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铁路专题片解说词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30671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铁路专题片解说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徐州铁路专题片解说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徐州铁路专题片解说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徐州铁路专题片解说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徐州铁路专题片解说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铁路专题片解说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铁路专题片解说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铁路专题片解说词铁路专题片解说词之一:徐州魏新建:再谱徐州大风歌电视专题片解说 词(航拍徐州画面,云龙山水、淮海大地、高铁奔驰、广厦林立。)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浸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洋溢着蓬勃的时代气息。(歌风台遗址画面上叠字幕):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 猛士兮守四方。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得胜还乡,宴请父老乡亲时咏唱 的大风歌。诗意气象宏大,雄浑壮美,令人荡气回肠。至今仍让徐州人自豪不已。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历经两千多年,一个诗韵彭城再度兴起,楚风汉 韵再谱华章。(推出片名):再谱徐州大风歌徐州古称彭城,为华夏九州之一。彭城之名 源于彭祖,据说彭祖善于

2、养生,活了八百岁,因此彭城又有彭祖故国之说.徐州山川形胜,地处苏鲁豫皖交界,素称五省通衢,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恰似虞姬别霸王。这里依山带水,岗岭四合,湖光山色,钟灵毓秀。近代,淮海战役又在徐州打响,再次唱响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颂歌。巍巍淮 海战役纪念塔是那一段历史的见证。徐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荟萃。西汉经学家刘向,道教创始人张道陵, 堪称一代词宗的南唐后主李煜,“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陈师道,清初文学评论家 张竹坡,民初书法家张伯英,国画大师李可染,雕塑大师刘开渠,人民音乐家马 可等一批文人骚客、艺术大师都诞生于此。一代文豪苏轼曾做过徐州太守,与

3、徐州有着不解之缘。他率民抗洪,寻找煤 炭,劝耕农桑,留下了几十篇诗章。一篇放鹤亭记使云龙山上的放鹤亭成为千古 名胜。他在江城子别徐州词中写道,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采访徐州市总工会主席、市诗词协会会长徐崇先):徐州的地理位置,在 南北文化的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贯穿其中的是生生不息的汉韵 诗风。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辛洁、王诗徐先生就义务开办了格律诗词学习班,坚 持十年,培养了一批诗词人才。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徐州诗坛苏醒过来。1986年徐州市诗词协会成立, 1989年徐州职工诗联协会成立,2005年徐州市楹联家协会成立,组织体系逐渐 健全。徐州彭城

4、老年大学和宣武老年大学相继开办了诗词研究班,出现了白发皓首 和青年才俊共济一堂的学诗氛围.热爱中华诗词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苏轼文化研究会、徐矿集团梅桑诗社、 徐州铁路津陇诗社、黄楼诗社、大地诗社、子房诗社、星光诗社等一批诗词文化 团体如雨后春笋。各县区都成立了诗词协会。丰县的大风诗社,沛县安国镇的汉风诗社竞相亮 相。2010年5月,由市总工会教育工会牵头,驻徐州的十五所高等院校成立了 徐州高校诗词联谊会。至2010年徐州诗词协会已有注册会员一千五百人。群众性的诗词歌咏活动蓬勃开展,每年一次的春之歌诗词朗诵会、秋色赋诗 词朗诵会已经坚持了十届。是众多诗友心中的一道文化大餐。戏马台重阳诗会,登高怀

5、古咏盛世,歌风戏马韵彭城,洋溢着古朴浓郁的汉 风。每年一度的彭园樱花诗会已成为徐州市文化活动的品牌。2009年徐矿杯诗词大赛,在全国诗词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重建宝莲寺向全国征集楹联,佳联妙句精彩纷呈。名家大腕奉献墨宝。千古 名刹飘逸着禅风诗韵。戏马台诗词碑廊、淮海战役烈士陵园诗词碑廊、云龙山古今诗词石刻、子房 山摩崖石刻又为徐州增添了一道风景。徐州诗词作为诗词协会的刊物,发挥了载体和纽带的作用。由徐州诗词 协会主编出版的历代诗人咏徐州、当代诗人咏徐州、和大型诗歌集徐 州颂上下册,以及徐州当代诗词精品选、廿年新萃、徐州当代绝句 三百家等书籍在徐州广为流传。个人诗词作品集已出版一百多部。(米访著名

