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知识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272149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必修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必修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必修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必修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知识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 发生变化。2. 参照系:(1)研一个物体的运动,要选另一物体作参照,这个参照物叫参考系。(2)描述物体的运动,一定要明确参考系,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会有所不同(3)一般情况下选择地面 为参考系歌词“脚下的地在走,身边的水在流”中,是选人 为参考系。3. 质点:(1)什么情况下物体可当作质点?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我们就可以把这个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到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质点是一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即使是同一物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些

2、情况下又不能被看作质点,如研究地球的自转时不能 将其当作质点,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 将其当作质点。4. 时刻: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瞬间,也就是时刻。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 。5. 时间: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时间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 。6. 路程:(1)是标量。(2)定义: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 称为路程。7. 位移:(1)是矢量。(2)定义: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 称为位移。(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改变 情况的物理量。(4)大小是初末 两位置的距离。(5)方向是从初 位置指向末 位置。8. 平均速度:(1)定义:物体的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3、时间的比值,V平=S/t 。(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段位移 内的平均快慢 。9. 瞬时速度:(1)定义:是物体在某一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的运动快慢。(3)是矢量,其方向沿物体运动轨迹的切线 方向。(1)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2)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称瞬时速率,简称速率。(3)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平均速率=路程 时间。(4)在初中时,把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而高中阶段,我们把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平均速率。10. 加速度:(1)定义: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完成这些变化所用时间的比

4、值,公式为: a=(VtV0)/t,有时简单写为a=V/t ,其中V= VtV0 。(2)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3)意义: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 的物理量。加速度大,物体速度的变化越快 。(4)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不一定 做加速运动。11. S-t图象:斜率K是速度的大小。12. V-t图象:斜率K是加速度的大小。“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13. 实验:(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时间 的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低压交流 电源上,它正常工作时,两端电压为46 伏。连

5、续打下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秒。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上,正常工作电压为220 伏。(2)如果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错误地接在50Hz、220V的交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会被烧毁 。如果用6V的蓄电池供电,打点计时器不能 正常工作。(3)纸带应穿过打点计时器上的限位孔;复写纸应套在定位轴上,且复写纸应放在纸带的上 面;复写面向着纸带。如果复写纸的某个部分被打穿,不必更换复写纸,只需将打点记时器的定位轴移动一下,但要注意复写纸应保持在打点针的下面。(4)在接通电源打点之前,应先检查电路连接和电压的选择是否正确。在打点结束后应马上断开 电源开关,否则会缩短打点记时器的使用寿命,复习纸也可能

6、被打穿。(5)在实验时是先接通电源 ,再让纸带运动 。(6)本实验的实验器材除了电磁打点记时器、纸带以外,还需要学生电源。二、 变速直线运动1. 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重的物体先落地”及伽利略的逻辑推理(略)。2. 自由落体运动:从静止开始,只受重力作用。(1)重力加速度:g=98m/s2,粗略计算时取g=10m/s2(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 、S= gt2/2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 VtV0at (2)位移公式: SV0t at2/2 (3)V、S的关系: Vt2V022aS (4)平均速度: V平(V0Vt)/2 4. 重要推论:(1)S=aT2:S2S1

7、 = S3S2 = = aT2 S4S1 = S5S2 = = 3aT2 (3)Vt/2 =(V0Vt)/2 =V平(4)VS/2=(V02Vt2)/2 (5)若V0 = 0,则:d1 : d2 : d3 : d4 : = 1 : 22 : 32 : 42: , 画图标出S与d.S1 : S2 : S3 : S4 : = 1 : 3 : 5 : 7 : 5. 注意(1)这些规律中的每个公式中的物理量都必须对应同一运动过程(2)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事先规定正方向 ,注意物理量的正负 (3)原则上说,利用两个基本公式就能解决大多数问题但是灵活运用有关推论,可以更方便简捷图象法解题:直观、形

8、象、生动,物理意义明确公式法解题:简洁、抽象、准确、逻辑性强、注重过程(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一些有用的推论,解题中要灵活运用,提高效率三、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矢量。力不能脱离物体 而独立存在。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 来测量。2. 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2)按力的作用效果分有:动力与阻力、支持力、压力、浮力、向心力、牵引力 。3. 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2)质量为 m的物体的重力为mg,方向为竖直向下。(3)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9、。质量分布均匀 且有规则形状 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4)重力的方向不能说是垂直于地面的,因为地面不一定水平 !4. 形变的种类(1)压缩形变(2)拉伸形变(3)弯曲形变(4)扭转形变5. 弹力:(1)物体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作用,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相反。(2)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弹簧的弹力遵守胡克 定律。6. 弹性形变:可以恢复原状的形变。弹性限度:超过弹性限度,形变不能完全恢复。7. 胡克定律: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公式为:Fkx ,其中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8. 摩擦力: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且有挤压 ,

10、若:(1)两物体相对滑动时,接触面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方向跟相对运动 方向相反。大小为fN , N不一定等于重力!(2)两物体有相对滑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 ,方向跟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大小跟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大小有关,且有一个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 。9. 力的三要素:大小 、方向 、作用点 。10. 力的图示: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11. 力的等效替代: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则F可以代替F1、F2。12. 力的合成与分解:如果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则力F叫做另外几个力的合力 ,

11、另外几个力叫做力F的分力 ,已知分力求合力叫力的合成 ,己知合力求分力叫力的分解 。 13. 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 法则。力的分解一般是根据己知力F的作用效果 确定分力的分解方向。14. 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1)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 F1, F2,则合力F的范围是F1F2F Fl F2。(2)当 Fl、F2的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F=(F1+F2)1/2 (3)在力的分解中,分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合力。(4)2N、4N、5N三个力的合力范围是011N ,2N、4N、7N三个力的合力范围是1N13N 。15.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

1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条直线上。适用范围:牛顿第三定律在任何 条件下都是成立的 16.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马拉车、车拉马作用与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性质一定 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能 平衡、作用在不同 物体上。17.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马没拉动车平衡问题)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性质不一定 相同、不一定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能平衡、作用在同一 物体上。18. 共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19. 平衡态:物体处于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 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某一时刻速度为零,不一定“平衡”!20. 平衡条件: F合=0 。两个力平衡时,一定是大小相等

13、,方向相反,作用在同条直线上。四、 运动和力1.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想象 中进行的,但有它的实验基础。2.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 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为止。(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 定律)(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的性质,叫惯性。质量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一切 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 属性。 (3)牛顿第一定律定性表明: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运动状态变化是指速度变化:包括速度的大小变化、方向变化、大小方向同时变化三种情况。(5)力是改变物体速度 的原因,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的原因,力不是

14、维持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3.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1)数量关系:物体的加速度跟它受的合外力 成正比,跟它的质量 成反比;(2)方向关系: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 的方向相同。(3)公式为:F合=ma。 4.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F合:F合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 的合力合外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力(2)因果关系: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3)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它们同时 产生,同时 变化,同时 消失。(4)单位:必须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在F=kma 中,使用国际单位制 时,才有k=1。1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 力,大小就

15、是1N。5.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解决低速 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 运动问题(2)只适用于宏观 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 物体控制变量法:F=ma中,实验研究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要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6. F=ma应用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并将其与其它物体隔开。(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和运动情况示意图。(3)列方程: 通常取a的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取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力取负值。(4)解方程:先用符号运算,解出所求的量,再统一单位,代入数据求出结果。7. 超重和失重:注意失重不是“失去重力”!(1)当物体具有向上 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