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门盖配合在新车生产启动各阶段的任务.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2262055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身门盖配合在新车生产启动各阶段的任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车身门盖配合在新车生产启动各阶段的任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车身门盖配合在新车生产启动各阶段的任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车身门盖配合在新车生产启动各阶段的任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身门盖配合在新车生产启动各阶段的任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身外覆盖件配合工作在新车型生产启动各阶段的任务作者:刘杰,20600029,西部车身车间;刘立华,10070287,西部车身车间。摘要:在前期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对车身外覆盖件配合在生产启动各阶段的目标和具体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明确了在生产启动各个阶段的要求,将车身外覆盖件配合工作和生产启动结合起来。关键词:车身外覆盖件配合 生产启动 阶段任务 间隙段差1 前言在一个新的车型开发和后续的生产过程中,车身外覆盖件的配合(主要衡量指标是:外覆盖件配合间隙和段差的大小)系列问题一直都是困扰车身区域相关的设计、制造和管理人员的难点。根据SGMW的经验,一个新的车型的开发,在项目后期遗留的影响车身区域

2、的质量问题中,外覆盖件的配合问题一般要占到80%以上的比例,而且在项目后期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其他配合的零件和系统已经定型,如果产生任何的更改,都会发生比较大的费用。如果在项目的前期,在新车型生产启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车身外覆盖件配合的相关要求,划分为各个阶段的指标,分阶段实施,实现,考核,就能避免在项目后期遗留大量的问题,可以为新车型的投产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经济效益。2 车身外覆盖件配合工作在新车型生产启动各阶段的任务2.1 新车型生产启动的各阶段根据通用全球的生产启动流程,新车型生产启动在工厂造车阶段按照先后顺序分为3个时间段,分别是PPV(产品和工艺过程验证)造车,NS(非可售车)造车,S

3、(可售车)造车。PPV 造车:PPV造车一般在SORP 前38周开始,23周结束,本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确定,按照设计工艺流程,使用正常生产的设备生产出的产品的相关性能,能否满足设计要求;验证现有的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的合理性。NS 造车:NS造车一般在SORP前23周开始,13周结束,本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验证整个制造系统的按正常质量节拍要求,正常工艺生产的可行性。重点关注:生产过程的一致性,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等。本阶段生产的整车是不可以上市销售的。S造车:S造车一般在SORP前13周开始,SORP结束,本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确认NS阶段造车的结果,进一步检查现有的系统是否可以按照设计要求,连续稳定的

4、输出合格产品。本阶段生产的整车是能够上市销售的。2.2生产启动阶段开始车身外覆盖件配合工作的前提条件:在开始PPV阶段的造车以前,车身外覆盖件配合工作,应该首先从下面五个方面确认完成了准备工作;1) 质量标准:具备初版的车身外覆盖件配合标准(BTS)和整车外覆盖件配合标准(DTS);2) 安装工具:完成外覆盖件安装工具的设计制造和初步调试,没有安全和人机工程问题;3) 装配工艺:完成外覆盖件装备的初版工艺,要包括安装工具使用方法;4) 分总成尺寸状态:外覆盖件分总成和白车身工装设备完成安装调试,可以提供全工装件,尺寸合格率达到PPV造车的要求;5) 集成状态:前期造车(IV车,工艺集成造车阶段

5、)的外覆盖件配合的状态和问题清单。完成以上的准备工作以后,就可以开始在PPV造车阶段的外覆盖件配合工作了。2.3 PPV造车阶段的工作:PPV造车阶段车身外覆盖件配合的工作从下面五个方面开始工作:1)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方面的工作分为两个部分,首先第一项工作,完成一定数量的白车身,可以通过各种非常规的手段,包括扩孔,手工修磨零件等措施,使这部分白车身完全符合BTS的要求,然后安排白车身按照正常工艺流程完成整车装配,再检测整车的外覆盖件的配合情况,测量相关数据并与DTS做对比,确定和DTS的符合情况;第二项工作:在总装车间挑选一定数量的整车,通过各种手段调整整车,使整车的外覆盖件配合情况完全符合

6、整车DTS的要求,然后拆除总装件,回复白车身的状态,测量白车身的外覆盖件的配合状态,并与白车身BTS的对比。综合分析两次的结果,修改车身的BTS标准,形成新的第二版本的BTS标准。2) 安装工具:PPV造车要求使用安装工具,在线按照正常工艺流程装配白车身,装配的结果不能满足BTS要求的,需要安排离线返修,离线返修可以不使用安装工具。PPV造车阶段需要完成安装工具稳定性的验证,可以安排使用同一台白车身,同样的零件,同样的员工,使用安装工具反复安装,对比各次安装的结果,来确定安装工具的稳定性。3) 装配工艺:根据初版的装配工艺,编制装配工位员工的操作指导书,并按此操作指导书培训员工,指导员工的在线

