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政道博士粤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2273164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访李政道博士粤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访李政道博士粤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访李政道博士粤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访李政道博士粤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访李政道博士粤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访李政道博士粤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访李政道博士粤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访李政道博士粤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访李政道博士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人物访谈的特点及技巧;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2.把握全文信息,准确理解访谈核心;研究重点语句,理解访谈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研究重点词句,理解访谈内容;把握课文特点,理解访谈技巧。教具:多媒体。一、导入李政道(Tsung-Dao Lee)美国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中国上海市,原籍江苏苏州。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结合大学。1946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_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

2、授,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 米物理教,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教授”。李政授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 伽利略 伽利莱奖章(1979)、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 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1994) 等。他是 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1986)和_“中央研”院士(1957)。 李政授关于弱互相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其一 些对称性不恒的发现,是极为重要的划时代奉献,为此,李政授和杨振宁教授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

3、学 奖。他自幼热爱读书,整天手 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 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 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 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有 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 年仅23岁。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岁时便升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 学教授。获 奖1957 诺贝尔物理奖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1969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1977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1979

4、 伽利略奖章1986 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1994 和平科学奖1995 中国国际合作奖1997 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1997 纽约市科学奖1999 教皇保罗奖章1999 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2000 纽约科学院奖声誉学位1958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博士1969 _中文大学文学博士1978 纽约市立大学科学博士1982 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学博士1984 Bard学院科学博士1985 北京大学科学博士1986 美国Drexel大学文学博士1988 意大利Bologna大学科学博士199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博士 1991 美国Adelphi大学科学博士 1992 _筑波大学科学博士

5、1994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博士工作简历1950 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 1950-51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5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55 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1955-56 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6-60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0-62 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 1960-6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2-63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63-64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84 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84-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1986-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 WL)主任 1986- 北京现代物

6、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 1988- 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浙江大学) 1997-2023 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23- RIKEN-BNL研究中心声誉主任二、整体感知:这是一篇访谈录,记者依次向李博士问了一些问题,都是什么内容的?依次列出。1、(1-4)用孙悟空的故事类比说明人类对科学的真理的了 解还相差很远。2、(5-6)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3、(7-8)回忆与_议论“对称就是平衡”问题时的情形。4、(9-10)评价“中美结合招考物理研究方案”对中国科学开展的意义。5、(11-13)谈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以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6、(14-15)谈自己获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的因素

7、。7、(16-17)谈自己一生最辉煌的时刻。8、(18-23)谈外乡科学家何时能获诺贝尔奖问题。三、问题探究:认真阅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小组同学互相讨论.1、李政道博士如何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2、李政道博士怎样评价“中美结合招考物理研究方案”对中国科学开展的意义?3、李政道博士如何对待他获奖的最重要的因素?4、李博士对“外乡科学家什么时候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答复意在说明什么问题?5、通过李博士的回忆,你 认为_和他的观点有不一致之处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问题1:创新要建立在坚实根基之上,创新不光要大胆,还要具备分析p 的才能。问题2:李博士没有正面答复,而是列举了两个人才数字,举了一个

8、人才特例,从而说明这一方案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问题3:他不成认自己是“天才”,但他肯定自己做这方面工作有才能,且要得到很好的培养,有好的研究环境,自己具备很强的分析p 才能,也就否认了是“幸运”。问题4: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和李博士有三问三答,李博士通过萨拉姆的事例和自己自身经历,说明科学家国籍不重要,获得诺贝尔奖不是目的,本质是说明科学无国界、科学本身是目的。问题5:_是政治家、_家,它所涉及的领域和经历都不同于李博士,_自己也说他一生经历的都是动乱,认为动是重要的。而且他年轻时念科学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个人的观点有不统一之处,这是必然的。问题6:李政道所讲的孙悟空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是

9、什么样的说理方法?故事说明了:我们所理解的科学知识还很少,就像孙悟空对于”七十二般变化”这种本领的认知与拥有一样,真正的科学真理恰似无边的佛法,还有很多很多是我们所尚未理解的.说理方法是:比喻说理法.问题7:仔细阅读李政道博士的“答”语,你能体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么?李政道博士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有谦逊、创新、平和、博而专、勤勉、坦然面对功利、为科学献身的素质。访李政道博士原文阅读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著名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博士多年来与中国保持着亲密的联络,并以他独特的影响力为中国科技开展乃至现代建立作出了重大的奉献。10月12日,秋天里典型的凉爽天气,我从市中心匆匆赶往位

