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301872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课第二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 【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能够阐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了解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理解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理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等特定功能。【学法指导】1采用例举的方法搜集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对文化发展的具体影响,分析它们对文化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2互助学习的方法互助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针对本课内容,可以采取互助辩论的形式,即同学们自愿组成小组,每两个组结成对子,针对教材中需要辩论的观点,进行有准备的辩论。如对我国古代教

2、育思想两种观点的辩论,每个小组既当正方、又当反方,从不同角度进行辩论,有助于同学们全面理解此观点。3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本框题需要深入学习的内容很多,如对文化传承的正确认识、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等。如果有时间,几个同学可以组成小组,针对其中某个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知识梳理】(一)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承袭传统,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抛弃民族的传统而重新开始。继承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步吸收、融化、创造的过程。没有一个人会“全盘”接受前代的文化遗产

3、,总是有所选择、有所弃取,批判地继承。进一步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认同,对传统文化的超越是在不断前进中的超越。任何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任何对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是立足于现实的土壤,着眼于当前,面向未来,使之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过程观: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二)建立对待传统文化的全面、正确的态度由于中国传统

4、文化本身存在着种种不同性质的成分,因此,我们要以三种不同态度对待它:第一种态度:即全面继承,大力发扬从总体来看,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大公无私、顾全大局、忧国忧民、舍己为国、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尊、自强、自信、自立、自主以及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自强不息精神;正直、善良、诚实、守信、互敬互爱、廉洁奉公以及追求人格、气节、情操的崇尚道德精神;不满腐朽黑暗、痛恨贪官污吏、反抗压迫剥削以及向往民主、自由、平等、和平、幸福生活的民主自由精神;务求实效,讲求事功、实事求是、虚实相生、阴阳互变、相辅相成、知行合一的唯物辩证精神;强调人伦关系,主张团结

5、友爱、宽容大度,强调个人在不同人际关系中所应遵守的道德和所承担的义务。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应该继承。第二种态度:在批判、改造的基础上继承继承传统文化,应是辩证地批判继承,而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继承。继承不是无条件的,是经过批判来继承的。批判是条件,继承是目的,发展是更重要的目的。毛泽东同志认为: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如何对待文化问题,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全面的历史的方法”,即“古今中外法”。他说:“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

6、就是中国和外国,己方和彼方”。“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问题发生的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第三种态度:对于有些内容应该坚决摒弃如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服从,从而形成旧家长式的绝对权威、夫妇间权利的不平等、师傅对徒工的剥削等现象;还有经过多年的社会思想变革,虽已被摒弃、但并未完全绝迹的现象,如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封建迷信等。对于这类有害的传统风俗,在现实中是应该坚决废除的。采取三种不同态度,目的就是防止那种盲目否定或全盘继承的一刀切的错误做法。(三)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

7、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和工具,是人类精神活动和精神生产的宝贵文化成果。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结果是物质的丰富,从而为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来发挥其社会功能和价值,促进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为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改善了文化传播的广度

8、、深度和速度,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四)(学案)如何理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首先,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文化传统的功能。人类文化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只能通过学习而获得,不能通过遗传方式获得,这就决定了人类文化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与人类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说人类的繁殖过程是人类种族的传递、保存和延续过程,那么,教育则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保存和延续过程。同时,教育对人类文化有活化作用,即将储存形态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文化,这一过程的完成,除了教育,别无他法。任何一种文化只有通过教育完成了这种转化,才能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它的生命力和价值,才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

9、面。其次,教育具有选择、整理文化传统的功能。自从教育产生之后,教育选择文化的功能就日益突出。教育选择文化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选择教育内容;选择教师;选择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教育对文化选择的同时,它同样也整理着文化。教育通过选择和整理,使得人类文化去伪存真,逐步系统化,其精华得以突出,从而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再次,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和更新创造的途径很多,如移民、战争、贸易往来等,但教育是最有效、最积极的途径。通过教育来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去其劣质,求其精华,因而最为有效。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年一代,他们容易接受新的

10、观念和文化模式,这种心理趋势对吸收和融合外民族文化是极为有利的。【典例分析】例题1: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这段话体现出的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A继承就是承袭传统B发展就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选项A、B割裂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就是承袭传统”没有认识到继承

11、要有所淘汰,要批判地继承;“发展就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没有认识到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选项c是错误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例题2:对文化继承的正确认识是( )A全面继承传统文化B坚决摒弃传统文化C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D一半继承,一半摒弃解析:全面继承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决摒弃的是有害的传统风习。文化传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文化。所以,正确选项是C。例题3: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结晶,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当今网络传播对文化发展来说,比以往每一次传播手段更新,在

12、更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文化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上述内容体现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由于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资源的收集、选择、储存的手段和方式,因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所以,选项是正确,选项是错误选项,选项回答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题目不相符合。本题答案为B。【自评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2005年

13、3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与美国宇航局负责人在华盛顿签署合作协议。按照协议,教科文组织将利用美国宇航局空间技术加强对世界遗产地的保护。该项合作将促进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利用宇航技术、遥感数据和科学成果,提高有关保护工作的效率。上述材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ABCD2集艺术家和科学家于一身的达芬奇曾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达芬奇的观点表明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是( )A科技是艺术发展的源泉B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C科技是艺术

14、创新的动力D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反映当时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控制中国的帝国主义文化;又有反映封建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封建文化,还有与帝国主义、封建文化性质根本不同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发展。这表明( )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代表新旧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旧文化的斗争,深刻影响着文化的进步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是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ABCD41978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15、上。从此,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新时期我国社会各项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我们党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同邓小平关于发展先进文化方面的改革开放思想是分不开的。这表明( )思想运动对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文化发展会对思想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思想运动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运动能够催生社会的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ABCD5信息传播媒体的变革,引起了教育方式的变革。当代电子传媒的迅速发展必将引起课程教材的载体、编制方法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对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文化传承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教育方式的变革将改变其对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等特定功能的具体方式教育方式的变革只会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作用教育方式的变革将从根本上改变其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ABCD(二)非选择题1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推进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我们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请用有关文化的观点,分析说明江泽民同志强调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原因。2有人认为“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