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实验指导书.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2284776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液压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液压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液压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液压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实验指导书.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液压油粘度及粘度指数测定实验 一、概述 、粘度 流体受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在流体分子间产生摩擦力或切应力的性质,叫作流体的粘性。 粘性的大小可用粘度表示,粘度是流体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选择液压油的主要指标,粘度大小直接影响着液压传动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灵敏性以及使用寿命。 常用的表示粘度大小的单位制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相对粘度,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又称为绝对粘度,它们是理论分析和推导中经常使用的粘度单位,都难以直接测量,因此,工程上常采用另一种可用仪器直接测量的粘度单位,即相对粘度。 相对粘度又称为条件粘度,各国采用的相对粘度单位有所不同,有的用赛氏粘度

2、(SSU),有的用雷氏粘度(R),有的用巴氏粘度(B),我国采用恩氏粘度(E)。用恩氏粘度计来测定,其方法是将200(厘米) 3 被试液在某种温度下恩氏粘度计小孔(孔径为2.8厘米)流完所需的时间T t 与同体积蒸馏水在20时流完所需时间T 20水 之比, 该比值就是被试油在温度t时的恩氏粘度,用符号E t 表示。 工业上一般以20、 50和100作为测定恩氏粘度的标准温度,相应恩氏粘度符号为E 20 ,E 50 和E 100 ,恩氏粘度和运动粘度的换算可用下述近似经验公式: 运动粘度 (厘斯) 或 运动粘度 (厘米 2 /秒) 或者由有关手册中图表上查得。 、粘度指数 液压油的粘温性能呆用粘

3、度指数( V 。 1) 来表示,它表示被测试油液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与标准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之间的相对比较值,如图所示,粘度指数越大,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就越小,即油的粘温性能越好,液压油的粘温指数要求在90以上,优良的在100以上。粘度指数(V 。 I)一般采用如下公式求出: 式中: U-是被试油在37.8(100F)时的运动粘度。 L-是V 。 1为零的油在37.8(100F)时之运动粘度,其98.9(210F)时的粘度与被试油粘度相同。 H-是V.1值为100标准油在37.8C(100F)时的运动粘度,而其98.9(210F)时的粘度与被试油粘度相同。 L和L-H均可根据被试

4、油在98.9时运动粘度从预先制好的图表上查得。 或者根据被试油在50和100时的运动粘度, 从预先制好的图表上直接查出其粘度指数。 二、实验目的: 、熟悉并掌握恩氏粘度计测量恩氏粘度的原理和步骤; 、掌握粘度指数的测量和运算方法; 、学会恩氏粘度和运动粘度的换算方法。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恩氏粘度计; 、秒表; 、量筒; 、待测油液。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将粘度计的容器清洗干净,用小木杆严密堵塞其底部2.8毫米小孔,倒入略大于200厘米 3 的被试油液于容器中,然后调节该仪器的支足螺钉使容器中三个标高支点与油液面水平。 、被试油液装好后,接通加热电源加热并同时均匀搅拌,油液温度根据实验

5、要求,进行控制。测量恩氏粘度时,将被试油加热到50进行测量。 测量粘度指数时: 分别加热到37.8(100F),98.9(210F)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中油液温度允许摆动1。 、将标准量筒放在恩氏粘度计容器小孔下面,准备好秒表,拔出小木杆的同时开始计时,待油液流满量筒达200厘米时,立即按抄表,同时将小木杆插进小孔,记录所测时间T。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可按照上述方法每个温度重复二次,然后取其平均值或分析采用某测量结果。 、根据实测,温度为 200,200厘米 3 的蒸馏水通过本恩氏粘度计小孔流出时间T 20水 5052秒。 、 按照上述测量方法, 将分别记录时间T t (如T 20 ,T 50

6、 ,T 100 或T 37.8 ,T 98.8 )根据前面所述有关公式和有关手册中的图表即可得出被试油在所测各种温度下的恩氏粘度和运动粘度以及被试油的粘度指数。 液压粘度及粘度指数测定实验报告 (一) 实验日期_年_月_日 室温_ 专业_班别_组别_ 学生姓名_指导教师_ 一、实验记录并计算表格 序 号 被试油 牌号名称 出厂粘度 u厘斯 出厂粘度 指数 V 。 I 测量温度 C 时间 T t (秒) 恩氏粘度 Et 运动粘度 t 厘米 粘度指数 V 。 I 1 2 3 4 5 备 注 根据测量记录 T t 值代入公式E t = T t / T 20水 分别计算恩氏粘度E 37.8 ,E 50

7、 , E 98.8 之值,并填入表E t 栏内。 、根据求出的各恩氏粘度E t 值代入公式 t =7.31E t *6.31/E t 分别换算成运动粘度 50 , 37.8 , 98.8 并填入表 t 栏内。 、根据 98.9 查有关液压手册粘度指数计算表,找出及值,然后代入粘度指数计算公式: V 。 I=(L-V)/(L-H)*100 求出粘度指数,并填入表V 。 L栏内。 二、作业与思考题: 1、液压传动系统中一般以 50作为测定恩氏粘度的标准温度,根据实测的运动粘度v与被试油出厂粘度对比,检查粘度是否合格并写出分析意见。 、将实测的粘度指数 V.I与被试油出厂粘度指数进行分析对比。 、何

