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30572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旅游概论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第二节 旅游的概念教 案 设 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教材分析:重 点:掌握旅游的定义。 难 点:对旅游的定义的理解。 关 键: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课时计划:二个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1、 学生在讨论中思考相关的学习内容一、 旅行导源于迁徙活动“迁徙”就是人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2、的迁移活动;受自然因素和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旅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具有明确目的的一种自由活动二者的关系:相同点:“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空间移动。不同点:迁徙:自然行为旅行:自由行为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提问:具有现代意义的旅行和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呢?1、旅行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标志着商业到了应运而生的历史阶段,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并促使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活动的萌芽。2、商人开创了旅行的先河3、经商旅行孕育着旅游的因子4、“享乐旅行”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

3、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三、旅游产生的条件1、人类意识的发展2、精神需求的提高3、经济条件的成熟四、旅游的定义1、概念的各种提法:(1)外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5-6页(2)中国旅游界的定义,见教材p6-7页(3)旅游定义包含的内容旅游的异地性旅游的时间性旅游活动是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旅游的综合性 2、旅游的定义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给旅游下个定义。 旅游是在社会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以游览娱乐为主要目的,在异地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暂时停留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3、旅游活动的三大因素(1)旅游主体:指具有各种欲望和动

4、机的旅游者。(2)旅游客体:即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等。(3)旅游媒体:包括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景区、商店等五、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有“步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广泛。3、旅游:是一种排除功利目的的旅行和游览相结合,以获得精神愉快感受的消遣性、娱乐性的社会活动。六、旅游的内容请同学们根据晓东和妈妈的这次长白山之旅,总结出旅游的内容。旅游活动的六大内容:食、住、行、游、娱、购第一章 旅游概论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属性 第四节 旅游的特点与类型教 案 设

5、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旅游的本质属性。掌握旅游的特点和类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区分旅游的不同类型的能力。3、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建立自信心。教材分析:1、重 点:理解和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及旅游的类型。2、难 点:对旅游的特点和对旅游的不同分类标准的不同类型的理解。3、关 键: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及多种类型。教学方法:1、教法分析:讲授法、启发教学法 2、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课时计划:二个课时教学过程:提 问:教师提问,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学生通过思考巩固上节内容1、旅游的定义是什么?2、旅游的内容包括什么?通过教师分析引发学生思考,进而

6、做出总结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那么,其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当今社会的旅游又具有什么性质呢?一、旅游的本质就是综合性的审美活动。旅游包括离开居住地的旅行过程和在异地的逗留过程。旅游的目的就是到异地观赏神奇而又神秘的大自然风光和购买异地的特产及纪念品。通过旅游活动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增长见识,体验到的是自信、充实、舒畅、欢乐、自豪等情感。二、旅游的属性1旅游的基本属性:(1)、消费属性,即旅游是消费,包括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景区门票费、购物费等(2)、休闲属性,即行走、游玩、购物、娱乐等。2、旅游的社会属性(1)、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7、(2)、旅游活动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社会活动(3)、旅游活动是一种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3、旅游的文化属性(1)、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2)、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化身(3)、旅游设施和管理服务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自我表现形式4、旅游的经济属性从旅游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因素对旅游者的产生和各国旅游活动的发展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旅游的特点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消费形式和活动方式,同一般消费或社会活动相比较,既有类同之处,又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那么,当今社会的旅游具有什么特点呢? 1、 异地性,旅游是旅游者离开自己的居住

8、地前往异地他乡的一种消费休闲的活动。2、 流动性,即必须借助各种交通工具进行空间的移动。3、 综合性,即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乐等。4、 普及性,只要条件许可,不论是谁都可以去旅游。5、 季节性,季节不同,自然景观不一样。四、旅游的类型(一)、按旅游区域划分1、国内旅游:指旅游者在其居住国境内进行的旅游。包括(1)、地方性游览;祥见p14(2)、区域性旅游;祥见p14(3)、全国性旅游三种形式。祥见p142、国际旅游:指旅游者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旅游,分为:(1)跨国旅游祥,见p14(2)洲际旅游祥,见p14(3)环球旅游,祥见p14(二)、按旅游目的划分1、观光旅游,祥见p15

