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术.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2296291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心理治疗术激怒疗法: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阌王得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治好,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文挚推辞不过,只得应允。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齐王见文挚恭请不到,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施,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用粗野话语激怒齐王。齐王实在忍耐不住了,便起身大骂文挚,一怒一骂,郁闷一泻,齐王的忧郁症也

2、好了。可惜太子和王后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齐阌王还是把他杀了。但文挚对症下药,采用激怒病人的治疗手段,却治好了齐王的忧郁症,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心理疗法的典型范例。 小明分析-按照弗祖的说法,抑郁症是力比多能力内投,转向对内攻击的过程。名医文挚做替代性客体,引诱齐王内射的有害物投射出来,认同了他的投射出的情绪,用反移情做治疗,自然恢复心理能量的平衡,如果是荣格做这个案例会用游戏或仪式转移置换能量吧。 逗笑疗法: 清代有一位巡按大人,患有精神抑郁症,终日愁眉不展,闷闷不乐。几经治疗,终不见效,病情却一天天的严重。经人举荐,一位老中医前往诊治。老中医望闻问切后,对巡按大人说:“你得的是月经不调症,

3、调养调养就好了。”巡按大人听了捧腹大笑,感到这是个糊涂医生,怎么连男女都分不清。自后,每想起此事,仍不禁暗自发笑,久而久之,抑郁症竟好了。一年之后,老中医又与巡按大人相遇,这才对他说:“君昔日所患之病是郁则气结,并无良药,但如果心情愉快,笑口常开,气则疏结通达,便能不治而愈。你的病就是在一次次开怀欢笑中不药而治的。”巡按这才恍然大悟,连忙道谢。 小明分析-用荣格的眼睛看这个案例,大概这位巡抚大人是一个认同父亲之名的人,用拉康的观点看,巡抚大人的阳具缺失了,或许是在官场上自恋受挫,老中医用暗示疗法或许激活了他自体中的阿尼玛原型,结果还是恢复了平衡。 痛苦疗法: 明朝有个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勤奋

4、好学,头一年考上了秀才,第二年乡试,又中了举人,第三年会试,又中进士。喜讯连年不断传来,他的父亲逢人便夸,每夸必笑,而且每次都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成了狂笑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有效果。李大谏不得已便请某御医治疗。御医思考良久,才对李说:“病可以治,不过有失敬之处,还请多加原谅。”李说:“谨尊医命,不敢有违。”御医随即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说:“你的儿子因患急病,不幸去世了。” 李大谏的父亲听到噩耗后,顿时哭得死去活来。由于悲痛过度,狂笑的症状也就止住了。不久,御医又派人告诉李的父亲说:“你儿死后,幸遇太医妙手回春,起死回升被救活了。”李的父亲听了又止住了悲痛。就这样,历时十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好了。 小明分析-李大谏的父亲大概认同了儿子以及儿子所代表的身后的一大堆的精英人群,内射的精英大概无法消化吧,自体中的自恋部分被过度满足,以至于陷入镜像反映,当然,镜子中的这个人若空了,自然自体也就无法继续过度自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