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历史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题北师大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230058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历史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题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历史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题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历史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题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历史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题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历史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题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历史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题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020届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大题,32小题,总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

2、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单顶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你若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遗址,应到 A元谋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北京人遗址2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你认为属于儒家组的观点是 A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3公

3、元前后,在下图中这条要道的东两两端各有一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A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B大汉帝国和东罗马帝国C大汉帝国和古代希腊D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4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A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B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选贤任能,爱惜人才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基础5杨家将的故事讲述了“澶渊之盟”订立前我国哪两个政权之间的争战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金 C北宋与丁夏 D南宋与金6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只开上海作为通商口岸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7某

4、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两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 A道光帝 B张之洞 C李鸿章 D袁世凯8右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92020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 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华东地区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党的创立,开天辟地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101933年,一位实习记

5、者先后游历了中国、苏联、美国和日本,发出了以下四篇报导。但有两篇报导出现史实错误,它们是 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A B C D11国书是指国家间往来或共同议定的文本,也指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公使时,由国家元首署名递交给所驻国家元首的文本。根据右图判断,携带此国书的大使应派驻 A美国 B日本 C苏联 D俄罗斯12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成立了新中国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实行了三大改造 D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3右图是

6、根据苏州市某县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对此,你的正确判断是 A水稻生产实现大丰收 B王进喜作出重要贡献 C土地改革成效显著 D该年数据不可信14邓小平是我党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以下与邓小平有关的是 领导南昌起义 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A B C D151417世纪,世界历史在欧洲的推动下,开始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中,搭配不正确的是A神曲的作者但丁B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一一一新航路的开辟C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文艺复兴D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16以比较的方法评价

7、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17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从偏远之地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汽车、轮船的出现C瓦特改良蒸汽机 D内燃机的发明18第一批手机只能用来接打电话,网络出现时信息只能在电脑之间传输,目前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这表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的特点是 A促进了世界联系的加强 B科技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C

8、新技术引起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D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19慕尼黑会议后,丘吉尔曾对张伯伦说:“让你在战争与耻辱之间做一个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以下史实中证实丘吉尔预言成真的是 A德国占领苏台德区B德国突袭波兰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苏德战争爆发20小明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有一张不小心被污损的邮票(见右图)。 根据相关信息推断,邮票上被污损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A世界卫生 B世界石油 C世界贸易 D世界经济二、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这是中国商船到达该地区的最早记载。22193

9、5年,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23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广州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24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但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25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他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26在斯大林模式下,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在战国七雄中,位处最西的是 国,最东的是 国。28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的陆上交通工具分别是 和 。291922年,关于中国问题的 签订,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

10、供了方便。 1945年,美苏英三国在苏联召开 ,苏联以获取在华利益为代价,同意参加对日作战。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同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

11、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请回答:(1)材料中“仁”的思想到战国时期获得了怎样的发展?(1分)(2)根据材料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的内涵是什么?(2分)(3)请从古代中外友好交往史上举出三个重要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3分)31小青同学绘制了中华民族复兴示意图(见右图)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小青同学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复 兴之路上迈上的个重要台阶,主要理由是这 场革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这里所 说的“历史性巨变”主要指什么?(1分)(2)新中国成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准备了怎样的基本条件?(

12、2分)(3)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新的革命起点”,“(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里所说的“新的革命”是指什么?“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又被称作什么?(2分)(4)“民族复兴,任重道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你认为未来要迈上的一个重要台阶是什么?(1分)32阅读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获胜演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割断。” 材料二: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隶制度解除之后,那时还没有汽车和飞机,像她一样的人仅仅因为肤色和性别就被挡在参与投票的大门之外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请同答:(1)奥巴马在上述演说材料中涉及到美国哪三次国家危机?(3分)(2)美国是如何解决第二次国家危机的?这次解决的成功在政治方面对美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3)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有人认为他的当选与林肯有关,为什么?(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