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doc.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228787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doc.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男性有更年期吗?男女更年期对比男 女激素下降特点 走下坡路式 跳悬崖式更年期表现 微妙,易被忽视 明显围绝经期妇女生理与保健n 围绝经期相关定义n 围绝经期妇女生理性变化n 围绝经期妇女生理表现n 围绝经期妇女常见健康问题n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目标n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相关定义n 围绝经期: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内的时期;可始于40岁,持续1020年。n 绝经:指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n 自然绝经:女性生命中最后一次月经;n 绝经过渡期: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绝经年龄(一般发生在44岁54岁)n 我国城

2、市妇女平均绝经年龄:49.5岁n 我国农村妇女平均绝经年龄:47.5岁绝经的影响因素n 月经初潮:初潮早绝经晚n 婚姻状况与生育:未婚妇女绝经稍提前;首次妊娠及生育年龄越大,绝经越早;哺乳可延缓绝经;n 生活与营养状态:营养不良、素食者绝经早;肥胖、月经过多者绝经推迟;n 口服避孕药:绝经期推迟;n 精神心理因素:生活重大事件影响可早绝经;n 吸烟:主动/被动吸烟者绝经提前;围绝经期妇女生理性变化(1)内分泌的改变-先是卵巢功能衰退(卵巢渐趋停止排卵,剩余卵泡发育差雌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退化;n 促性腺激素的变化:绝经后卵巢性激素水平明显低下,对下丘脑与垂体的负反馈作用削弱,促使FSH、L

3、H均升高;n 雌激素:卵巢萎缩,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n 孕激素:卵巢无排卵,孕酮明显降低;n 雄激素:绝经后雄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总体雄激素水平下降;n 催乳激素:绝经过渡期催乳激素水平升高,绝经后催乳激素水平降低;(2)生殖器官变化n 卵巢:原始卵泡耗竭,卵泡成熟障碍而不排卵,围绝经期后逐渐变小,质地变硬;重量为性成熟期的1/2-1/3;n 子宫:逐渐萎小,宫体:宫颈=1:1,子宫内膜萎缩;n 外阴:阴毛脱落变稀疏,大小阴唇皮下脂肪减少,粘膜变薄 外阴干燥萎缩,阴道口缩窄;n 阴道:粘膜上皮变薄,萎缩,皱壁减少,阴道变窄变短,穹窿消失;阴道呈散在性出血点 光亮而苍白;阴道分泌物减少 性交困

4、难,PH升高易患阴道炎;(3)乳腺n 绝经前期乳腺开始萎缩n 绝经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乳腺逐渐退化,腺泡及部分导管均萎缩;(4)骨重建与骨丢失 女性从35岁开始至绝经骨矿开始丢失,进入围绝经期后,骨量丢失增加,绝经后10年每年骨丢失较多;(5)关节功能 随着人体逐渐老化,关节软骨中胶原纤维逐渐退化,出现断裂及变短,使关节软骨失去弹性,另外过度负荷引起软骨磨损,软骨表面粗糙,相互磨擦,软骨损伤加重;骨骼肌力量的下降使关节稳定性降低,加重软骨磨损;(6)泌尿生殖系统: 雌激素减少致尿道上皮萎缩变薄,血管暴露,尿检查见红细胞;上皮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尿路感染;阴道炎、性交困难;围绝经期妇女临床表现

5、(1)n 月经:月经紊乱,可表现月经稀发、月经频发、不规则出血、月经过多、月经过少;n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潮热、潮红、出汗、眩晕、头疼、手指麻木、感觉异常等n 精神心理:主要包括情绪、记忆及认知功能症状:q 激动易怒、焦虑不安q 情绪低落、抑郁寡欢q 神经质、不能自我控制q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围绝经期妇女临床表现(2)n 体温:双相型体温减少 持续单相型基础体温;体温调节中枢的稳定性改变;n 体型和体重:腰围、腹围、体重增加;n 心脏症状:胸闷、心悸、阵发性心跳加快、心率不齐等;n 皮肤:进入围绝经期后,妇女皮肤变薄、弹性逐渐消失,出现皱纹,特别是身体暴露处,皮肤水份减少;n 毛发:围绝

