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227376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人猿相揖别 (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人类的形成是以地球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命的出现与演化为前提的,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的培育和制约作用。理解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所起的重要作用。收集、分析有关我国早期人类生活区域分析情况和生活与生产情况的资料,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充分利用考古资料,体验考古工作者的研究、科学发现过程,由此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以及丰富考古知识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分析图文资料中,理解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由对收集的材料的分析知道中国作为人类发源地之一的相关情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思考、

2、研究远古居民的文明进化历程的过程中,形成人类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的认识,从而接受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早期人类起源的历程。教学难点:理解劳动对于人类形成的重要作用;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起源的直接影响。三、教学方法:学生活动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四、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 当一个婴儿会咿呀说话的时候,他常会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会回答:“你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那妈妈你是从哪来的?”“外婆那里来的。”“外婆又从哪来的?”“?”是的,“我从哪来的”这个问题向上追溯最终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祖先从哪里来?。谁知道有关“我们的祖先从哪

3、里来的?”说法?学生回答。(略:可能有上帝造人、女娲造人)你认为哪种说法比较合理?(达尔文的进化论)古猿为什么会进化成人呢,它又是怎么样进化成人的呢?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人猿相揖别(出示攀树的古猿想象图)请一位同学现场来做一篇小学生百字作文,来描述一下这幅图,说一说古猿当时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如何呢?学生回答:(生活在大森林里,以采集野果等为生)可是后来,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猿们所生活的地方森林开始变得稀少起来,这就迫使古猿要下到树下来生活,这对古猿来说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学生回答:(直立行走)那古猿为什么会朝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呢,我们来想象一下,古猿下到树下以后,都

4、会遇到什么样的一些情况呢?学生自由想象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在不断地劳动中古猿的身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那么直立行走对于人的体质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屏幕右侧的石板中点出三点答案1. 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便逐渐形成2. 使头颅逐渐托置于脊柱正上方,促使脑的发育。(从古猿和现代人体态上的变化提示)3. 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变化。(从平时唱歌的动作上提示学生)因为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的这些影响,所以人类学家把直立行走看作是人诞生的重要标志。猿人。出示猿“手”和人“手”的比较图直立行走对于人手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我们来看一下,

5、这两幅图片。观察猿“手”和人手的大拇指,比较它们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举篮球等例子来说明拇指的作用)在从猿手到人手的变过程中还有一个因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劳动。通过前面的讲述,劳动对于人类的诞生还有哪些作用呢?学生回答(语言的产生 脑的形成 制造工具 人手的形成 直立行走 )人手变得灵巧以后,就开始学会用石头来打造石器,那个时候到处都是可见的石头都是人们制造工具的材料。出示工具图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工具是做什么用的呢?学生回答总结出这些工具有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另一些则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因此,人类学家把制造工具作为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这些工

6、具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打制还是磨制?)学生回答人类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距今已经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史前时代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领域。我国的考古学家对此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元谋人。在一九二九年的时候,又有了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几个头盖骨(图示),这个头盖骨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神秘面纱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讲述。(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讲到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远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出示龙骨山图)讲述龙骨山头盖骨的发现经过。了解一下北京人的生活方式,来看一段小影片,看看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特点。(播放影片)展示北京人追捕肿骨鹿图从中可以

7、发现哪些北京人的生活信息呢?(十几个二十来个人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使用木棍和打制石器;以捕获猎物为主要生活来源)在过了很久很久以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同时又发现了另一类远古人的头盖骨,我们来搜寻一下它们生活的讯息,看看,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呢?(比较图)略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对比简表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外貌特征使用的工具用火情况生活群体北京人山顶洞人请大家根据影片和课文内容来完成北京人相关情况的图表。学生完成图表的第一栏(任意点击相应的方框出现答案)看书,完成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对比简表发现地点距今时间外貌特征使用的工具用火情况生活群体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70-20万年面部保留某些猿类特征打制石器

8、天然火原始群山顶洞人同上18000年外貌特征与现在人基本相似磨制石器人工取火氏族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由于环境等的变化,古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劳动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渐进货到了人类的过程。 直立行走并能制造、使用工具是区分人与猿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中车的代表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距今70万-20万年前的北京人是原始人,他们还保留着某些猿类的特征,属于猿人阶段。 距今18000年的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已基本上和现代人一样,其社会组织是由血缘关系形成的氏族 本节课从人类的起源说起,从时间概念上来看,距离学生的生活较为久远,因此,建立原始人的生活情景是本节课的关键,从兴趣的角度出发但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对劳动这个因素容易与直立行走的因素混淆针对这一点,将劳动比做为催化剂,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