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科09讲义.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226271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56 大小:8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凤科09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刘凤科09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刘凤科09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刘凤科09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刘凤科09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凤科09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凤科09讲义.doc(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九洲司法考试培训中心 网址: 咨询热线:010-58876880/6882 /6885刑 法编讲:刘凤科第一章 刑法概说第二章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性质与体系 一、刑法的概念与分类1刑法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立法史:1979.7.1通过,1980.1.1施行;1997年3月新刑法典通过。修订的指导思想: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保持刑法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对原来笼统的规定尽量做出具体的规定。至今共通过7个刑法修正案。3法律体系地位:独立部门法;刑事法(民事法);实体法(程序法);公法(私法)4广义的刑法与狭义的刑法:刑法典、单行刑法

2、、附属刑法。二、刑法的性质与任务(一)刑法的性质规制内容的特定性、法益保护的广泛性、制裁手段的严厉性、部门法律的补充性、其他法律的保障性。注意:刑法的谦抑性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该规则针对案件事实的判定,不适用于刑法的解释。(二)刑法的任务刑法的任务为保护法益,保护的方法是禁止和惩罚侵犯法益的犯罪行为。刑法的机能:(1)行为规制机能(评价机能与决定机能)。(2)法益保护机能。 (3)自由保障机能。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宪章”,又是“犯罪人的大宪章”(李斯特语)。三、刑法的体系与解释(一)刑法体系编、章、节、条、款、项、段。注意但书:当同一条款的后段要对前段内容做出相反、例外、限制或补充规定

3、时,往往使用“但是”一词予以表示,“但是”开始的这段文字称为“但书”(但书前的内容称为“本文”)。但书主要有以下情况:()对前段表示了相反关系(刑法第13条但书);(2)对前段表示了例外关系(刑法第8条保护管辖);(3)对前段表示了限制关系(第73条缓刑考验期限);(4)对前段表示了补充关系(37条非刑罚处罚措施)。(二)刑法的解释:刑法的解释必须遵循刑法的基本原则(考察重点在于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解)1非正式的刑法解释与正式的刑法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例1】(2008年试卷二第20题)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

4、,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劫罪论处。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句正确,其他错误 B第句正确,其他错误 C第句正确,其他错误 D第句正确,其他错误2刑法解释的方法: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掌握程度:能根据具体解释结论判断使用的解释方法)扩大解释(341“销售”)、缩小解释(111“情报”)、当然解释(二次以上)、反对解释

5、(死缓减刑)、补正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例2】(2006年试卷二第20题)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B.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C.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3目的解释:任何解释都或多或少包含了目的解释;当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就以目的解释来最终决定;刑法分则规定

6、具体犯罪与刑罚的条文,都有其特定的法益保护目的;在确定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必须以其保护法益为指导。目的解释的前提是正确确定刑法规范的目的。任何解释方法所得出的结论都必须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扩大解释方法本身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但其解释结论可能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抵触。第二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一)思想基础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沿革渊源:三权分立、自然法思想、心理强制说。现代思想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预测可能性)。(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1法律主义:成文法;行政法规与规章、习惯法、判例不能成为刑法的渊源,但可能成为理解构成要件要素的材料。2禁止不利于行为人

7、的事后法(禁止溯及既往):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注意:下列做法违反禁止事后法的原则:(1)对行为时并未禁止的行为科处刑罚;(2)对行为时虽有法律禁止但并未以刑罚禁止(未规定法定刑)的行为科处刑罚;(3)事后减少犯罪构成要件而增加犯罪可能性;(4)事后提高法定刑;(5)改变刑事证据规则,事后允许以较少或较简单的证据作为定罪根据。3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4禁止绝对不定刑与绝对不定期刑5明确性明确性具有相对性:立法与理论的合力。明确性实现与否与罪状的规定模式无关;规范构成要件在刑法中的存在不可避免。6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7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例3】(2006年试卷二第1题)关于罪刑法定

8、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例4】(2004年试卷二第16题)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

9、类推解释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D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但不排斥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二、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也即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意味着刑法规范在根据其内容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基本内容:平等保护法益;平等地认定犯罪;平等地裁量刑罚;平等地执行刑罚三、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基本内容:刑罚与罪质相适应;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表现特点:制刑,重视罪质,兼顾犯罪情节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量刑,重在犯罪情节,兼及人身危险性

10、,罪质只在极个别情况下,才对宣告刑的选定起绝对决定作用。行刑,重在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的消长变化,兼及罪质和犯罪情节。贯彻实现:平等观念;司法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电脑良性可行吗?【例5】(2005年试卷二第2题)我国刑法规定了( )法定原则,( )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 )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 )和承担的( )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 )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在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 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 D.3处填写“罪刑

11、”,2处填写“罪行”第三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一、刑法的空间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所解决的是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的问题。(一)国内犯1原则:属地管辖所谓国内犯,就是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犯罪。对于国内犯,我国刑法采取了属地管辖原则。即,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就适用我国刑法。“我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补充:旗国主义。挂有我国国旗的船舶与航空器,属于我国领土,即不管其航行或者停放在何处,对在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犯罪行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2犯罪地的认定只要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应当适用我国刑法。一个缅甸人开枪,子弹经过中

12、国打死越南的一个人,中国管之,适用属地原则。就共犯来说,只要共同犯罪行为有一部分(包括共同实行、教唆和帮助)发生在我国领域或者共同犯罪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A、B、C、D等十人意谋划到中国杀人,只有一人入中国境实施犯罪被抓,其余九人我国都能管。未遂犯场合,行为地与行为人希望结果发生之地、可能发生结果地,都是犯罪地。一个美国人对中国一同事有仇,在美给中国境内该人邮信投毒欲杀之,刚出美国国境时被没收。三个月后他入境,我国有管辖权。3属地原则的例外一是不适用中国刑法的情形: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国内犯罪的,按照外交途径解决。二是不适用大陆刑法的情形:发生在港

13、澳台地区的犯罪,不适用我国大陆刑法。三是不适用中国刑法典部分条文的情形:特别刑法;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特别规定(自治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二)国外犯所谓国外犯,简单说,就是发生在我国领域之外的犯罪,这类犯罪实际上包括三类:(1)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犯罪(属人管辖)一是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国外犯罪的,无条件适用我国刑法。二是除了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之外的其他中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原则上也要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如果按照

14、我国刑法规定,所犯罪的最高法定刑为3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2)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中国国家和公民利益的犯罪(保护管辖)第一,危害中国国家和公民利益;第二,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3年有期徒刑之上;第三,所犯之罪在犯罪地也认为是犯罪。(3)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各国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如贩毒、洗钱)(普遍管辖)第一,必须是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犯罪;第二,我国缔结或参加了公约,声明保留的除外;第三,我国刑法将这种行为也规定为犯罪;第四,罪犯出现在我国境内。注意:1国际公约或条约的内容必须被转化为国内刑法的规定,但可能罪名不同;即国际公约或者国际条约的内容不能成为法院判案的依据(有

15、别于民事案件)。2理解国内刑法的要件不能也不应该受制于国际条约或者国际公约的规定,例如对劫持航空器罪的理解(本罪对象的范围)。(4)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承认我国采取消极承认: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例6】(2007年试卷二第51题)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 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C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D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例7】(2005年试卷二第56题)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