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2289532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杭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杭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杭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杭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docx(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防震减灾 “十三五”规划2016 年 10 月前言1一、背景与基础2(一) 规划背景2(二) 发展现状4(三) 存在问题6(四) 面临形势8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9(一) 指导思想9(二) 发展战略10(三) 发展目标11三、主要任务1 2(一) 抓紧抓好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1 2(二) 加强以城市为重点的震灾预防体系建设1 3(三) 落实以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为重点的紧急救援系统建设1 4(四) 建设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体系1 5四、重点领域1 6(一) 全市地震监测系统优化改造16(二) 全市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16(三) 地震灾害预测与地震小区划系统升级改造1 7(四) 地震应急

2、救援体系建设17(五)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网络建设1 8五、保障措施1 8(一) 加强法制管理18(二)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19(三) 落实建设经费19(四) 统筹协调相关部门19(五) 鼓励支持研究开发19 1前言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平安杭 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全面改善 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基础能 力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全市综合抵御地震灾害能力,结合经济 社会发展需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分析了当前杭州市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

3、工作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重点 工作领域,用以指导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也是各区县人民政府制定本 行政区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编制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 (2006-2020 年 )、浙江省防震 减灾条例、浙江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浙江省地震监测预报规 划 ( 2015 年-2020 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 的意见(浙政发201066 号 )和杭州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2011-2020 ) 等。本规划年限为 2016 年2020 年。 1一、背景与基础( 一 ) 规划背景杭州是浙江省省会

4、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区。面积 16596 平方千米,2015 年 常住人口突破 900 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达到 721 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 米 543 人。2015 年全市生产总值 10053 亿元, 占全省五分之一以上。地震灾害是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严重威胁,预防地震灾害是城市建设 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2008 年汶川、2010 年玉树、2013 年雅安、2014 年鲁甸和景谷等近期发生在我国的 6.0 级以上地震说明,防震减灾是抵御 地震灾害极重要的措施和手段。杭州及其邻区具有发生 5 6 级地震的区域地震构造背景。据历史文

5、献记载,公元 929 年杭州曾发生过一次 5 级破坏性地震,在邻近的富阳和 海宁盐官分别于 1855 年和 1867 年各发生过 4 .7 级左右地震。距离杭州 直线距离 1000 公里以内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日本、台湾等历史上多次 发生过 6 级以上地震,距杭州 300 公里以内的苏皖地区发生过较多 5 级以 上、6 级以下地震,杭州均有震感。2006 年,国务院关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 2006-2020 ) 判定 结果和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 国发办200654 号 ) 将杭州市列为全 国 ( 2006-2020 )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2016 年版中国地震烈度区划 图 已将杭

6、州市大部分主城区抗震设防等级由原来的 6 度调整为 7 度。2随着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和财富更趋密集, 高层建筑和重大工程大量涌现,城市表现出更高的灾害脆弱性,即使一些 低震级地震也存在着给城市带来灾害的风险,而且,低烈度区也存在发生 高烈度地震的风险。近年来,杭州市在应急管理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方面,杭州市各部门先后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规划。 包括杭州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杭州城市地质调查、 杭州市城市防灾规划研究、杭州市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布局规划等等, 为本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和科学依据。编制本规划是贯彻履行中华

7、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防震减灾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 策的需要,也是保障城市安全的需要。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 国发办201018 号 ),认真做好防震 减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浙江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1066 号 ) 中明确将制定实施防震减灾规划列为各地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 通过编制和实施本规划,可以统筹、协调、指导全市的防震减灾工作,达 到抵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保障城市建设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 二 ) 发展现状“十二五”期

8、间,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 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按照“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 强化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防震减灾工作要求,全市防震减灾工 作体系基本形成。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 快速推进,全市防震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1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十二五”期间,杭州市及区、县 (市) 各级政府重视对防震减灾工 作的领导和机构建设。市和区、县 (市) 明确了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区、 县 (市) 在科技局增挂地震局牌子,落实了工作人员,加强了地震工作部 门的行政职能,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基本形成。2全市地震监测技术水平有效提升完

