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1单元译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2289747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1单元译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1单元译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1单元译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1单元译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21单元译文.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一单元】魏徵敢谏【原文】魏徵状貌不逾(超过)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特指皇帝到某地去)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不已(停止),鹞竟死怀中。(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回人主意:使国君的主意改变;人主,国君。犯颜苦谏:冒犯皇上的脸色极力规劝。霁(J)威:收敛威势。上:指唐太宗李世民。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境内。严:盛。畏卿嗔(chn):怕你批评。鹞:鹰的一种。 【译文】魏徵的形体容貌不超过中等人,然而有魄力与谋

2、略,善于使皇上改变主意,往往冒犯(皇上的)脸色而竭力规劝。有时碰上皇上发怒,魏徵神态脸色不变,皇上也因此收敛了威势。他曾经对皇上说:“有人说皇上要到南山(去游乐),宫外都盛装完毕,可最终不出发,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着说:“开始确有这心意,(但是)怕你批评,所以中途停止了。”皇上曾经得到一只极好的鹞鹰,自己放在手臂上(欣赏),远远地看见魏徵进来,(便把鹞鹰)藏在胸怀中,魏徵(故意)不停地禀报事情,鹞鹰最终死在皇上的怀中。 唐太宗论“三镜”【原文】太宗谓侍臣曰:“夫(句首发语词,无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历史)为镜,可以知兴(兴盛)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zhn,我,皇帝自称)常保

3、此三镜,以防己过。” 【注释】侍臣:周围亲近的大臣。 替:衰落。 【译文】唐太宗对周围亲近的大臣说:“用铜做成镜子,可以使衣冠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盛与衰落;用人作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我常常保存这三面镜子,用来防止自己犯过错。” 宋人有酤酒者 【原文】宋人有酤酒者,量酒公平,遇(待)客甚谨(恭敬),为(酿制)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贮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熟悉)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有人)令孺子 怀钱挈(qi,携带)壶而往酤,而狗迎而龁(h,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

4、(shng)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h,咬)之。此人主之所以为(被)蔽(蒙蔽),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注释】酤:同“沽”,卖。不售:卖不出去。 孺子:小孩子。有道之士:有才能之人。 【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量酒很公平,待客人十分恭敬有礼貌,酿制的酒味道很美,(卖酒标志的)旗帜也挂得很高。但是,酒积存着卖不出去,酒变酸了。他对酒酸这件事的原因感到奇怪,(就)问他的熟悉的人杨倩。杨倩问:“你的狗凶猛吗?”回答说:“狗凶猛,那么酒为什么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买酒的)人害怕狗啊。有人叫小孩子带着钱拿着酒壶前往(你那里)买酒,而狗却迎上去咬他,这就是酒变酸卖不出去的原因啊。”国家也有(这样

5、的)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本领想要使国君贤明,那些大臣像猛狗一样迎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国君被蒙蔽,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 管 仲 破 厚 葬【原文】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被)衣裘,材木尽于棺椁(gu古棺材外面的套棺)。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无以:没什么用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作为,行动)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惩罚)夫当(主管)丧者。”未久,厚葬之风已(停止)矣。 【注释】布帛:泛指织物。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戮:侮辱。 【译文】齐国人喜欢不惜财力地经营

6、丧葬,织物都用在了做死人的衣着上,木材都消耗在做棺材上。齐桓公对这一情况感到忧虑,把(忧虑)告诉了管仲,说:“织物都用光了(人们)就没有什么用来遮蔽(身体了),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什么可用来制作防御器材,但不惜财力地经营丧葬的风气不能停息,怎样禁止这种风气呢?”管仲回答说:“凡是人们有做什么事,不是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棺材超过规定的限度的(就要)侮辱那个尸体,惩罚主办丧事的人。”没多久,不惜财力地经营丧葬的风气就止住了。 邹君好服长缨【原文】邹君好服长缨,左右(周围的大臣)皆服长缨。缨甚贵,邹君患之,问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服,是以(因此)贵。君因先自断其缨

7、而出,国中皆不服长缨。”君不能下令为百姓服度以禁之,唯断缨出以示民,是先戮以莅民也。 【注释】邹:春秋时的一个小国。服长缨(yng):佩带有长带子的帽子。出:出宫。服度:服从规定。戮:(l):辱;此指受点委屈。莅民:亲近百姓。 【译文】邹国国君喜欢佩带有长带子的帽子,周围大臣(也)都戴有长帽带的帽子,帽带很昂贵。邹君对此感到忧虑,问周围大臣。周围大臣说:“国君喜欢佩带(这种帽子),百姓也都跟着佩带,因此价格昂贵。”邹君于是先把自己的帽带割断,走出宫去,邹国中都不戴长帽带的帽子了。”国君不能下令定出百姓服从的规定来加以禁止,只有割断带子出宫让百姓看,这是先委屈自己来亲近百姓啊。 犬 救 幼 女【

8、原文】呈贡县村民畜(养)一犬,甚驯(温顺)。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b,靠近)暮负(背着)薪归,女与犬俱不见,母惊怖万状,奔走号呼,竟(终)不见女。邻里相(指代幼女母亲)助,亦无济(成)。是夜举家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里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于旁,乃(才)不死。此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奇之。 【注释】呈贡县:古县名,今云南境内。未时:约相当于今之下午二时左右。雍正:清朝皇帝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 【译文】呈贡县村民养了一只狗.很温驯。母亲下午二时左右上山打柴,(她的)小女儿跟不上她,落在母亲后面了一里左右。 一会儿天降大雪,母亲在傍晚背着柴回家,女儿和狗都不见了.母亲害怕极了,(在村中)来回奔跑大声呼喊,最终找不到女儿。邻里帮助她(找寻),还是不成功。这天晚上全家悲伤得要死,认为女儿可能淹死在水里,可能被狼狗吃了。天刚亮,(母亲)又邀请邻居帮助寻找女儿.见到女孩躺在大树下,狗亲热地靠在她的身旁,(女孩)才没有死。这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县里的人没有不认为这事奇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