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9933837060.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30205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配993383706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配993383706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配993383706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配993383706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配993383706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配9933837060.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政治考点解读:经济常识分配一,分配什么?1国民收入:是指用货币表示的在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国民收入作为净产值,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2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考点21国民收入经过复杂的分配过程,按其最终用途,一部分用于积累,一部分用于消费。2积累:(1)扩大再生产(主要部分)(建工厂,修铁路,兴修水利等基础设施);(2)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建学校,建医院,建剧场等公共设施);(3)社会物资储备(应付战争、自然灾害等)。3消费:(1)公共消费(国家行政,国

2、防,科教文卫事业,社会保障等);(2)个人消费(消费的主要部分)。4正确认识和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必要性和重要性: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国民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之一。正确处理这一关系,才能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以及结构的优化,才能既保证生产的扩大,又保证人民生活的改善,从而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积累和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可以相五促进。对立性主要体现在二者所体现的利益关系不同。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消费代表经济活动参加者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的眼前利益,在国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怎样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

3、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二者不可偏废;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二,分配的主体、国家-财政收入1 财政的含义。财政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它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财政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和地方预算组成,两者构成国家预算体系。3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国家通过税、利、债、费四种形式,组织收入,筹集资金

4、,形成财政收人。同时国家又要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形成财政支出。按具体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和其他支出。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反映政府的政策。通过财政支出,国家的各种职能才能得以实现。4财政收支状况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节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如果节余过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意味着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支大于收,形成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是有害还是有利。一般说来,财政赤字过大会引发通货膨胀;但近年来,我国运用适

5、度的财政赤字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5财政的作用:第一,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第二,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面发展。第三,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第四,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五,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6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7财政收人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在社会总产值中,最终有多少成为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要通过现的分配过程,所以财政收入还要受分配政策的

6、制约,并非国家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应统筹兼顾,综合考虑。8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9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人形式的主要标志。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税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是指税收是永远不变的,而是指征税对象和税率是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

7、定的,不能随意改变。因此,税收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这集中体现了税收的权威性。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没有依法向国家缴纳税款,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不同点在于违反税法的手段、方式不同。偷税、骗税采用的方式较隐蔽,而欠税、抗税则比较直接明显。10主要违反税法的行为:(1)偷税:方式:欺骗、隐瞒。表现:仿造、涂改、销毁帐簿和票据;少报应税项目、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等。(2)欠税:关键词:纳税期限。(3)骗税:方式:欺骗。主要目的:骗取国家税收优惠,集中

8、表现在出口退税方面。(4)抗税:方式:暴力、威胁。目的:拒不缴纳税款。11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而不是加重企业和人民的负担。所以,我国税收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个人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的关系。国家把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以税收的形式集中起来,用于不同方面的建设,都是为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12我国税收的作用:第一,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第二,

9、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第三,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13国民收入、财政收入、税收收入三者的关系: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税收是财政收入中最基本、最稳定可靠的形式,税收过程就是国家组织筹集财政收入的过程,也是国民收人的分配过程。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有重要作用。在财政收支和税收征管中都要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财政和税收都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吕标的重要调节手段。14纳税人的含义和决定因素。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15主要税种:(

10、1)增殖税: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2)营业税,对营业额(销售额)征税,是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税种。(3)消费税: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税。(4)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纯收益额征税,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一个重要税种。(5)个人所得税: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佂收的一种税,它对调节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有重要的作用。16“纳税人” 意识是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相统一的意识。一方面,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另一方面,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17公民必须自觉履行依法纳税义务的原因:第一,社会

11、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劳动人民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公民只有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国家的各种职能才能得以实现。第二,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都享受着国家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享受服务就必须承担义务。有偷税等行为的人,不仅是违法的人,也是缺乏责任心和不讲道德的人。18公民如何树立纳税人意识。(1)作为纳税人,应把为国纳税引以自豪,将自觉纳税看成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青年学生一旦成为纳税人就要自觉纳税。(2)每个公民都应该以纳税人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

12、(3)必须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4)向不能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及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个人-取得劳动报酬或根据生产要素取得收入、企业-利润三,分配方式、 初次分配1、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2、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 适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4、 完善和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基本分配制度、 二次分配-再分配-国家的宏观调控以避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1、 在初次分配中要注重公平,在再次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2、 保护居民的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3、 进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税负同时增加居民收入4、 加强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5、 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6、 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7、 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就业四,总结1, 根本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2, 根本手段: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3, 现实措施:深化收经济体制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