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合唱教学.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2265086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合唱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班级合唱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班级合唱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班级合唱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班级合唱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合唱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合唱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班级合唱教学吴忠八中 王安琪合唱是由两个(或以上)声部的人声相互配合、烘托进行演唱的艺术形式,是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作品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形式,是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着声乐技能、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想在中学有效的开展合唱教学就必须从合唱作品的选择、音乐基本训练和合唱练习的过程都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在自己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同行的研究成果,提出开展中学合唱教学的思路。通过合唱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学生互相配合的协调能力以及音乐的感受

2、能力,并通过教师的指挥手势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合唱课是音乐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实践课题,现在主要总结本人在班级合唱教学的一些方法。一、班级合唱教学的难度主要由下面几个方面造成:1、学生的音乐基础、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2、二声部合唱歌曲的第一声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调比较顺畅,音区又较高,学生易听、易唱、易记,而第二声部往往正好相反,这就使班级合唱常常因而兴趣不高。3、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合唱歌曲,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有不少流传久远的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却大多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教师

3、在教学时,有的歌曲只教一个声部,合唱成了齐唱,有的歌曲干脆就跳过去不教了。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音乐熏陶和音乐培养。当然出现这样的结果有多种原因,但主要的还是教师对合唱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都对合唱产生了畏难情绪,最终导致了“教学放弃”。二、针对以上原因,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教学:在音乐教学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利用一部分时间,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从简到难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合唱方法和技巧,能演唱一些合唱歌曲。开展班级合唱教学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常抓不懈。“教师需要有音乐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多声的环境这样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教师在教

4、学中才会在各环节让学生经常接触多声练习,如节奏、朗读、游戏、歌唱等等。同时,也才会创造性地设计各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多声练习,并且会经常给学生聆听多声部歌曲,还会在欣赏时引导学生多关注纵向织体,以培养其多声的听觉和思维。”要想真正有效开展班级合唱教学,老师就必须把工作做细、做久!从细处、小处开始,带领学生走进多声世界。1、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呼吸是发声与歌唱的动力。曾有专家论述“不会呼吸的人就不会歌唱”,由此可见歌唱呼吸的重要性。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吸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采用他们能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如:打哈欠、叹气、闻花等呼吸时的状态体

5、会深呼气。懂得吸气后,形象地比喻理解气息保持、控制。如:仿佛看见一只漂亮的蝴蝶落在那里,想把它捉住,就屏住呼吸轻轻地、慢慢地伸手去捉,这种感觉就是气息保持。同时,用像吹蜡烛的感觉练习快吸快呼,用吹气球的感觉练习快吸慢呼,用“嘶”音将气息像蚕吐丝一样长而均匀地吐出,练习慢吸慢呼,这样有兴趣、有步骤、有规律的方法,学生易接受,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2、训练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要改变那种只会用脖子拼命喊唱的习惯,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演唱,具体做法: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腹,松开喉咙,利用哼鸣,轻声歌唱。 如:练习母音“O”。让学生找含着一口水的感觉,用打哈欠的感觉轻声歌唱: 5 4 3 2 | 1 -

6、 - - | O 要求唱的连贯、流畅。这样的练习目的是在唱歌词时,有正确的吐字基础。发声的练习是为表达作品内容创造条件。在开始练习时,需要针对作品内容和情绪,选取适当有效的练声曲。但随着技巧的巩固程度,就一定要逐步摆脱重发声的要求,并使发声的正确要求变为表达作品内容的工具和手段。 3、发声练习结束后开始接触作品,合唱的学唱是各声部只学唱自己的声部,但在课堂上用这种方法就会有一个声部的同学空闲。因此,全班同学同时学唱各声部是音乐合唱课上使用的较为合适的方法,在全班同学一起学唱时先学唱难度较大、旋律性较差的二声部,这样,在学生的头脑中,第二声部先入为主,印象较深,而第一声部旋律流畅,既使放在后面学

7、唱也不会因二声部在头脑中的印象而给学唱带来困难。等学生把两个声部都唱熟练后,教师可让学生唱一个声部,自己用琴弹奏另一个声部,让学生体会二个声部同时进行的和声效果,再让二个声部同时进行演唱,等两个声部的演唱达到和协、统一后,教师再对作品进行速度、力度、演唱情绪等方面的处理,使学生的演唱能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让合唱形式有更强的表现力。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能富有感情地唱好歌曲的两个声部,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进行初步的合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效益。4、强调节奏和唱谱训练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准确、

8、独立的节奏感和节拍感,是合唱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训练时,可加强简单节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反应,为合唱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同节奏的二声部歌曲中,两个声部的唱名不同,比较容易区分,而唱歌词时只有音高上的区别,词完全一样,学生易混淆。如果不认真地教唱谱,或马马虎虎的教谱,甚至直接教学歌词,势必会事倍功半。5、利用器乐帮助学生学唱二声部歌曲在教唱二声部合唱时,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器乐的学习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如教学二声部歌曲时,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要求学生把合奏好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

9、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得到解决。6、聆听在合唱教学中的作用聆听是学习合唱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合唱,即需要合作着演唱。此时,声部成员之间的聆听就显得尤为关键。它不仅要求合唱队员能聆听音准、节奏、音量等音乐要素,还要能根据聆听获得的信息进行反馈、调整自己的声音,从而融入自己演唱的声部、集体的和声之中。学校专业合唱团如此训练,普通班级开展合唱教学更需要这样训练,教师应采取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合作。经过耐心指导,学生对于简单合唱曲的掌握有进步了,能慢慢听辨二部合唱作品了。合唱是一门高雅的艺术,更是一门高要求的艺术。合唱不是竞唱,不需要突出个性,而是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团结合作,并通过集体发声练习,寻求声音的共性,使同学们的声音状态、强弱、口型以及吸、呼、起、收都要尽量求得一致,才能求得声音的统一、和谐。合唱教学中,要培养同学们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这就必须要求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和相互信任,时时关心集体的利益,为了共同的合唱艺术而相互团结,共同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通过具体的合唱音响作品,给学生提供优美的音乐音响,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集体的团结协作才能演唱出如此优美的合唱作品,从而自觉不自觉的教育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