8、谓粘度?粘度指数?它们与油液温度之间有何直接或间接关系? 、何谓恩氏粘度?它与运动粘度如何换算实验二 CB型齿轮油泵装配实验 一、概述 齿轮油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制造容易、成本低以及对液压油的污染不太敏感,维护与修理方便等优点,因此已广泛地用在压力不高(一般在25公斤厘米 2 以下)的液压系统中。齿轮油泵的缺点是漏油较多,轴承上载荷大,因而压力较低,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较大,噪音高,并只能作定量泵使用,故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齿轮油泵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后可以达到较高的工作压力。 CB型齿轮油泵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产品,工作压力为25公斤力厘米 2 , 为了适应高压系统的需要,

9、在结构上稍加改进(采用了浮动轴套结构即可自动裣轴向间隙),可使油泵出口压力达到70140公斤力厘米 2 。 CB型齿轮油泵在结构上考虑并较好地自理了轴向间隙问题,径向压力不平衡问题,困油问题等。 二、实验目的: 了解CB型齿轮类油泵的结构特点和装配程度。 三、实验设备: 供装配用的CB,OB-B,CB-G,CB-H等齿轮泵各一台。 四、装配要点及注意事项: 、仔细清选零件; 、各零件原规定的锐角处,应保持锐角,不可倒角修圆。 、滚针装在轴承座圈内应充满、不得遗漏,滚针轴承应垂直压入前后盖板孔内,滚针在轴承保持架内应转动灵活无阻。 、长、短轴上之平键与齿轮配合,侧向间隙不应过大,顶面不得碰擦,且

10、能轻松推进,轴不得在齿轮内产生径向摆动现象。 、 CB型齿轮泵径向间隙为0.130.16毫米,轴向间隙为0.03毫米。 、装配后旋转主动轴(长轴),保证用手旋转平稳无阻滞现象。 、对带有油压自动补偿侧板的各类高压齿轮油泵,应注意侧板开关和安装位置。 CB型齿轮测泵装配实验报告(二) 实验日期_年_月_日 室温_ 专业_班级_组别_ 学生姓名_ 指导教师_ 回答下列思考问题: 1、齿轮油泵的旋转方向与吸、压油口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通过观察油泵的结构说明齿轮油泵是怎样解决困油问题和径向油压力不平衡问题的? 、影响齿泵工作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般中高压齿轮泵在结构上相应地采取了哪些措施?实

11、验三 YB型叶片油泵装配实验 一、概述 叶片油泵具有运动平稳、噪声小、流量均匀性能好,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有自吸性能差,转速不宜太高,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结构较复杂等缺点。 叶片油泵分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油泵,单作用泵可作变量泵使用,但工作压力较低, 双作用叶片泵均为定量泵;工作压力可达65140公斤力厘米 2 。 YB型叶片泵是我国自行设计的,性能较好的一种双作用式叶叶片油泵,它突出的优点是结构对称,受力平衡,转子上基本上不受径向负荷,YB型叶片泵的工作压力一般为63公斤力厘米 2 ,容积效率可达90%。 二、实验目的: 了解YB型叶片油泵的装配程序及结构特点。 三、实验设备: 供装

12、配用的YB型叶片油泵数台。 四、装配要点及注意事项 、装配前各零件必须仔细清洗干净,不得有切屑磨粒或其它污物。 、叶片在转子槽内,能自由灵活转动,其间隙为0.0150.025毫米。 、叶片高度略低于转子的高度,其值为0.005毫米。 、转子及叶片在定子中应保持原装配方向,不可反装。 、轴向间隙控制在0.040.07毫米范围之内。 、紧固螺钉时用力必须均匀。 、装配完工后用手旋转主动轴,应保持平稳,无阻滞现象。 YB叶片油泵装配实验报告(三) 实验日期_年_月_日 室温_ 专业_班级_组别_ 学生姓名_指导教师_ 回答下列思考问题: 、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叶片泵的定子

13、由哪几种曲线组成?双作用叶片泵为什么是定量泵? 、观察单作用叶片和双作用叶片,在转子槽内放置的倾角与旋转方向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观察单、双作用叶片油泵和叶片油马达的叶片,在转子槽内放置的倾角与旋转方向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实验四 YCY14-IB型轴向柱塞泵装配实验 一、概述 轴向柱塞泵是利用与传动轴平行的柱塞在柱塞孔内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容积变化来进行工作的。由于柱塞和柱塞孔都是圆形零件,加工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配合,因此容积效率高,运转平稳,流量均匀性好,噪声低,工作压力高等优点,但对液压油的污染较敏感,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 YCY14-IB型轴向柱塞泵公称压力为32MPa,公称流量为1016lmin,公称转速为10001500rmin。 二、实验目的 、进一步了解YCY14-IB型轴向柱塞泵结构、工作原理。 、了解YCY14-IB型轴向柱塞泵变量机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 、了解YCY14-IB型轴向柱塞泵P-Q特性曲线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该泵的装配程序和主要装配工艺要求。 三、实验设备 提供装配用的YCY14-IB型轴向柱塞泵台。 四、装配要点及注意事项 、拆卸该泵时应注意各零件所在位置,拆卸下来的零件应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