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2263455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如图所示,一根长度为L的直薄木条上有两个观察小孔两小孔之间的距离为d,d恰好是一个人两眼间的距离,当木条水平放置时,此人想通过两观察孔看见此木条在平面镜M里完整的像,那么选用的平面镜宽度至少是()A.B.C.D.【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用左眼看右边的,用右眼看左边的如图所示(绿橙部分的长度即所求的平面镜宽度)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光的反射定律,AM=BM,AO=BO,CQ=DQ,CN=DN,BD=AC,由图可知,四边形BDAC为矩形,过点F作ED的平行线,与平面镜所在直线交于点P,与BD的延长线交于点G,则四边形EFGD、EFPO是平

2、行四边形,则EF=QP=DG=d,OP是BFG的中位线,OP=BG=(BD+DG)又因为OP=OQ+QP,AC=BD=L,所以OQ=OPPQ=(BD+DG)PQ=(L+d)d=故选D【分析】要使平面镜宽度CD最小,必须:左眼看的是C,右眼看的是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以及光的反射定律,AM=BM,AO=BO,CQ=DQ,CN=DN,BD=AC,过点F作ED的平行线,与平面镜MN交于点P,与BD的延长线交于点G,则四边形EFGD、EFPO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解答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光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B.中考物理试卷的宽

3、度约为30mmC.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D.普通家用照明灯的工作电流约2A【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A不符合实际; 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中考物理试卷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30cm=300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两个苹果的质量约250g,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250g故C符合实际;D、家用照明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W,正常工作电流约I= = 0.2A,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

4、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3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是由于水遇冷凝固形成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潭清疑水浅”一一“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冰”是液态水放热变成固态的凝固现象,故A正确; B、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高声”指说话的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潭清疑水浅”的“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C正确;D、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

5、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B【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声音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3)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4)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一人

6、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注意光的直线传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4歌曲中常含有许多物理知识,关于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描绘的景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使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B.倒映的白塔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C.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平衡力【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风使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

7、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A正确;B、倒映的白塔是由干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故B错;C、船桨回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D、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是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B。分析(1)蒸发吸热,有致冷的作用;(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应用。5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子里的像是虚像B.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C.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答案】 A 【解析】

8、【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6在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B.霞光中跑步者的“剪影” C.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D.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 【答案】C 【解析】【解答】花朵在水珠中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剪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皮影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答案为:C.【

9、分析】(1)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有: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三点一线等;(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的反射;(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7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3种基本色光合成的,这3种基本色光是( ) A.红、橙、黄B.黄、绿、蓝C.橙、靛、紫D.绿、红、蓝【答案】D 【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解答.8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

10、是因为发生了碳酸分解的化学反应D.用纯碱检验真假红酒,利用的是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答案】 D 【解析】【解答】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不符合题意;C、可乐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人体内的温度比体外高,故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C不符合题意;D、红酒中的葡萄汁含有花青素,可以随着溶液的酸碱性改变颜色,溶液呈酸性则偏红,溶波呈碱性则偏蓝,故利用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来检验真假红酒,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11、喝完可乐打嗝不是化学反应.9如图所示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树荫下圆形光斑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的叶脉 D.水中“倒影” 【答案】 A 【解析】【解答】A、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A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C、露珠下的叶脉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光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10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

12、于一部分光反射到了空气中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答案】B 【解析】【解答】A、石拱桥在水中的倒影等同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正确,不符合同意;B、倒影看起来比桥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桥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折射,B初物,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远视眼是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以矫正远视眼,C正确,不符合同意;D、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D正确,不符

13、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桥在水中的倒影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3)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凹透镜的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用于矫正近视眼11如图为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情景。下列有关平面镜成像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棋子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B.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D.把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会远离平面镜【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以棋子与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A不符合题意; 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BC不符合题意;物体移近平面镜时,它的像也会靠近平面镜,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及原理分析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