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阶段分析-岑逻彬.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29385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阶段分析-岑逻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阶段分析-岑逻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阶段分析-岑逻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阶段分析-岑逻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阶段分析-岑逻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阶段分析-岑逻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阶段分析-岑逻彬.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基本阶段分析09223150 岑逻彬 患者,男性,18岁,中学生。患病三年。三年来目光不敢与人相对,否则就惊恐万状,因此而来求询。原来该学生在三年前被发现患了近视,因而去配了眼镜,但配了眼镜迟迟不敢戴,怕别人笑话。某日上课时,因感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模糊不清,而试着第一次戴上了眼镜,谁知这时老师正好回转身,无意中看了该学生一眼,他在与老师目光相对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内心一阵莫名其妙的恐惧,因而赶快低头,但仍然心跳不已。此后再也不敢与老师目光对视。为了回避老师的目光,他由前排座位调到后排,但仍不敢抬头看黑板,总觉得一抬头会与老师目光相对。后来发展到进教室内心即感到忐突不安,自己形容

2、“简直像在法庭上受审判一样”。不久,他的恐惧扩大到怕见其他老师、同学、以至所有人的目光,继而又发展到怕与电视、电影荧屏上的人相视,最后竟连回想起与别人目光相视时的情景,都会感到,心惊肉跳。他想控制自己不看别人,如走路;吃饭都低着头,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但是在他的思想中却是越是害怕越是渴望想要与别人对视。偶而真的与别人目光对视了,他就紧张害怕到浑身发抖,面部肌肉抽搐,为此他痛苦不已,曾想弄瞎自己的双眼,也曾想轻生,但却下不了决心。一、问题探索阶段1.为建立良好的资访关系,在进入正式的咨询和治疗后,我会选择以倾听患者的诉说为主,以掌握更多的资料信息。2.从案例中了解到:(1)“三年来目光不敢与人相

3、对,否则就惊恐万状”,则患者病前可能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2)“偶而真的与别人目光对视了,他就紧张害怕到浑身发抖,面部肌肉抽搐”则恐怖发作时,有明显的神经紊乱的症状。(3)“他想控制自己不看别人,如走路;吃饭都低着头,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但是在他的思想中却是越是害怕越是渴望想要与别人对视”则对引起恐怖反应的处境、物体和人际交往采取极力回避的态度,尽管知道回避是没有必要的,但仍然无法控制地要选择逃避。(4)“他的恐惧扩大到怕见其他老师、同学、以至所有人的目光,继而又发展到怕与电视、电影荧屏上的人相视,最后竟连回想起与别人目光相视时的情景,都会感到,心惊肉跳。”可见这恐惧已

4、经妨碍了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综合分析以上的资料,问题为该患者患有对视恐怖症。3.患者该病发生的可能的原因进行评估:(1)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患者当初被老师无意间看了一眼,就对相视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2)患者正是青春期,自我意识尚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发展不良,造成恐惧。(3)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和教养模式,以及亲子关系都对一个人的性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其成长过程中,一些关键事件的处理上如若出现问题并未有及时弥补,有可能留下后患。(4)可能是遗传因素。二、目标设

5、定阶段根据以上的评估,同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直接目标:帮助患者转变观念,使患者学会理解、谅解自己,再帮助患者对自身存在的症状采取顺其自然、不强行压制的态度,降低内心的焦虑、抑郁状态和逆反心理的负性作用。2.中间目标:鼓励患者大胆与周围人群接触,记住接触中的点滴进步以增强自信心,帮助患者消除敏感多疑的不良心态。3.终极目标:患者像正常人一样能与他人对视。三、方案探讨阶段根据评估与诊断和患者的家庭背景与来访者的期望提出相应的方案。将提出的方案与其家人协商,得出最适合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以系统脱敏方案二:行为调节法然后与患者家属协商选择方案一。四、治疗行动阶段系统脱敏来治疗。第一次咨询

6、:协助患者照镜子3次以上,在镜子中与自己对视,并对着自己微笑,使自己放松,表情自然;也在镜子里正视自己,也就逐渐会习惯于与别人对视。布置作业:以后每天都要照镜子,与今天一样。从而使患者帮助患者转变观念,学会理解、谅解自己。第二次咨询:协助患者用深呼吸克服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借以克服自己的胡思乱想。通过调节呼吸影响身体各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之变得有节律。布置作业:每天进行12个小时体育锻炼,从而解除精神的紧张。从而使患者对自身存在的症状采取顺其自然、不强行压制的态度。第三次咨询:“撒豆实验”,既有趣又有治疗作用:将110个豆子撒在盘中,每次数目不等(由咨询师来撒豆),自己立即说出豆子数目,记录所用时间和正确与否。布置作业:每天坚持做,从10分钟开始,时间逐渐延长,当达到错误减少,反应迅速准确的程度时,就标志着你已经能够在别人的注视下集中注意力了。在1小时内,错误少于5次即可。并且向亲属及好友诉说自己的“病症”,并让他们帮助自己克服对视恐怖,敢于向别人说,就是治疗的开始。五、评估结束阶段我把咨询治疗过程分为三次进行,咨询结束时,告诉患者家属要协助患者完成所布置的作业。通过在患者家属处得到的对患者近期表现的进行评价情况,根据评价情况对整个治疗过程评估,并决定是否该继续治疗。资访关系结束后,留意患者,打听关于患者的情况,以确保患者已经能像正常人一样能与他人对视,正常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