6、诗人黄新铭)各县区和诗社的诗词报纸刊物百花争艳。新沂市的钟吾诗词、邳州市的吟风、 丰县的大风集、徐矿集团的煤桑吟、铁路的津陇诗词、子房诗讯、泉山文苑都各 具特色,精彩纷呈。2010年已实现了百部诗书、千名诗人、万首诗篇的目标。诗词创作水平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一批优秀诗人声名鹊起,江苏省十佳女诗 人,江苏省十佳老年诗人,徐州市十佳女诗人。一批作品在全国大赛中频频获奖。一座城市的灵魂在于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中华诗词学会在全国开展了 创建“诗词之市”活动。这是一项弘扬传统文化、繁荣诗词艺术、促进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建设的品牌活动。“全国诗词之市”是一座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品位、文明程度等方面实力的 体

7、现。2009年底,徐州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全面开展创建全国诗词之市活动的 决定。这是一项催人奋进、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一位人大副主任、副市长、政协副主席为副 组长、有十七个单位领导参加的创建领导小组宣布成立。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众性 的创建活动在淮海大地拉开了序幕。市委书记曹新平同志多次强调:“徐州要着力打造舞动汉风文化品牌, 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在文化建设上与发达地区全力展开同台竞争。”时任市人大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市诗词协会会长的徐崇先同志率团专程 到淮安学习取经。隆重召开了创建动员大会,提出了我市要开展以诗词进校园为 重点的九进活动。抓好典型,以点带面,仍然

8、是创建活动的抓手。2010年6月,创建领导小 组在云龙区汉桥小学召开了诗词进校园活动现场推进会。推广了汉桥小学的经 验,即每周安排一节教研课专门讲解古典诗词,每周一抄录一首古典诗词让学生 读、悟、吟、背,每天上课前用一分钟咏一首诗词。二0 一二年四月领导小组召开了有各县区宣传部长、工会主席和诗词协会领 导参加的创建工作推进会,并现场考察观摩了五家学校、社区、厂矿企业。确定 了铜山区、泉山区、睢宁县、沛县首先建成诗词之乡的目标。江苏省诗词协会对我市的创建活动始终给予关心和支持。原江苏省副省长、 省诗词协会会长凌启鸿、副会长周道中两次亲临徐州,下到县区基层检查指导。市政府从财力上大力支持,拨款60

9、万元建设云龙湖十里诗廊。社会各界踊 跃参加,徐州电视台夜新闻栏目开辟了诗咏云龙湖专题,每天一集,每集三首诗 歌,作者现场咏诵,得到了市民的热捧。诗词协会编印了辅导教材格律诗词简明教程,出版了三千册,发到机关 学校。为提高中小学诗教水平,市诗词协会举办三期格律诗词骨干教师培训班, 由常务副会长徐向中授课,做到了每所学校至少有两名懂诗词格律的教师。徐崇先主席亲自给县区工会干部诗词培训班作动员。2011年徐州诗联网并入互联网,把徐州诗词推上了网络时代。如今,鼠标 轻点,徐州诗词协会的活动情况一目了然。沛县安国镇有着五里三诸侯的美誉。汉初重臣王陵、周勃、灌婴生于此地。 如今,这里又洋溢着浓浓的汉韵诗风

10、。汉风诗社聚集着一批农民诗人。安国镇小 学书声朗朗,诗教工作一枝独秀。泉山区、铜山区、睢宁县、沛县率先建成江苏省诗词之乡,创建活动中涌现 出来的26个先进单位、10家先进团体、21名先进个人收到了市创建领导小组的 表彰。这是一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土,演奏着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恢弘乐章, 书写着人与环境相融共生的优美诗篇。漫步在云龙湖十里诗廊,感受着唐风宋韵的悠然;走进学校,熏陶着诗意的 校园文化;工作在机关企业,随处可见优美的诗词廊栏。中华诗词内涵中具有“厚 人伦、美教化、正得失、移风俗”的功能,得了充分的彰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创建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城市的品位, 改变着城市的面

11、貌,滋润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坚持以战略思维谋划发展,以科学理念引领发展,做大做强文化事业推动经 济发展,使徐州这座资源型重工业城市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老的彭城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倾听着 历史的脚步,憧憬美好的未来,放声歌唱吧,诗韵彭城。字幕,播放萨都喇彭城怀古歌曲,画面重叠。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 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锺。(完)铁路专题片解说词之二:歌颂铁路小站工作人员专题片配音解说词【配音】在金沙江岸的