9、2、度假旅游,祥见p153、公务旅游,祥见p154、宗教旅游,祥见p155、购物旅游,祥见p156、文化旅游,祥见p157、探险旅游,祥见p16(三)、新型旅游1、生态旅游,祥见p162、乡村旅游,祥见p163、工业旅游,祥见p16-17小结:旅游具有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和消费属性。这些属性都在不同层面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同时,旅游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参与性和季节性的特点。掌握旅游的类型对同学们掌握旅游的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将旅游活动划分为多种类型。因此,在划分旅游活动的类型时,要全面考虑。对新型旅游类型需着重掌握。作业:1、旅游有哪些特点?2、按区域划分,

10、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3、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第一章 旅游概论第五节 旅游组织教 案 设 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旅游的组织。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及世界旅游组织有所认识。3、德育目标,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养成。教材分析:1、重 点:掌握旅游的组织。 2、难 点:对旅游的组织的理解。 3、关 键:掌握国内外旅游组织的职能。教学方法:1、教法分析:讲授法 2、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课时计划:二个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复习,复习上节课内容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2、旅游的特点是什么?3、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4、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哪些类型?导入新课,提问你所了解

11、的旅游组织都有哪些呢?旅游组织:见p17按职能范围为划分标准,分为1、国际性的旅游组织,如,世界旅游组织2、国家性旅游组织,如,国家旅游局3、地方性旅游组织,如,地方旅游局按职能性质为划分标准,分为1、旅游行政组织,2、旅游行业组织,一、国际性的旅游组织1、世界旅游组织 联合国组织所属的全球唯一的政府间旅游组织,是一个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国际性最高权力决策机构。2、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是一个民间性、行业性的国际旅游组织。其成员有国家旅游组织,也有各种旅游协会和旅游企业等。3、国际旅游科学专家协会成立于1951年5月、旅游评论,是一个民间性的学术团体。4、世界旅行社协会 成立于1949年,是一个民间

12、性的国际旅游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5、国际旅馆协会 是一个民间性的国际旅游组织,成立于1947年,总部设在巴黎。二、我国的旅游组织1、旅游行政管理机构1)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局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直属的主管全国旅游行业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下设7个职能司(室)和纪检组、监察局。2)省(直辖市、自治区)旅游局3)县(市)旅游局2、旅游行业组织1)中国旅游协会该协会成立于1986年1月,是一个全国性、社团性的旅游行业组织。其成员为团体会员,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2)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协会成立于1986年2月,其成员来自以国内外旅游这位主要客源的各种档次的星级饭店以及饭店管

13、理公司、地方性饭店协会、饭店用品供应厂商等相关单位。协会挂靠国家旅游局。3、旅游学术团体 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从事旅游文学和旅游文化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于1990年成为中国旅游协会的专业组织。 小结:掌握国际性的旅游组织及其功能、我国的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对于同学学习相关旅游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节课需要同学们掌握国家及我国的旅游组织的相关内容和知识。作业:1、国际性的旅游组织主要的有哪些?各具有哪些功能?2、我国的旅游组织主要有哪些?各具有哪些功能?第一章 旅游概论第六节 旅游学与旅游概论教 案 设 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学的科学体系、

14、研究方向、和任务;旅游概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教材分析: 1、重 点,旅游学的科学体系、研究方向、和任务;旅游概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难 点,旅游学的科学体系、研究方向、和任务。 3、关 键,旅游概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1、教法分析,讲授法、 2、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课时计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1、国际性的旅游组织主要的有哪些?各具有哪些功能?2、我国的旅游组织主要有哪些?各具有哪些功能?导入新课:一、 旅游学的科学体系、研究方向和任务1、 旅游学的科学体系, 旅游学是一门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以研究旅游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旅游活动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介绍发展旅游的政策与法规,研究旅游的本质属性、运行关系、内外条件、社会影响和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