葱茏 ) 奇异而虚幻。( 奇幻 ) 四、初读课文,

4、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 要求:在听读过程中,划出节拍、圈出韵脚,并体味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1)请同学们试用这样“/”的符号划分第一小节的节拍。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2)读一读。朗读时应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 (3)全诗压什么韵呢?2、朗读课文 要求:(1)力求做到节拍鲜明,韵脚突出。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自由朗读(二)整体感知 (屏幕打出思考题,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

5、大意。 诗歌分为三层:第一层(1、2):通过发问,引发想象。 第二层(36):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第三层(7):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师: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师:作者的赞美之情体现在文题中的那个字?“吟”字。“吟” 是什么意思?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诗人为什么要赞颂化石?师小结: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了解到了生物的进化全过程,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象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因此作者要赞美化石。六、品读诗歌,理解内容:请找出你感兴趣的小节或句子,进行品读理解。采用这样的形式:“我

6、感兴趣的小节(或句子)是_,因为_。”来品读、理解诗歌。(可以从关键字、词、句、修辞、或诗句引发的联想和想象等角度进行品读) 师:通过品读,我们对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逝去万载的世界不能重现,诗人却看到了;沉睡亿年的石头不能说话,诗人却听到了。诗人有什么秘诀呢? 生:想象。 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课件展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齐读。) 七、发挥想象,讲述故事假如你就是那一枚小小的化石,沉睡地下亿年后,刚刚苏醒,你要向世人讲述怎样的故事、诉说怎样的心声?你可以从老师刚才展示的化石实物

7、图片中选择,也可以是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化石实物或资料图片。(再次展示课件中的化石图片。) 八、结束语: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九、课堂检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A.奇幻(hun) 躯壳( k)悄然潜行(qin)B.骸骨(hi) 裹藏(cng)日转星移(zhun)C.葱茏(cng) 腐朽( f) 海枯石烂( k )D.叹服( tn ) 猛犸( m)引颈长叹 jng )2.选词填空(1)请向我一一讲述那_

8、的神话。( B ) A.奇异 B.奇幻 C.绮丽 D.奇妙(2)你把我的 引向远古。( C ) A.思路 B.思潮 C.思绪 D.思想(3)时光在你脸上 道道皱纹。( D ) A.留下 B.写下 C.埋下 D.刻下(4)黑色的躯壳 着生命的信息。( C ) A.包藏 B.隐藏 C.裹藏 D.掩藏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A.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如今的中国已如巨龙般在世界的舞台上驰骋。B.即使海枯石烂,我们的报国之心也不会改变。C.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感情交流,小文对班长的偏见顿时化为乌有。D.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乐此

9、不疲的镜头记录它。4.下列诗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C )A.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B.为历史/留下/一串串珍贵的/密码C.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D.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5.选出下列各句中与其它三句不押韵的一句是 ( A )A.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B.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C.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D.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二、阅读全诗,回答问题。1诗中“没下巴”的“鱼儿”是指_;“嘴长牙”的“鸟儿”是指_;“没有腿”的“最早登陆的鱼儿”是指_;“不开花”的“最早的树儿”是指_。2节中的“你”指代的内容是( C )A奇幻的神话 B沉睡亿年的石头C刚苏醒的化石 D逝去万载的世界3第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_,它的作用是_。4第节中的“珍贵”能否删去?为什么?_5第节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诗中“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的本体是_。6第节与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