7、装车。根据装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整改,在PPV造车结束前完成修改版本的装配工艺和操作指导书。 4) 分总成尺寸状态:此项工作是PPV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目标有两个:一 确保各个外覆盖件分总成尺寸达到设计标准;二 确保各个外覆盖件在车身上安装点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其中第一项工作的验收标准是:外覆盖件分总成的检具和整车的TAC检具。外覆盖件分总成上各自的检具检测,检测的结果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外覆盖件分总成上TAC检具检测,检测的结果要符合要求。如果检测发现问题,要记录相关信息,并组织问题的整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第二项工作的验收标准:整车CMM测量。CMM测量的结果,外覆盖件安装点的尺寸要稳定

8、,而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果有问题,应记录,并组织整改。PPV造车阶段结束,上述两个目的要达到,前期检测发现的所有问题要经过验证关闭。部分不能关闭的问题,要经过技术部门和制造部门的评审,并同意延期解决或者冻结。分总成的尺寸状态和工装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建议使用同心孔实验的方法,检查工装的稳定性,从而控制输出的分总成尺寸。5) 集成状态:白车身装配完成后,检测白车身外覆盖件的配合状态,与BTS不符合的作为问题记录;在正常的装车过程中,发现的与BTS不符合的状态也作为问题记录下来,所有问题汇总形成清单。本造车阶段的重点,不是解决这些问题,而是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发现分总成,白车身相关尺寸问题,并组织整

9、改。2.4 NS造车阶段的工作:1)质量标准:NS造车阶段,需要根据PPV造车阶段的经验总结,完成新一版本的BTS并发布,在NS造车阶段组织实施。NS造车阶段需要完成的另外一项工作是,选定一定数量的白车身,在完成调整后,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并跟踪这些白车身在整个工艺过程中的状态,可以在工艺过程中,适当选择几个点,重新测量相关数据,并对比数据的变化,以确认后续的工艺过程对白车身外覆盖件的影响,要考虑根据实际情况修改BTS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在NS造车结束时,应该发布新版本的白车身BTS。2)安装工具:NS造车阶段需要进一步验证安装工具的稳定性和适用性,保证安装工具可以满足节拍要求,没有安全,人机工

10、程的问题。NS造车结束前,应该根据新版本的BTS锁定安装工具的状态。3)装配工艺:NS造车要求锁定装配工艺,锁定装配人员。装配工位员工培训状态要满足正常生产的节拍和质量要求;4)分总成尺寸状态:NS造车阶段,分总成尺寸状态主要解决上阶段遗留部分问题,重点关注部分难点,重点问题,对于一部分不能解决或者解决起来难度很大的问题,现阶段要考虑锁定现有状态,然后通过与其相关的其他零件的互补来解决外覆盖件配合的问题。在现阶段已经不需要再单纯的追求符合设计。5)集成状态:车身外覆盖件的集成状态满足要求是本阶段工作的重点。完整收集本阶段造车过程中发现的所有外覆盖件配合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并建立专门小组,组织问

11、题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稳定性的指标,特别是严重影响外覆盖件安装效果的关键点,关键尺寸的稳定性,要安排专门人员持续跟踪。例如:前后门铰链的安装位置,白车身上外覆盖件安装点尺寸信息等。2.5 S造车阶段的工作:1)质量标准: S造车阶段开始,要求总结NS阶段的造车经验,对于BTS的标准进行修改,重点是对于要求过高的区域放宽标准,对以不能满足标准的区域修改标准。对于DTS来说,也要根据实际的装车情况进行修改,对于不能达到原有要求的区域要适当放宽标准,以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2)安装工具:S造车阶段应该根据新版本的BTS修正安装工具的状态。3)装配工艺:S造车要求锁定装配工艺,锁定装配人员。装配工位员工培训状态要满足正常生产的节拍和质量要求;4)分总成尺寸状态: S造车阶段锁定分总成尺寸状态,避免在本阶段提出修改。 5)集成状态:对于NS阶段遗留的外覆盖件配合问题,进行甄别和区分,对于影响不大的问题,应该通过更改质量标准的方法消除。对于剩余的重点问题,在项目区域组织更高级别的小组,来推动解决。3 结论车身外覆盖件配合问题是十分复杂和难解决的,上述的文字试图通过将相关目标的阶段化,具体化,提供问题解决的效率和经济性。对于车身外覆盖件配合问题的系统化,标准化解决流程提出了新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