9、善现代化地震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及时更新地震监测 分析软件,进一步完善地震发生后的电话、短信等报警手段,达到有效监 测地震,对地震灾害快速响应的要求。加强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建设和管 理。按省数字前兆台网建设要求,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丰富全市地震预报 前兆技术手段,建成前兆观测网络,不断提高全市地震前兆台网技术装备 和测报水平。建设 GNNS 大地形变监测台网和强震监测台网。完善杭州市现有 GNNS 台站和强震台站的建设,初步建成 GNNS 大地和强震监测台网形变和强震4监测台网,提高了全市地震监测和震害快速评估能力。大力推进“三网一员”队伍建设。以群测群防地震应急为重点,发挥 地震宏观

10、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社区防 震减灾助理员作用,逐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 系。3 以城市为重点的震灾预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市和各区、县 (市) 都建立了 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 组,负责防震减灾工作的日常领导、协调和指导,依法履行防震减灾行政 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 浙江省的相关法规要求,开展了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加强工程 建设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提高我市抗震设防水平。4城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修订完善了市和重点区、县

11、 (市) 两级政府的地震应急预案并编制应 急预案操作手册。以“预案”为指导,以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为主 体的市抗震救灾指挥应急工作体系初步建立。全市投入 300 余万元建设了 震害预测和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对以杭州市老城为主的区域,构建应用于 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对策制定的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实现快速传递、高效 处理地震应急信息,提高应急救灾指挥与决策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震时 的混乱和人员伤亡;利用先进技术和信息设备资源,兼顾地震应急指挥和5地震日常工作两方面的需求,建立了市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完成了杭州市应急疏散 (避难 ) 场所建设规划 (2008-2020 年 )的编制;制定了杭州市应对突

12、发事件应急征用实施办法和杭州市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征用补偿办法;成立了全市地震应急救援队和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地 震应急疏散演练 “六进”,在学校、社区等广泛开展了综合性的地震应急 演练,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5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体系逐步完善从服务于构建 “平安杭州”,提升全市防震减灾社会环境出发,进一 步完善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特色突出、功能齐全、 设备先进、面向社会公众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增强其对学校、 社区和乡镇的辐射功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电影、报纸、刊 物、讲座、展览、街头宣传、夏令营等多种形式普及地震科普知识;积极 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

13、动。根据国、省地震局统一要求,连续三年组织 开展了 “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以及每年度的 “5 12”防灾 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 三 ) 存在问题杭州市防震减灾工作水平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大力提升,但与发达 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城 市整体防震减灾能力还有待提高。1 防震减灾机构和人员力量薄弱6全市尚未建立独立的防震减灾机构,各区县防震减灾人员由区县科技 局工作人员兼任。市级防震机构尚未设立专业的地震监测预报中心等机构, 防震减灾机构和人员队伍亟需加强,个别地方和部门对地震工作不够重视, 领导责任不够明确。2监测台网运行维护能力不足由于历史原因

14、,目前,全市地震监测台网系统主要由市局工作人员负 责日常管理和维护,尚不具备对台站故障进行独立处置和多数类型仪器的 维保能力,台站故障响应和处置效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网整体运 行率。3城乡抗震能力亟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 1980 年代以前建成的城镇房屋建筑还占相当比例,这些建筑普遍未进行抗震设防设计,抗震能力严重不足。在农村,农 民自建房普遍没有采取抗震措施,抗震能力薄弱。各种市政管网、交通、 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部分存在抗震情况不明、抗震能力不足等问题。一 旦发生较大地震,这些抗震薄弱的地区就可能成为重灾区。4应急救援体系尚需完善市、区 (县) 两级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建设和对接尚未完

15、全到位。地震 应急基础数据不够完善,影响震灾损失快速评估结果和辅助决策的准确性 和有效性。专业地震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欠缺,现场救援能力亟待加强。5宣传教育需加强深化7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率不高,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较大。宣传教 育产品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缺乏精品。多数群众防震减灾意识不强, 对防震减灾的认知程度还不够,民众的地震心理承受能力总体较弱,缺乏 自我防护与自救技能的训练。( 四 ) 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贯彻落实修订 后的防震减灾法、国家防震减灾规划 (2006-2020 年 )的关键时期, 防震减灾工作面临新的形势。1震情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国内外重大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近 20 年来,伊朗、日本、中国汶川、 海地、苏门答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产业政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