12、崇山峻岭间,有一个名叫新江的铁路四等小站, 它面对峰峦叠嶂的*山,背靠奔腾不息的金沙江,两头是乌黑的地道,这儿终年 据守着一群人,他们与大山为友、以江水为伴,凭着废寝忘食的孤单据守,完成 了 33年无安全事故,在巍巍*山下铸起了一座嘹亮的安全丰碑。【配音】新江站隶属于重庆铁路局广通车务段统辖,是成昆铁路120多个车 站中很一般的一个小站。站台前,3股自南向北的铁道,日夜奔忙着南来北往的 列车。【配音】早晨七点,新江站迎来了第一缕阳光。这时空气新鲜,阳光柔软, 是车站一天中最美好的时间。8点整,站长文中立准点组织交接班。他们按惯例展开安全料想,安置作业 重点,员工罗云山接过接力棒,开端了新一天的

13、作业。【配音】43岁的罗云山是一名共产党员,2000年来到新江站后,就在这儿 扎下了根,如今已有13个年初。接班后,罗云山就络绎在站台和行车室之间, 在他的指挥下,一趟趟列车吼叫而来、又安全远去。【配音】新江站地处亚热带地区,终年气温都在30度以上。每年的五、六 月,火红的凤凰花骄艳开放,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正午往后,车站犹如一 个大火炉,没有一丝风息。在酷日的灼烤下,股道间热浪起伏,万物失去了活力, 惟有滚滚的车轮声,显得掷地有声。【配音】罗云山有一个老“缺点”,吹空调会头痛。因而,不管天气再热, 他都不开空调,只能日日“蒸桑那”,夜夜汗如织。真实热得难过,罗云山才趁 作业空隙,用惯用的

14、方法给自个降温、避暑。【同期声】新江站车站值班员罗云山:今日的气温大概有40度左右,水都 是烫的,要到晚上11点左右水才会凉下来。【配音】高温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酷日才逐渐远去,新江站静静的矗立在 *山的暗影之下。在洪亮的鸣笛声中,由重庆开来的6162次小慢车缓缓驶进车 站。下车的,只要三三两两的站区员工,再没有其他人。列车在小站时间短逗留 的2分钟,是新江站一天中最热闹的时间。休班的员工纷繁来到站台,透过车窗 专心探望,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庞、一个个绚烂的笑脸,他们显得很美好、很满 意。跟着列车缓缓启动,他们双眼间流露出太多的不舍和孤单。【配音】新江站尽管很小,作业也很单纯。据守在这儿,小站员

15、工面对着千 难万险。他们终年饱尝炽热煎熬、蚊虫盯咬,还得时间防范眼镜蛇进犯。加之车 站地处“地质博物馆”地带,周边地质杂乱,搭站至今,已发作大大小小的自然 灾祸十屡次,让员工们屡次面对生死考验。2008年8月30号,攀枝花会理县镜内发作“6.2”级地震,很多巨石砸向 车站,致使线路中止,站房坍毁,员工们在室外搭帐篷住宿。2009年7月4号晚,车站发作特大泥石流灾祸,上万方泥石流一涌而下, 瞬间掩埋了站场和线路。中央电视台报导了这次灾祸,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站, 出现在了全国观众眼前。时隔4年,回想起这起灾祸,员工李新华仍是心有余悸。【同期声】新江站车站值班员李新华:其时我听到一场巨响,就看到一

16、大 片泥石流向车站冲下来,其时我感受半座山都垮塌了,不到几分钟,1、2、3道 就被淹了,泥石流冲上站台和员工宿舍,其时我想没命了,最终躲在作业室背面, 幸好就没得事了。【配音】灾祸往后,车站员工白日整理站台上的淤泥,晚上轮番值守行车室, 时间留意山上的动态,接连3天没有合眼,总算又一次战胜了灾祸。【配音】阳光总在风雨后。在30多年的艰苦岁月中,一代代新江人凭着刚 强的毅力和职责,发明了太多的感动与光辉。车站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及局级 “工人前锋号”、“模范员工小家”等荣誉,多名员工被评为“优异共产党员”、 领先生产者。荣誉的背面,饱含着员工的艰苦与贡献。身居小站,他们用热血书 写着忠实,安身岗位,他们用职责保卫着安全。但面对家庭和亲情时,这些钢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