6、经期常见毛发异常:秃发、白发;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健康问题(1)n 功能性子宫出血病(无排卵型)n 生殖器肿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等)n 骨质疏松症(占25%,低骨量和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n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n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月经、精神心理、血管舒缩功能、心脏表现等)骨质疏松n 据估计:全世界约有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 6070岁女性中约有1/3患有骨质疏松 80岁以上的女性中约有2/3患有骨质疏松n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n 据有关资料统计,骨质疏松的患者中,67%为局限性腰背疼痛,9%为腰

7、背痛伴四肢放射痛,4%腰背痛伴麻木感,10%不仅腰背痛,而且伴有四肢麻木和屈伸腰背时出现肋间神经痛和无力感。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的健康问题(2)n 退行性骨关节炎n 子宫脱垂或张力性尿失禁n 老年性阴道炎n 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n 更年期抑郁围绝经期预测n 通过家族遗传进行预测:n 从初潮年龄预测:初潮年龄与围绝经期年龄(绝经)负相关;n 围绝经期先兆:q 面、颈、胸突然热、红、出汗;q 月经前情绪不稳定、 兴奋、失眠多梦、乳房胀痛、头痛、腹胀、肢体水肿;q 出现烦躁、焦虑、多疑等改变;n 月经紊乱是绝经前的表现形式;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目标n 躯体方面q 血压140/90mmHg,腰围/

8、臀围比值0.85,体重指数18.524.9,血脂正常;q 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生殖系统及乳腺肿瘤、泌尿生殖道萎缩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退行性骨关节炎等健康问题的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q 最大限度地保持相应器官系统解剖结构的完整性;q 最大限度地延长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n 心理、社会方面q 情绪稳定、积极向上q 热爱生活、知足常乐q 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q 有健康的性心理及和谐的性生活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措施(1)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n 合理营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n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n 适当运动n 注意个人卫生n 维持心理平衡n 正确面对绝经后性生活问题(2)进行健康自我监测n 健康

9、自我评定:WHO提出的身心健康的衡量标准是“五快”(食、便、睡、说、走)和“三良好”(个性、人际关系、处事能力)n 定期测体重和腰围、臀围n 建立月经卡n 乳房自我检查n 早期识别妇科疾病(3)定期进行妇科防癌检查n 至少每年检查一次n 检查内容 : 内外生殖器检查 乳房检查 宫颈刮片 盆腔B超等(4)切忌滥用保健品n 保健品使用得当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n 至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保健品市场尚不十分健全n 在中国目前的保健品中加入激素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5)避孕问题n 围绝经期妇女避孕方法的选择q 宫内节育器(绝经1年后取出)q 屏障法q 口服避孕药n 更年期妇女避孕需注意的

10、问题q 不宜选用安全期q 口服避孕药最好少于5年q 避孕至绝经后1年以上(6)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n 锻炼 减重:围绝经期后,雌激素少,脂肪堆积腰腹的苹果形身材心血管病、乳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风险上升;n 饮食:补血补肾n 大豆异黄酮n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谷维素、VitB6n 性激素治疗大豆异黄酮n 大豆是惟一能代替动物蛋白的植物性食物; n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雌激素;n 植物雌激素的作用q 抗肿瘤作用q 心血管病的保护作用q 预防骨质疏松作用q 缓解围绝经期症状q 预防早老年性痴呆q 改善肝功能、抗糖尿病、护肤护发性激素治疗 (hormone replac

11、ement therapy HRT)在医师指导下用于治疗绝经相关症状发达国家已流行,我国应用渐多(1)六七十年代,美国医学专家用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临床实践很快发现,服用了性激素治疗的妇女,症状明显改善并恢复以往的生机和活力,但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绒毛膜癌的发生率比未用性激素的高出了至倍。HRT益处n 缓解围绝经期各种症状n 减轻泌尿生殖器官萎缩n 减少绝经后骨量的迅速丢失n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及病死率n 减少老年性痴呆发生率HRT副作用及危险性n 子宫出血n 性激素副作用n 子宫内膜癌n 乳腺癌n 血栓性疾病性激素治疗用药事项n 用于治疗而不用于预防;n 签署知情同意书;n 用药前要综合考虑治疗目的和风险的前提下,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疗程;能短用不长用;能不用就不用;n 有完整子宫的妇女,用雌激素+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n 个体化用药评估;n 使用过程进行年度监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