10、于中关村的高等科技中心。高等科技中心位于物理所的四层,采访安排在一间大会议室里,墙上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细观看,原来是一幅精巧的双面绣,是根据模拟宇宙大爆炸的实验图片创作的。下面是李政道先生的题诗:“问君家何处,来自混沌初。”等了一会儿,李政道先生来了。记者:您在获诺贝尔奖后的演说中,给瑞典的大学生们讲了一个孙悟空的故事,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李政道:记得。我先把背景讲一下。诺贝尔奖到今年是设立了100周年,它有相当长久的历史。颁奖典礼拿奖的顺序是,物理排在第一位,化学第二位,然后是生物、医学、文学。经济学奖和和平奖是后来加的。1957年12月10日颁奖那天,正是瑞典大学传统上学

11、期完毕的日子,学生们到我们宴会的地方来庆贺、唱歌。以往这个时候是由文学奖得主代表所有得奖者来答复以下问题,但是那天学生们指名要我来讲,因为他们觉得我看上去和他们年纪差不多。那年文学奖的得主是加缪,CAMUS,是法国的一位作家,写得非常好。我就给学生们讲了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孙悟空觉得自己神通广阔,结果它落在如来佛的手里,他看到五根棍子,但是怎么跳也跳不出去。这正好似我们做科学的人掌握在自然界的手里一样,我们觉得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广而且深,可相对来说,与科学的真理还相差很远。记者:最初您和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假设,这种创新意识正是我们今天所一再倡导的。44年后,您以当代物理学界大师

12、级人物的身份,如何评价这种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李政道:创新不光是要胆子大,科学的开展还必需要有坚实的根基。宇称守恒定律也是有它的根基的,是前人用实验证明了的。创新两个字包含了两层意思,即好的和新的东西。但凡新的东西都把旧的包在里面,用所有过去的知识都能解释得通,所以,创新不光要大胆,还要具备分析p 的才能。记者:我查到新华社1974年5月发的一条很短的新闻稿,题目叫“_会见李政道博士”,其中提到_和您“进展了极为亲切的谈话”,您还记得当时你们谈了些什么吗?李政道:(仔细回忆了一下):那一天是5月30日,我当时住在北京饭店。早上6点钟, 铃响,说:_想接见你。我当时还没有起床,于是赶紧穿衣洗

13、漱,一个小时后来到中南海_的书房。_和我握手之后,刚一落座,_就问:“对称为什么重要?对称就是平衡,平衡就是静止。静止不重要,动才是重要的。”我顺手从茶几上拿起一个拍纸簿,把一支铅笔放在上面,向一方倾斜,笔就向下滚动,然后又向另一个方向倾斜,笔又向另一个方向滚动。我这样重复了三次,然后我说:“_,我刚刚运动的过程是对称的,可是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是静止的。”我解释说,对称不是简单的平衡,运动中也可能是对称的。_对什么是对称很有兴趣,他说,他一生经历的都是动乱,所以认为动是重要的。他年轻时念科学的时间不多,有关科学的观念大都是从他读过的一套汤普森写的科学大纲(“Outline of Science”

14、)中得来的。我们的谈话进展了大约一个小时。过了几天,我分开中国回美国,在飞机上,一位效劳员给我一包东西,说是_送给我的。我翻开一看,是一包书,正是他提到的那套科学大纲,四本,英文原版,而且是第一版的,在当时已经找不到这个版本了。如今这套书还在我的书房里保存着。记者: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应该算CUSPEA (通过中美物理结合考试录取赴美留学的研究生)这批人,是您最先提出让中国学子走出国门看世界,今天怎样评价它对中国科学开展的意义?李政道:从1979年到1989年,CUSPEA这个工程一共派出了931位,如今有100位左右很有成就的,有些回国定居了,有些经常回来讲学、做研究。最近北大成立生物

15、物理中心,主任汤超就是CUSPEA的。记者:您认为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对一个人成为真正的大师具有怎样的意义?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如何才能做到文科和理科的平衡开展?李政道:我们先不讲“大师”,因为大师这个名称是别人封的,没有准确的标准。我认为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候都不能全,要求一个人非常全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比方一个年轻人是做自然科学的,十七八岁进大学,假设在美国的话,头两年是不分科的,什么课都可以选,后两年才分专业。但是在国内不一样,一进校就分专业,我对此持保存意见。真正创新的都是年轻人,可是你要求一个20岁的年轻人百科全懂,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也做不到。至于科学与艺术,它们确实是有相通的地方。今天的科学认为,所有不同的现象都有一些很简单的根底规律,这些根底规律就是把整个自然科学都合起来了。把这些规律略微改一点,跟过去的现象都合,跟将来的现象不一样,而结果又是对的,那么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创新。自然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那么是人类创造的。我们对它的理解更深一步,那个创新就更进一步。艺术是创造力与情感的结合,是人类创新的动力。“天地之义物之道”,就是宇宙之道,宇宙的艺术。所以人文与自然有着很亲密的关系。记者:您认为外乡科学家什么时候可以获得诺贝尔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